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殷如杭
释义

殷如杭(1916--1941),涟水县南禄乡方圩村人。因经济窘迫,十三岁才上小学,后考入盐城一所中学。“八·一三”事变后,学校解散,他回到家乡,不久到殷圩小学任教。民国28年(1939)3月涟城沦陷后,他辞去教员职务,加入涟、灌、沭、阜四县游击指挥部政治大队涟水中队,参加抗日救亡宣传。夏末被选送到“苏北抗战公学”培训,在培训期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结业后,被派往殷圩、方圩、黄圩、四大门一带建立党组织。民国29年9月涟水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后,被调到县政府警卫连任指导员。10月,中共涟水县委为打开四区抗战局面,令他担任四区区委书记(公开职务为四区民运团长)。潘景澜担任四区区长。

殷如杭、潘景澜到四区后,紧紧依靠群众,抓紧乡政权的建设,组织农救会、青救会、妇救会等,领导群众发展生产,开展抗日救亡运动,同时加强对旧区队的教育改造。旧区队原是顽固派金东华一手扶植起来的,金逃走后,被四区抗日民主政府接管。为了改造这支队伍,殷、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对他们的不轨行为加以限制。但区队中王士珍、徐庆同等反动骨干贼心不死,阴谋发动叛乱。

民国30年(1941)1月26日上午(农历除夕),殷如杭带着上级的紧急指示赶回,连中饭都未来得及吃,就到区署去找潘景澜传达上级指示,研究粉碎可能发生的反革命叛乱方案。正在这时,王士珍、徐庆同乘区队在四大门开会之机,提早进行反革命叛乱,他们采取突然袭击手段,逮捕了区队副丁卜、指导员朱雷夏、文化教员王庚如等人,又派人包围了区政府,逮捕了殷如杭、潘景澜。当日夜间在后营坟场,除丁卜挣断绳索逃脱外,殷如杭、潘景澜、朱雷夏、王庚如四人均遭杀害。殷、潘等四人牺牲后,被县抗日民主政府追认为烈士。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4 17:2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