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易州石
释义

易州石,河北传统名石,相传始开采于唐代。因石材取自古易水河畔,也称“易水石”。易水石是一种色彩柔和的紫色水成岩。天然点缀有碧色、黄色斑纹,石质细腻,柔坚适中,色泽鲜明。多用于制作石砚及各种石雕作品。易水石因材造型,以型定名,雕刻艺人因材施艺,精心设计,巧用石料,产品丰富多彩,从古至今易水石艺,经久不衰,深受广大石艺爱好者所青睐 现在市场上主要产出的有易水石砚和易水石茶盘。

易水古砚简介

易水古砚产于河北是与广东之端砚,安徽之歙砚,甘肃之洮砚齐名的四大高档名砚之一,是我国传统的出口工艺品,据史料记载,早在我国唐代,易州的奚超父子就继承了祖传的松烟制墨技术,并在易水终南山津水峪发现了“易水砚”。到五代时奚超之子奚庭硅被南唐皇帝授为“墨官”,并赐姓李,由易州迁居歙中,成了“徽墨”,“歙砚”的开山祖,后再入广东端溪,成为我国制砚的鼻祖,而易砚也久盛不衰,故世有“北易南端”之说。易水砚的石料是名曰“紫翠石”,“玉带石”的紫灰色的水成岩,石料上往往点缀着天然的黄色、碧色斑纹,质地细密柔腻,硬度适中,发墨快,不伤毫,墨汁流润而不易蒸发干涸,具备了发墨、储墨、润笔、励毫制砚所必备的四大优良特性。据《易县志》载:“砚台,产于河北”,“石质不亚端溪”,“砚石有紫、绿、白诸色,质细而硬,为砚颇佳”,宋代即被选为宫廷贡品,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明、清古砚中,亦有“易水古砚”的珍品。宋代鉴赏家曾有如下鉴定:“易砚质地坚润而刚,颜色嫩而纯;滑而不拒墨,涩而不滞笔,配以松烟之墨,其色尤艳。”但因易水砚属红柱石铁泥质板岩,颗粒均匀以及显微结构等特性,制砚工艺性能优于端歙,这种石料初采于易水南岸百林寺,后多采于终南山“韩湘子洞”与“黄伯阳洞”附近。实为制砚难得的上乘好料。“南山飘素练,晓望玉嶙峋,遥忆最深处,应多著石人。”这是古人赞美易水砚石象玉一样晶莹和艺人精心雕刻石砚的绮丽诗篇。

易水砚不仅石质好,而且雕工精臻。制砚艺师们依石料形体不同因才施艺,巧用俏色,用阳雕、浮雕、平雕、透雕、立雕等多种手法,雕出的山水、花卉、虫鱼、禽兽、人物等形象栩栩如生,惟妙惟肖,静中有动,动中有声,声中有情,构成千姿百态的艺术珍品,龟砚、蚕砚、龙砚、琴砚、棋砚五大高档名砚更是中华瑰宝,艺海之一绝,在我国古代的民族艺术之林中独树一帜。

一九七八年中日友协会长廖承志访日,易水砚做为国礼赠日本首相大平正方,在日本引起轰动。同年,又被国家轻工部评为四大高档名砚之首。1985年,易水砚获国家轻工部工艺美术设计百花奖。1987年又获河北省轻工厅工艺美术设计百花奖,被定位重点出口创汇产品。党和国家领导人彭真、胡耀邦、杨成武、王光英以及启功、吴作人、廖汉生等文化界名人都曾为易水砚泼墨题词。1988年国家主席杨尚昆挥毫为易砚题词“东方巨龙”,更使易水砚闻名于世,蜚声海外。易水古砚产品已收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土特产品大全》一书。

易水石茶盘

易水石茶盘产于"风潇潇兮易水寒."中的易水河畔脚下.材质来源于"易水河畔.是成千上亿年形成的水成岩.石料上往往点缀着天然的黄色碧色斑纹.因属于红柱石铁泥制板岩,颗粒均匀以及显微结构等特性.质地细密,柔腻.硬度适中.密度高无味儿,对人体没有任何伤害.

[简介]:纯天然石料纯手工精雕细刻的专业茶盘.--色泽纯净,高档大气.易水石茶盘的雕工风格既讲究夸张形象,又不失细腻逼真.雕工细节部分考虑到使用价值,一般情况下不容易磕碰损坏.请放心使用。

易水石茶盘的制作工艺非常精良,主要分为三个方面:

一、选料

A、茶盘材料首先考虑它的自然形状美观和在桌上摆放的最佳效果。B、取天然石的特点:石品、纹理、色泽丰富、漂亮、各不相同,利用材质的俏色因材施艺。

山水风景系列可以用石皮、纹理、加雕工来完成。使设计师的灵感赋予茶盘生命的气息。

人物系列取之于石韵、色泽来设计,美轮美奂。这样一来易水石茶盘每方都有自身的特点,每方都是独一无二的单品。

二、实用性

盘面以平滑宽广为主,尽可摆放各种茶具让品茶者在此尽情发挥个人的品茶性格及情调。

三、艺术性

茶盘要集欣赏、实用、美观、高雅为一体,工艺取之于砚雕风格,这样使得茶盘内线条流畅,做工错落有序,静中有动,动中有静。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5:48: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