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义乌花鼓 |
释义 | 简介义乌花鼓的来历义乌花鼓(俗称打花鼓),是义乌曲艺的主要曲种之一,是一份不可多得的文化遗产,并被收入《中国戏曲曲艺词典》。 产生和发展据相关资料显示,义乌花鼓历史悠久,经过千百年的发展,约在明清时期,已有自己固定的形式,开始流行于义乌及周边县市,艺人多数为女性盲人。义乌花鼓的祖宗可以追溯至先秦时期的倡优(又称俳优),据《史记·滑稽列传》记载:倡优通常用滑稽戏谑的表演说唱向统治者进谏。到了唐代,类似义乌花鼓的说唱艺术已逐步形成,寺庙里的和尚为吸引更多的善男信女,把宣扬佛法经文的“变文”,用韵散结合的方法,有说有唱地表达出来。诸如,《李陵变文》、《孟姜女变文》等。说唱艺术至宋朝进一步繁荣昌盛,商业经济的发展,都市的繁荣,出现了一批专业的艺人,并且有了作艺的场所“勾栏”和“瓦舍”,各种说唱活动十分活跃。陆游有诗云:“斜阳古柳赵家庄,负鼓盲翁正作场。身后是非谁管得,满村听唱蔡中郎。”诗中反映盲翁负鼓说唱蔡伯喈的故事,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说唱艺术的流行。到了元代,说唱艺术开始细化,很多分支出现。至清朝中叶,大型的鼓词讲唱逐渐被短小精练的“摘唱”所代替。义乌花鼓就是这些大型鼓词说唱蜕变而来的形式之一,融合义乌的方言之后 历史沿革古时义乌花鼓艺人多半随丈夫外出卖唱,由稚子幼女搀扶,合家流浪卖唱,亦有单人外出卖唱的,有时男唱道情女唱花鼓,与义乌道情结成一对“艺术夫妻”。在苦难的岁月里,善歌的女艺人们用这门说唱艺术为自己谋生。清朝晚期至民国初年,因为社会动荡,民不聊生。义乌花鼓盛极一时,在街头巷尾,艺人左手持小锣,挟腰鼓,右手持锣片及软鼓锤,以鼓和锣击节,先作一段过门配合说唱,正本时,唱腔平缓悲哀,用七字句说唱家庭小戏、爱情故事及地方新闻轶事,受到老百姓的普遍欢迎。新中国成立前夕,在义乌这个小县城从事花鼓和道情的艺人多达百余人。1951年8月还成立了义乌县第一个曲艺群众性组织——义乌县曲艺联合会。1959年底,义乌、浦江并县。曲艺联合会改称曲艺协会,专门下设1个创作组,8个曲艺小组。到1965年,专业的曲艺艺人就有65人之多,花鼓表演者也有20多人。但到了“文革”时期,曲艺协会被取消,且禁唱传统曲目。 说唱活动义乌历史悠久、地域文化灿烂,曲艺作为众多民间艺术的杰出代表,在省内甚至全国都有广泛的影响。《辞海》中就有“义乌道情”之辞条记载。五十年代初,义乌成立了全省第一个曲艺联合会,涌现出了叶英美这样全国闻名的代表人物。在二00三年,义乌被命名为浙江省唯一的“中国曲艺之乡” 义乌道情发源于明朝万历年间,与绍兴莲花落、温州瑞安鼓子词、杭州评弹都是为我省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艺术。义乌道情与众不同,它没有固定的曲调,常常由演艺者自行根据嗓音特点和说唱曲调随意发挥,以好听入耳为目标,因此,义乌道情在很长时间内流派纷呈,在曲艺界独树一帜。 在解放初期,义乌操“道情”之艺的民间说唱人员多达200余人。20世纪50年代,义乌道情在全国已很有名气。义乌盲艺人叶英美先后多次上北京参加全国劳模大会、群英大会表演,把义乌曲艺唱进了人民大会堂,唱进了中南海,受到周恩来等老一辈国家领导人的接见,《歌唱总路线》、《虞小玉》等还由中唱公司灌制成唱片。 改革开放后,义乌曲苑百花齐放,形成了以道情、花鼓、方言说唱、小锣书、双簧、相声、故事多个曲种并存的格局 .. 在民间文化工作者的精心浇灌和培育下,道情这种古老的单人说唱艺术焕发了勃勃生机,道情艺人们改革了说唱叙事性强但表现形式单调、音乐性差的旧形式,着重加强了道情的表演力和音乐性,在表演上试用男女对唱,音乐上引进了传统婺剧音乐,配以小乐队,运用方言和义乌普通话两种语言演唱,使道情突破了地方局限,内容上除了优秀传统保留节目外,更加注重与现实生活相结合 火热的生活成为义乌道情创作不竭的源泉。一时间,义乌曲艺在群众中红了起来,出现了“凡有空地广场,就有道情说唱”的景象。全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曲艺家协会主席罗扬以“莫道山花香不烈、却能傲雪斗严霜”的诗句,赞颂了这枝从商品大潮中成长起来的曲艺“山花” 。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