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益州 |
释义 | 基本资料Yìzhōu [the Yi State] 现在四川省一带。这里指蜀汉 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诸葛亮《出师表》 益州,中国古地名,其范围包括今天的四川盆地和汉中盆地一带。 历史典故殷商时期是巴人和蜀人生活的地方。战国末期秦国灭了巴蜀之后在原巴蜀地区设置了巴郡和蜀郡。元封五年(前106年),汉武帝在全国设13刺史部,四川地区为益州部,州治在雒县,在后来的几百年时间内,先后分置蜀郡、犍为、朱提、越隽、牂柯、建宁、永昌、汉中、广汉、梓潼、巴郡、巴西、巴东、益州等郡,下辖146县,属蜀地。约於今四川、贵州、云南及陕西汉中盆地。 三国时期是当时最大的三个州之一,刘备占领此地并建立蜀汉政权。三国末年曹魏灭蜀汉,分割益州,另置梁州。西晋、东晋和南北朝期间这里一直是益、梁二州。其间十六国时期谯纵在此建立谯蜀政权。 唐贞观元年(627年),李世民废除州、郡制,改益州等州为剑南道,梁州等州为山南道,益州成为原蜀郡之地。天宝元年(742年),益州改为蜀郡,自此益州的名称不再存在。至德二年(757年),蜀郡更升为南京成都府,剑南节度使再分为剑南东川和剑南西川节度使,简称“东川”、“西川”。 成都古称锦城,锦官城,芙蓉城.别称“蓉城” 成都为古蜀国故地,蜀人创造了辉煌神秘、能与中原文明媲美的古蜀文明—广汉的三星堆遗址和成都的金沙遗址就是最好证明。大约距今2500年前,古蜀国开明王把都城从樊乡(今彭州、新都交界处)迁到此处,取周太王迁岐“一年成邑,二年成聚,三年成都”之意,定名为成都。 秦灭蜀,改称蜀郡。西汉时成都织锦业发达,朝廷在此设置“锦官”进行管理,因此,成都又被称为“锦官城”或简称“锦城”。五代时,后蜀主孟昶下令遍种芙蓉,成都又被称为“蓉城”。 成都得名在古蜀国从北向南迁都时.统治者想借光周朝先祖迁都得兴旺的运气,且寄望于这个新地方能够早日成为其国家的政治中心。所以就取其成为都城之意,命之为成都。所以成都这个地方作为一个城自诞生之时,就叫“成都”了。 西汉成都为蜀郡首府,又产蜀锦,皇帝置锦官操办朝廷的蜀锦供求,故又名锦官城。 东汉全国行政区划作了改动,原以云南为主的益州也将四川纳入,并且把州的首府从云南迁到成都。所以也以益州作为成都的别名。这一称谓几乎一直沿用至西晋末。但成都的城市名称却从未更改过。 从西晋末成汉建立(四世纪初)到唐末五代十国时期,成都的益州别名几乎就不用了。到五代十国的后蜀第二任皇帝孟昶时,由于在城墙外遍种芙蓉树,到花开时节,满城被芙蓉花所包围。从城外看,如同一座芙蓉城,所以蓉城的别谓自此形成。但是成都的本名却从没有变过。 发展中央电视台的一部纪录片中听到过, 成都是全国中从诞生之时起既没有迁过址也没有改过名的城市之一。 这与史实是相符的,成都的所有其他称谓都只是别称,本身的名字从未更改过。或者某些称谓是以州名、府名、路名来代称成都而已,这一点不难理解。比如上个世纪,也有把成都叫做成都省的叫法,这只是表明成都是省城,而成都的本名却仍然叫成都。 特产辣椒:辣椒是益州的特产,它富含有丰富的维生素比茄子的维生素要高出三十五倍,与西红柿比较要高出九倍,与大白菜相比高出三倍,与白萝卜要多出两倍。其营养价值十分高,素有“蔬菜之冠”的美称。经常少量服食可以增加食欲,保障身体健康且大有益处并且可以促进唾液分泌与淀粉的活性酶,而且还富有杀菌消毒的功效。由于其独特的功效,当地被赋予为“辣椒之乡”。益州辣椒以他的外形美艳、色泽光鲜、辣味香浓,尤以天鹰椒系列首,直到1988年种植以来,其品质畅销海内外及国际市场。辣椒产业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总面积达10多万亩的发展规模,一个以天鹰椒种植、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农业产业化格局已经形成。1998年被农业部命名为中国辣椒之乡,并于1998、1999、2000年成功的举办了“冀州辣椒节”。 同名益州北魏延和元年(432)置益州,治燕乐(故城在今北京市宣武区西部广安门一带),太平真君二年(441)废。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