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因幡国 |
释义 | 简介因幡国(いなば)(Itaba):日本古代的令制国之一,属山阴道,又称因州。石高约8.9万石(庆长时)。因幡国的领域大约为现在鸟取县的东部。古称稻叶,为古稻叶国,大化改新后改名因幡。明治四年废藩置县后并入鸟取县。 特点:受中国山地阻隔,可以组织有效防御。虽然有一定海岸线,但没有适合大型船舶停泊的良港。 分郡:巨浓、法美、八上、智头、邑美、高草、气多 主要特产名物:蜡、纸、栗、珊瑚,熊胆 代表风土:岩美、湖山池、观音院庭园、宇倍神社麒麟狮子舞、最胜寺 主要势力:山名氏 地理山阴道八国中的一国。东是但马国,西为伯耆国,南是美作国和播磨国,北为日本海。由东至南分别是中国山地的冰之山、三室山和那岐山。可以通过蒲生、户仓、志户坂等山头和峡谷组织有效的防御。但因地形原因,开春后会刮起强劲的南风,使气候非常干燥并易造成山火。大部分国土为山地地形,中央位置的千代川中下流域有着鸟取平原,可以开展一些农业。距离京都大概有十天左右的路程。虽然千代川能够带来一些农业生产,但其经常泛滥也会带来灾害。虽然有海岸线,但海岸线周围的沙丘和沙浜很多,不适合大型船舶的停泊。 历史室町时代守护山名氏逐渐降服了当地国人,但进入战国时代后,山名家族内部开始互相攻伐,对本国的支配力逐渐衰退。随着尼子氏势力的不断渗透,本地国人众也产生了动摇。在中国的另一豪强毛利氏灭亡了尼子氏后,开始侵略因幡,最终山名氏投降了毛利氏,因幡成为了毛利家的领地。1573年,尼子余党尼子胜久和山中鹿之介等举兵,向山名丰国求助,丰国答应尼子胜久让其进入鸟取城,收复尼子旧领。但后来丰国又怕毛利家的报复而再次投靠了毛利家,攻击尼子胜久。后尼子胜久得到了强援织田信长,反攻攻落因幡城。 1579年,信长的中国平定军攻击因幡,1580年终于包围了鸟取城。羽柴秀吉承诺山名丰国投降后因幡一国的安堵,但丰国被手下和毛利军联合流放,毛利军以吉川经家为将入主鸟取城,抵抗织田军。次年,秀吉再次入侵因幡、包围鸟取,最终以渴杀方法攻落鸟取城。之后,秀吉任命宫部继润、垣屋光成,木下重坚、龟井兹矩等支配因幡国。关原合战后,池田长吉、山崎家盛和龟井兹矩被封至因幡,后在1617年池田光政被转封至此,成为拥有因幡和伯耆的32万石大名。 守护镰仓幕府1329年~? - 海老名维则 室町幕府1336年~1346年 - 吉良贞家 、 1350年~? - 今川赖贞 、 1363年~1364年 - 山名时氏 、 1365年~1370年 - 山名氏冬 、 1370年~? - 山名氏重 、 1392年~1400年 - 山名氏家 、 1412年~1459年 - 山名熙高 、 1459年~1461年 - 山名丰氏 、 1479年~? - 山名丰时 、 1488年~1489年 - 山名政实 、 1491年~1494年 - 山名丰时 、 1504年~1506年 - 山名丰重 、 1513年~? - 山名丰赖 、 1521年~? - 山名丰治 、 1527年~1548年 - 山名诚通 、 1550年~1561年 - 尼子晴久 因幡守新发田重家 织田因幡守 织田达广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