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逸调 |
释义 | 逸调yì diào 1. 失传的曲调、乐调。 南朝 梁 陶弘景 《华阳颂·才英》:“孑弦有逸调,空谈无与言。” 唐 王勃 《乾元殿颂》:“瑶山广乐,备逸调于宫悬;洞庭仙奏,纳遗歌于帝府。” 宋 沈括 《梦溪笔谈·乐律二》:“二十八调但有声同者即应,若徧二十八调而不应,则是逸调声也。” 2. 超脱世俗的曲调。 唐 骆宾王 《上郭赞府启》:“倘使陈留逸调,下探柯亭之篠;会稽阴德,傍眷馀溪之蔡。则回眸之报,不独著于前龟;清亮之音,谁专称于往笛?” 唐 黄滔 《魏侍中谏猎赋》:“故其旌逸调,赏清词,锡彩缯而甚众。” 3. 超脱世俗的格调。 唐 卢纶 《畅博士当感怀前踪有五十韵见寄辄有所酬以申悲旧》诗:“拾遗兴难侔,逸调旷无程。” 唐 陆龟蒙 《独夜有怀因作吴体寄袭美》诗:“云虬涧鹿真逸调,刀名锥利非良图。” 清 黄鷟来 《咏怀》之六:“高文存逸调,豁达远权利。”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