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异鳞蛇鲭 |
释义 | 异鳞蛇鲭 Lepidocybium flavobrunneum 分类: 鲈形目 特征: 体侧扁且延长;下颌长于上颌,眼大。鱼体为带光泽之暗褐色,随成长而渐黑,侧线呈大曲纹状。尾鳍叉形。 习性: 生活于200~885公尺海域,主要栖息于大陆斜坡,游泳能力强,性凶猛。具日夜垂直洄游习性,夜间上浮至较浅水区,仔鱼及幼鱼于日间停留于水表层。肉食性,以小鱼及小型底栖无脊椎动物为主。 分布: 全世界亚热带、温带海域,包括台湾南部、东部及东北部海域。 附记: 属低价鱼类,主要用于提炼工业用润滑剂——它含有一种名为蛇鲭毒素的天然蜡酯。蜡酯在人体内难以消化,食用后容易导致胃痉挛,油脂囤积在直肠,导致排油性腹泻。一些西方国家、日本已把它列为禁止食用或限量食用的鱼种。有些不法商人会将此鱼用于冒充高价海鱼如鳕鱼等,成为市场上十几块一斤的假鳕鱼材料之一,但是食用此鱼会造成腹泻,严重时导致死亡。 误食表现包括体内不断排出蜡质油脂状粪便,难以清洗,在彻底排出油脂前只能靠成人纸尿裤避免污染裤子,还会导致社交场合的尴尬气味出现。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