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译余偶拾
释义

杨宪益先生是中外驰名的大学者。他将西方古典名著《荷马史诗》译成中文;又将《楚辞》、《聊斋志异》、《儒林外史》、《红楼梦》以及部分《史记》与《资治通鉴》译成英文,在外国广为流传。本书辑录了杨宪益在20世纪40年代所写的文史考证,特别是中西交通史方面的文章和笔记。

书名:译余偶拾

作者:杨宪益

ISBN:9787807132431

类别:文史考证

页数:314

定价:19.00元

出版社:山东画报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6-5

装帧:平装

开本:32

杨宪益先生是中外驰名的大学者。他将西方古典名著《荷马史诗》译成中文;又将《楚辞》、《聊斋志异》、《儒林外史》、《红楼梦》以及部分《史记》与《资治通鉴》译成英文,在外国广为流传。本书辑录了杨宪益在20世纪40年代所写的文史考证,特别是中西交通史方面的文章和笔记。从《零墨新笺》到《译余偶拾》 前面谈过,北碚国立编译馆时期是杨宪益一生中的“高产”期之一。近有天津南开大学教授王敦叔先生在所著《贻书堂文集》中专辟一章论述杨宪益在《译余偶拾》中的有关中国和拜占廷帝国(即东罗马帝国)关系史的研究。

作者自序

朋友要我把过去发表过的文史考证笔记,整理一下,编成一集出版。这些笔记都是旧作。在付印之前,有必要作些说明,交代一下。我开始写这类笔记是在抗日战争期间。当时寄居重庆北碚,在国立编辑馆做英译《资治通鉴》工作,同卢冀野、杨荫浏、杨仲子等朋友来往很熟。在他们几位的鼓励下,写过一些文史考证文章,寄给上海的《新中华》杂志发表。在一九四七年把其中的二十几篇编成一个集子,卢冀野兄给它起了一个名字,叫做《零墨新笺》,编入“新中华丛书”,只发行了一版。后来在解放战争期间,又陆续写过一些笔记。一九四九年南京解放后,又把这些后写的稿子编成一集,自己出钱印了一本,起名叫《零墨续笺》,分送一些朋友。后来就再没有这种闲情去写这些东西了。有些朋友认为这些考证,虽是我青年时期不成熟的读书笔记,也许还有些参考价值,要我再编一下,重新付印,因为原来的《零墨新笺》和《零墨续笺》,今天已很难找到了。去年有些老朋友要我再写几篇这类笔记,由于他们的蛊情难却,曾写过几篇,连同一些旧稿在报刊上登载过,起了一个新名,叫做“译余偶拾”。

目录

李白与《菩萨蛮》

《柘枝舞》的来源

关于苏祗婆身世的一个假设

康昆仑与段善本

康昆仑与摩尼教

秦王《破阵乐》的来源

唐代乐人关于共振现象的知识

民间保存的唐《西凉伎》

板桥三娘子

中国的扫灰娘故事

《酉阳杂俎》里的英雄降龙故事

《高僧传》里的国王新衣故事

唐代新罗长人故事

薛平贵故事的来源

《逸周书·周祝篇、太子晋篇》和《荀子·成相篇》

《穆天子传》的作成时代及其作者

《庄子》的原来篇目

《中康日食》考辨

《水浒传》古本的演变

《水浒传》故事的演变

十八世纪关于英国的中国记载

宋代的养金鱼

蕃薯传人中国的记载

释支那

景教碑上的两个中国地名

汉初孝的观念传播西方说

汉初封建制传播西方说

希腊王尤屠帝摩东征考

古代于阗为希腊殖民地说

大秦道里考

大秦异名考

大秦国的制度与风俗

大月氏王都考

大宛王都考

大月氏五翕侯疆域考

塞种纪元起算的年岁

迦腻色迦王的年代问题

阿剌铭刻上的迦腻色迦纪元

迦腻色迦遣使罗马的记载

大月氏王寄多罗与?宾王馨孽

《汉书》上的厨宾王阴末赴

汉代厨宾国考

唐代东罗马遣使中国考

宋代东罗马遣使中国考

《岭外代答》里关于东罗马的记载

明代拂蒜通使考

清初见于中国记载的东罗马

九州戎考

九州戎的西徙

塞种的别名“驹支”

义渠国考

月氏两次西移的年代

龟兹与乾陀的雀离伽蓝

东罗马的鸦片贸易

汉武帝与拂?

粟特国考

隋代的康国都城

昭武九姓国考

读《北史·西域传》

唐代西班牙与中国的通使

汉刘平国龟兹刻石考

《魏书》地豆于即鞑靼考

塔塔儿六姓考异

约翰长老的原名及其都城

蒙古名称的原义及其来源

宇文氏名称的起源

蠕蠕为女真前身说

蠕蠕始祖木骨闾的原籍问题

悦般国的覆灭

濒水即大凌河说

论《辽志》濒水非汉代坝水

论汉初真番的位置

说西史所见的库蛮即库莫奚

说乌孙与库莫奚为同一民族

说“县官”“官家”为“可汗”的异译

论南京别名金陵或冶城的来源

“不得祠”辩误

汉桓帝时仁孝之辩

汉明帝梦佛求经的神话

桓谭《新论》里的佛教思想

中国记载里的火鸡

中国青瓷的西洋名称

关于纸的两个外国名称

盘越与车离

《西域记》的大族王摩醯罗炬罗

关于《元史》郭侃渡海收富浪的记载

书摘

《菩萨蛮》本是唐代的舞曲。唐玄肃间崔令钦的《教坊记》已载《菩萨

蛮》名。最早的一首《菩萨蛮》词相传为李白作: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玉梯空

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北宋释文莹的《湘山野录》记载:“此词不知何人写在鼎州沧水驿楼,

复不知何人所撰,魏道辅泰见而爱之。后至长沙得古集于子宣内翰(曾布)家

,乃知李白所作。”这应该是熙宁元丰的事,约当一0七0年左右。鼎州是今

湖南常德。李白的诗在北宋时尚无定本,北宋的人对此词似乎也不熟悉。北

宋沈括《梦溪笔谈》述及当时《李白集》里有《清平乐》词四首,未言有《

菩萨蛮》,也未提起后世与《菩萨蛮》并称的《忆秦娥》。关于《忆秦娥》

,北宋末年邵博《闻见后录》记载:“‘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

,年年柳色,灞陵伤别。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占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

残照,汉家陵阙。’李太白词也。予常秋日饯客咸阳宝钗楼上。汉诸陵在晚

照中。有歌此词者,一座凄然而罢。”由是可见《忆秦娥》在北宋末已甚传

唱,且确定为太白词了。《菩萨蛮》与《忆秦娥》并称,传为李白,北宋已

然。其为李白作,当然也无可疑。

不过近人,如明胡应麟,也怀疑《菩萨蛮》、《忆秦娥》、《清平调》

诸制为晚唐人作,嫁名李白的。《清平调》三章则因其出于晚唐人的小说,

《忆秦娥》则因其名不见于崔令钦《教坊记》,《菩萨蛮》则因据苏鹗《杜

阳杂编》其起源应在唐宣宗时(八四七~八五九),太白生于七。一年,卒于

七六二年,比《杜阳杂编》的记载早了一百多年,焉能先作?《杜阳杂编》

的记载如下:“大中(唐宣宗年号)初,女蛮国贡双龙犀,有二龙,鳞鬣爪角

悉备。明霞锦,云炼香麻以为之也,光耀芬馥著人,五色相间,而美丽于中

国之锦。其国人危髻金冠,璎珞被体,故谓之‘菩萨蛮’,当时倡优遂制《

菩萨蛮》曲,文士亦往往声其词。更有女王国贡龙油绫,鱼油锦,纹彩尤异

。皆入水不濡湿,云有龙油鱼油故也。优者亦作女王国曲,音调宛畅,传于

乐部。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22:2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