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意识形态与意识形态国家机器
释义

《意识形态和意识形态国家机器》(Idéologie et Appareils Idéologiques ďEtat),作者路易·阿尔都塞 ,1970年6月发表于《思想》( La Pensée)杂志第151期。

关于生产条件的再生产

阿尔都塞:意识形态和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研究笔记)

路易·阿尔都塞

孟登迎译 陈 越校

关于生产条件的再生产 [1]

我过去在谈到为了使生产成为可能就必须更新生产资料这一点时,有个问题是在分析中一笔带过的,现在我要更充分地把它提出来。过去只是顺便提到的事情,现在我要专门谈谈。

正像马克思所说的,连每一个小孩子都知道,一种社会形态如果在进行生产活动的同时不对生产条件进行再生产的话,连一年也维持不下去。[2] 因此,生产的最终条件是各种生产条件的再生产。它可能是"简单的"(只复制原有的生产条件),也可能是"规模扩大的"(扩展它们)。让我们暂时忽略后面这个区分。

那么,什么是生产条件的再生产呢?

我们正在进入一个(从《资本论》第二卷发表以来)特别为人们熟视无睹的领域。孤立地看待生产,乃至将它看成(从生产过程抽象出来的)纯粹生产实践的观点,包含着顽固的显而易见的东西(这些在意识形态上显而易见的东西属于经验主义的类型)。它们已经渗透到我们的日常"意识"里,以致于我们要把自己提高到再生产的观点上来,是极其困难的——我并没有说这几乎是不可能的。然而,脱离了这个观点,一切都仍然是抽象的(比片面更糟:是歪曲的)——即使从生产的层面看也是这样,更不用说在纯粹实践的层面了。

让我们试着来系统地考察一下这个问题。

如果简单阐述我的观点,同时假定任何社会形态都产生于一种占统治地位的生产方式,那么我就可以说,生产过程是在特定的生产关系内、在这种关系的制约下使现有生产力发挥作用的。

由此可见,为了生存,也是为了能够进行生产,任何社会形态都必须在生产的同时进行生产条件的再生产。因此必须进行:

1.生产力的再生产,

2.现存生产关系的再生产。

生产资料的再生产

生产资料的再生产

因为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二卷中做出了强有力的证明,所以,现在所有的人(包括那些从事国民经济核算的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或者现代"宏观经济学""理论家")都认识到,任何生产都不可能不考虑生产的物质条件的再生产,即生产资料的再生产。

一般的经济学家都知道,每一年都必须预见需要用什么东西来替补那些在生产中被消耗或损耗掉的东西:原料、固定设备(厂房)、生产工具(机器)等等。在这一点上,他们和一般的资本家没有什么差别。我说一般的经济学家=一般的资本家,是因为他们都表达了企业的观点,都仅仅满足于对企业财务核算的实践进行讨论。

多亏天才的魁奈首先提出了这个"刺眼的"难题,也多亏天才的马克思解答了这个难题。于是我们懂得,不能在企业的水平上思考生产的物质条件的再生产,因为在这个水平上,这种再生产并没有获得它存在的实在条件。在企业水平上所发生的只是一种后果,它只能给人一个关于再生产必要性的观念,但绝对不能让人考虑到再生产本身的条件和机制。

片刻的反省就足以确信这一点:一个开纱厂生产羊毛线的资本家X先生,必须"再生产"他的原料、他的机器等等。但他本人并不为了自己的生产来生产这些东西——别的资本家为他生产:比如澳大利亚的牧场主Y先生、生产机床的重型机械商 Z先生,等等,等等。有了他们的产品,才有了X先生的生产条件再生产本身的条件,而Y先生和Z先生为了生产这些产品,也必须进行自己的生产条件的再生产,以此类推,直至无穷——从国内到世界市场,整个都照此进行,从而对(用于再生产的)生产资料的需求都可以通过供给来满足。

这种机制造成了一根"无穷无尽的链条";要思考它 ,就必须追随马克思所说的"全球"进程,特别要研究《资本论》第二、三卷讨论的第一部类(生产资料的生产)和第二部类(消费资料的生产)之间的资本流通关系、以及剩余价值的实现。

我们不打算深入分析这个问题。关于生产的物质条件的再生产,我们只要指出它的必要性的存在就足够了。

劳动力的再生产

然而,读者不会没有注意到一件事。我们刚才讨论的是生产资料的再生产,而不是生产力的再生产。因此我们漏掉了把生产力和生产资料区别开来的那个劳动力的再生产。

通过观察在企业中发生的事情,特别是通过考察对分期偿还和投资进行预测的财务核算实践,我们能够获得关于再生产的物质过程存在的粗略观念。但对于我们现在要进入的这个领域来说,只观察在企业中发生的事情,即便不是完全盲目,至少也是近乎如此了。原因很简单:因为劳动力的再生产从根本上说是在企业之外进行的。

劳动力的再生产是如何得到保障的呢?

劳动力的再生产是通过付给劳动力用于自身再生产的物质资料——即通过工资来得到保障的。工资在每个企业的核算中都举足轻重,但那只是作为"工资资本" [3],根本不是作为劳动力物质再生产的条件。

然而,这实际上就是工资"起作用"的方式,因为它只代表劳动力消耗所产生的价值的一部分,也就是劳动力再生产所必不可少的那部分价值,也就是恢复雇佣劳动者的劳动力所必不可少的那部分价值(为了支付衣、食、住,简言之,为了让雇佣劳动者在第二天——以及上帝让他多活的每一天——再次出现在工厂门口所需要的费用)。我们还应该补充说:这部分价值也是抚养和教育子女所必不可少的,无产者也在子女的繁衍中(以 n=0,1,2,……的任意数模式)进行着自身劳动力的再生产。

请记住,劳动力再生产所必需的这个价值量(工资),不单单取决于对"生物学的"最低保障金的需要,而且还取决于历史的最低限度的需要(马克思特别提到,英国工人需要啤酒,而法国无产者需要葡萄酒),即一种随历史变动的最低限度的需要。

我还想指出,这个最低限度在两方面是历史性的,因为它不是由资本家阶级能够"承认"的工人阶级的历史需要所规定的,而是由无产阶级的阶级斗争(两方面的阶级斗争:反对延长工作日和反对降低工资)能够强加进来的历史需要所规定的。

然而,仅仅保障劳动力再生产的物质条件并不足以进行劳动力本身的再生产。我说过,有效的劳动力必须是"合格的",即适合在生产过程的复杂体系内从事工作。生产力的发展以及特定历史阶段由生产力构成的统一体类型,都造成了这样的结果:劳动力必须拥有(各种各样的)的技能,并以这种方式获得再生产。而各种各样的技能是根据社会技术分工及其不同"工作"、"岗位"的要求来划分的。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动力(多样化)技能的再生产是怎样获得的呢?在这里,与奴隶制或农奴制特点的社会形态不同的是,劳动力技能的再生产(作为大趋势)倾向于越来越少地(通过生产内部的学徒期)"当场"获得,而是越来越多地在生产之外,通过资本主义的教育制度以及其它场合和机构来完成。

孩子们在学校里学到了什么呢?他们在学业上会有各种各样的差距,但至少学会了读、写、算之类的许多技法,同时也学到了许多别的东西,包括"科学"或"文学教养"的要素(它们可能是初步的,也可能正好相反,是深入的)。这些教养直接有助于在生产中从事不同的工作(有的学校培养体力劳动者,有的培养技术人员,有的培养工程师,还有的培养高层管理人员,等等)。就这样,他们学到了"本领"。

但在学习这些技法和知识的同时,孩子们在学校还要另外学习良好的行为"规范",即每个当事人在分工中根据他们"被指定"要从事的工作所应遵守的姿态:道德规范、公民良知和职业良知;实际上就是关于尊重社会技术分工的规范,说到底,就是由阶级统治建立起来的秩序的规范。他们还要学会"讲体面的法语",学会正确地"管理"工人,即实际上(作为未来的资本家及其雇员)学会恰当地"使唤他们",也即(在理想情况下)学会用正当的方式"对他们讲话",等等。

更科学的说法就是,劳动力的再生产不仅要求再生产出劳动力的技能,同时还要求再生产出劳动力对现存秩序的各种规范的服从,即一方面为工人们再生产出对于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的服从,另一方面为从事剥削和镇压的当事人再生产出正确运用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的能力,以便他们也能"用词句"为统治阶级的统治做准备。

换言之,学校(还有像教会这样的其它国家机构,像军队这样的其它机器)给人传授"本领",无非是以保障人们对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的臣服或者保障他们掌握这种"实践"的形式进行的。所有那些从事生产、剥削和镇压的当事人,更不用说那些"意识形态专家"(马克思语),为了要"凭良心"克尽职守——被剥削者(无产者)、剥削者(资本家)、剥削者的助手(管理者)或者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的权威(它的"官员")等等各自的职守——都必定以这样那样的方式 "浸染"在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当中。

由此可见,作为劳动力再生产的必要条件,不仅要再生产出劳动力的"技能",而且要再生产出它对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的臣服或这种意识形态本身的"实践"。甚至只说"不仅……而且……"都是不够的,因为很明显,只有在意识形态臣服的形式下并受到这种形式的制约,才能为劳动力技能的再生产做好准备。

但是,这就要承认一种新的现实——意识形态——的实际存在。

在这里我要做两点说明。

第一点旨在完成我对再生产的分析。

我刚刚迅速浏览了生产力再生产的两种形式,其一是生产资料的再生产,其二是劳动力的再生产。

但是,我还没有触及到生产关系的再生产的问题。对马克思主义生产方式理论来说,这是一个决定性的问题。放过这个问题将是一个理论失误——说得再坏点,就是一个严重的政治错误。

所以,我准备讨论这个问题。但是为了获得讨论它的手段,我还不得不再兜一个大圈子。

第二点说明是,为了兜这个圈子,我必须重提我的老问题:什么是社会?

基础和上层建筑

在许多场合[4],我都强调过马克思主义"社会整体"观念的革命性,在这方面它跟黑格尔的"总体"是截然不同的。我说过(而这个论点只是对历史唯物主义著名命题的重复),马克思把任何社会的结构都设想成是由不同的"层面"或"诉求"所构成的,这些"层面"和"诉求"又被一种独特的决定作用连接在一起: 基础或经济基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和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又包括两个"层面"或"诉求":一个是政治-法律的 (法律和国家),另一个是意识形态(各种不同的意识形态:宗教的、伦理的、法律的、政治的,等等)。

这种表述除了有理论教学上的好处 (揭示了马克思和黑格尔的不同)之外,还有这样一种决定性的理论优势:它使我们有可能把我所说的这些基本概念各自的有效性指数纳入这些概念的理论体系。这是什么意思呢?

很容易看出,这个表述把任何社会结构都说成是一座大厦,它有一个地基(基础),上面竖立着两"层"上层建筑,这是一个隐喻,更准确地说,是一个空间的隐喻,一个地形学的隐喻 [5]。像任何隐喻那样,它暗示着某件事情,让这件事情可以被人看到。什么事情呢?那便是:上层如果不是明确地坐落在它们的基础上,是不会独自"矗立"(在空中)的。

因此,大厦这个隐喻的目的首先是要表述经济基础"归根到底的决定作用"。这个空间隐喻的作用就是赋予基础一种有效性指数,这种指数可以通过那些著名的说法来了解:在那些上"层"(属于上层建筑)中所发生的事情归根到底是由在经济基础中所发生的事情决定的。

从这种"归根到底"的有效性指数出发,上层建筑的各"层"显然都被赋予了不同的有效性指数。是些什么样的指数呢?

人们可以说,上层建筑的各层不具有归根到底的决定作用,它们都是由基础的有效性所决定的;假如它们也以各自的(至今还没有得到明确规定的)方式具有某种决定作用,那也只有在被基础决定的范围内才是可能的。

它们的有效性指数(或决定作用)是由基础的归根结底的决定作用所决定的,在马克思主义传统中则是从两个方面来考虑的:(1)上层建筑对基础有"相对独立性";(2)上层建筑对基础有"反作用"。

因此我们可以说,马克思主义的地形学即关于大厦(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空间隐喻有着巨大的理论优势,它既揭示出决定作用(或有效性指数)是问题的关键,又揭示出正是基础归根到底决定了整个大厦;结果是,它使我们不得不提出关于上层建筑特有的那些"派生的"有效性类型的理论难题,也就是说,它使我们不得不思考马克思主义传统一并称之为上层建筑的相对独立性和上层建筑对基础的反 作用的问题。

用大厦的空间隐喻来表述任何社会结构,最大的缺点显然在于:这种表述实际上是隐喻性的,即它仍然是描述性的。

现在在我看来,有可能也有必要用另外的方式来表述这些事情。注意:我这样说的意思,不是要抛弃这个经典的隐喻,因为是这个隐喻本身要求我们去超越它。而我现在超越它并不是想要把它当旧货扔掉。我只是试图在思考,它以这种描述的方式究竟要告诉我们什么。

我相信,我们可以而且必须从再生产出发去思考上层建筑的存在和性质的本质特征。一旦采取了再生产的观点,由大厦的空间隐喻所指出、却又不能用概念来解答的许多问题,都会豁然开朗了。

我的基本论点是:如果不采取再生产的观点,我们就不可能提出(并解答)这些问题。

我将从这一观点出发,对法律、国家和意识形态做出简要的分析。我将表明,从实践和生产的观点出发和从再生产的观点出发,分别会发生什么情况。

--------------------------------------------------------------------------------

[1] 本文由正在进行的一项研究中抽出的两个片段构成。副标题"研究笔记"系作者自己所加。文中阐述的观念也只应被看作是进一步论述的导引。〖原注〗

《意识形态和意识形态国家机器》(Idéologie et Appareils Idéologiques ďEtat),1970年6月发表于《思想》( La Pensée)杂志第151期。作者提到的"正在进行的一项研究"指的是他在1969年春天一直在写作的《论再生产》(Sur la reproduction),这部手稿已经由法国大学出版社于 1995年整理出版。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在1976年还写过一篇题为《关于意识形态国家机器( AIE)的说明》的文章,当时收入德文版《意识形态和意识形态国家机器》(汉堡, VSA,1976),并有英文本(《经济与社会》12卷第4期,1983年11 月)。〖编者注〗

[2] 马克思致路·库格曼,1868年7月11日[《选集》第4卷,第580页。]〖原注〗

[3] 马克思给了它一个科学的概念:可变资本。〖原注〗

[4] 见《保卫马克思》和《阅读〈资本论〉》, 1965。〖原注〗

关于这个问题,以及"整体"、"诉求"、"归根到底"等概念,读者也可参考收入本书的《在哲学中成为马克思主义者容易吗?》一文。〖编者注〗

[5] 地形学 (topique)源于希腊文的topos:地点。地形学在一个特定空间内描述几种现实各自占据的场所:例如,经济活动在底层(基础),它上面是上层建筑。〖原注〗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26 15:5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