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奥斯维辛
释义

奥斯维辛集中营是纳粹德国在 第二次世界大战 期间修建的1000多座集中营中最大的一座。由于有上百万人在这里被德国法西斯杀害,它又被称为“死亡工厂”。该集中营距波兰首都 华沙 300多公里,是波兰南部奥斯维辛市附近40多座集中营的总称。该集中营是纳粹德国党卫军全国领袖(Reichsfuehrer SS)海因里希·希姆莱1940年4月27日下令建造的。

中文名:奥斯维辛集中营

外文名:Konzentrationslager Auschwitz-Birkenau

所在地:波兰小波兰省奥斯维辛镇

建造时间:1940年4月27日

解放时间:1945年1月27日

下令建造者:海因里希·希姆莱

死亡人数:约110万

简介

奥斯维辛集中营于1940年4月27日,由纳粹德国亲卫队领导人希姆莱(Heinrich Luitpold Himmler)下令建造。1942年1月20日举行的万湖会议通过“犹太人问题最终解决方案”,通过灭绝营实行有系统的犹太人大屠杀行动,估计约有110万人在奥斯维辛集中营被杀,超过九成遇害人都是犹太人。

奥斯维辛集中营在1945年1月27日由苏联红军解放。1947年波兰国会立法把集中营改为纪念纳粹大屠杀的国家博物馆,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纳粹德国统治期间,犯下恶名昭彰罪行的历史见证。197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奥斯维辛集中营列入世界文化遗产。200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集中营命名为“奥斯维辛-比克瑙 德国纳粹集中和灭绝营(1940-1945年)”

建造目的

奥斯维辛集中营共有3个主要营区分别是奥斯威辛、比克瑙、莫诺维茨和39个小型的营地或工厂,最主要的目的是进行杀害犹太人或是对其收容者进行极为严苛的工作、集体处决或是进行不人道的人体实验。

主要营区

由3个主要部分组成:

1号集中营,最初的集中营,地处波兰南部,居民只有4万多人。作为整个奥斯威辛地区集中营的管理中心1940年6月14日收容了首批728名波兰和德国政治犯。这里通常关押着1.3万至1.6万人,最多时达2万人,其中包括政治犯、战俘以及犹太和吉卜赛平民。德国1941年6月入侵苏联后,苏联战俘被陆续送往那里关押。在这里杀害了大约70,000名波兰知识分子、同性恋者和苏联战俘。德军服务的军用经济企业都位于此。2号集中营(也称为“比克瑙”),这是一个“灭绝营”,其主要任务是在毒气室进行大规模屠杀,有大约100万犹太人,75,000波兰人、同性恋者和19,000吉普赛人在此遇害。此外它也包括几个较小的集中营:布达的农业营、加悔泽的养禽营、赖斯科的蔬菜营和一些化学实验室。 毒气室是在1944年11月停止使用的。

3号集中营,莫诺维茨是IG法本公司的劳动营。亦称伦纳,是建筑和生产人造橡胶和汽油的大型企业。它也包括几个较小的集中营,负责挖煤和生产水泥。

集中营指挥官

* 1940年至1943年:德国党卫队骷髅队一级突击大队长鲁道夫·弗兰兹·费迪南德 (Rudolf Höß)。

* 1943年至1944年:德国党卫队骷髅队一级突击大队长 Arthur Liebehenschel 。

* 1944年至1945年:德国党卫队骷髅队旗队长 理查德·贝尔 (Richard Baer)。

有关信息

奥斯维辛犹太人事件发生在20世纪40年代,这件事和法西斯有关。在这一时期,约有600万犹太人被残害。

整整五年,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恐怖气氛象幽灵一样飘荡在二战德国占领区的上空.集中营是1940年修建的,一开始时集中营只关押波兰政治犯.后来纳粹将整个德国在欧洲占领区的"犯人"集中在此,首当其冲的是来自各国的犹太人,俄国战俘以及吉普赛人.此外还关押有来自捷克,南斯拉夫,法国,奥地利,德国的"犯人"和他们的家属.

1939年波兰被出卖后,奥斯维辛便属于第三德国的势力范围,从此Oswiecim一词被纳粹德国改成了"Auschwitz" .在1939年底当地的纳粹头目和警察头目便打算在这里修建一座集中营.申请修建集中营的理由是要满足对日益增长的西里西亚地区波兰犯人的关押容量.很快,一些训练有素的德国纳粹开始着手选址修建集中营,他们终于在奥斯维辛找到了一块他们认为十分理想的地方.集中营选择在奥斯维辛城边的开阔地带,选择在此建营的主要原因: 这里是一个很大的铁路交通枢纽,便于运输"犯人".

1940年4月"上面"正式下批修建集中营的命令,集中营的长官为臭名昭著的鲁道夫.胡斯(图:前排右者为Rudolf Hoess与纳粹秘密警察头子希姆莱.胡斯后来被盟军绞死在营中焚尸工厂边专门为他搭设的绞架下).

1940年6月14日,728名来自塔诺夫(Tarnow)的波兰犯人被Gestapo(盖世太保-德国秘密警察)带到这里,他们是奥斯维辛集中营的首批被关押者.

集中营刚开始只有20个建筑物,其中14个为一层,6个为两层建筑物.在1941-1942年间,纳粹强迫犯人劳动,将所有的建筑物加高,并修建了另外8栋楼房.这些房屋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28栋两层楼房,关押在这里的犯人人数在13000-16000之间,最多的时候甚至能关押2万人,那是在1942年发生的事情了.犯人都被囚禁在这28栋楼房里,人多的时候地下室和屋顶间也被使用.

犯人人数的剧增使得集中营也得以同样的速度扩建,纳粹以奥斯维辛集中营为中心又四处修建了许多集中营,其中最大的要数离"集中营I"3公里的比尔克瑙集中营了(Birkenau),它是1941年修建的,1942年时又在奥斯维辛边的莫洛维茨(Monowitz)修建了"集中营III".在此后的1942-1944年间先后又在当地的冶炼厂,矿山和工厂区修建了40所集中营,以便纳粹德国能很好地利用这些免费的劳动力.

a: 毒气室和焚尸间 b: 死墙(位于楼10-11) c: 氢氰酸毒和犯人的财物存放地 d: 犯人集合地 e: 伙食团 g:集中营长官和盖世太保办公楼h: 纳粹管理大楼 i: 纳粹警卫室 j: 政治部 k: 纳粹守卫和营地长官办公楼 l:车库 m: 财会室 n: 犯人接收室 楼10: 消毒室(做人体试验也在此)

从纳粹做的记录来看,许多"犯人"来到这里后几个月内都死去了.快的甚至在几天内就死去,这里不仅关押着成年人,小孩子也没有逃脱死亡的厄运.营中的"纪律"非常严明,可以说犯人没有任何权力.

一位懂电的犯人在外出干活的时候偷偷为当地农民做了一个电热器,换取了一块面包和黄油.被纳粹发现后,这位犯人遭到了"严惩".在集中营里有个望而生畏的死亡墙,是在楼10-11之间院子里的一面墙.墙下不知道倒下了多少被纳粹枪毙的犯人,如今院内还竖了个小牌"请您保持肃静,不要打扰死难者的宁静".纳粹在枪毙犯人前要在楼11进口的左边第一间屋子里给犯人念判决书,念完审判书立即执行枪决.在审判室的对面房间是纳粹看守的房间,这也是唯一一个与犯人同楼的纳粹看守房间.每栋楼房里还有"犯人头"的单人间,他们协助纳粹管理犯人.他们所得到的条件要比犯人好得多,这些人在战后也被推上了审判庭.作为普通犯人的居住条件是相当恶劣的,他们每天过着提心吊胆的日子,他们每个人心里都清楚: 死神会随时降临的

到1942年后,被运送到这里来的犹太人几乎不做停留,下了车就被带到这里.告诉他们是洗澡,消毒,屋子里挤满了人.他们都光着身子,在他们发现这里并不是淋浴间后,便开始出现了骚乱.当屋顶上的小铁盖被打开,有人从上面扔下氢氰酸毒晶体时,人们开始发疯地往门口拥.然而德国质量的大门他们无法打开.毒气起作用了,有的人开始使劲地抓头发,甚至抓瞎了自己的眼睛,许多人开始出现大小便失禁...不用多长时间,大门开了.营中的犯人开始清理毒气室里的死尸,然后将他们火化...

德国地方行政长官给波兰老百姓告示,一个是关于犹太人带"标记"的公告,公告指出了标记的大小和如何佩戴,以及违反规定后的处罚...

筛选

从纳粹德国统治下囚犯最早被用卡车运往集中营,1944年5月以后,建立了铁路直接抵达集中营。由集中营的医生对其收容人以种族、宗教、同性恋者等类别,再以及性别、年龄等基本资料,作为初步的筛选。(例如:一名健康的男性成人是否具有专业技能或是有可能成为人体实验的对象去区分)。大部份的犹太人、妇人、儿童、老人或是被判断为没有价值的人,则会直接送往刑场或是毒气室杀害。

经过初步筛选之后,收容人立即被剃去头发、消毒、拍照建立档案,并在收容人身上刺上编号藉以确认收容数量(此一编号达40万之巨)。而收容人的个人行李财物皆被没收,成为纳粹德国的战争资源。经过筛选之后,收容人身上唯一财物则是他们身上的囚服。最后依人种及性别被分送到不同的收容楼房,囚服有分“政治犯”,“普通罪犯”、“外来移民”、“同性恋”和“犹太人”的标记,以区分收容人之身份。

收容期间,每日劳动工作内容、饮食以及对待会按不同等级区分。德国第一,其次是西欧工人(比利时、法国、荷兰),然后是与德国有依赖关系或结盟的欧洲东南部工人(匈牙利、罗马尼亚、斯洛文尼亚、希腊、克罗地亚),较低等级的是捷克斯洛伐克、波兰、苏联、意大利(一九四三年意大利投降后)工人,犹太人则在最低位置。此一情况可在在睡床格的分配更明显的看到。

劳动

主要是劳动可分为四种类型。

* 第一种的劳动目的是消粍收容人的身心使他们疲惫。例如,铺设铁路或道路的工作,采砂石场和“处罚单位”属于这一类。在某些情况下,在早上随意地挖一个洞,而在下午填补同一个洞口。类似这样子没有意义的工作。

* 第二种则是具有专门的技术或是知识,(例如:水电工、医生、药剂师等),战争进行中所需要的生产材料和必要的战争武器,如劳动力为目的的设施维修。增强管理每个设施和工厂工人比起在处罚单位相比较算是待遇稍微好一点。

* 第三种,专门处理被毒气室毒死的尸体以及快病死的收容人,如营养不良,焚烧尸体等。待遇比起前两种更好些。

* 第四类是最初到集中营的德国罪犯、后来进入集中营,从位阶最高的德国人之中挑选出来担任工厂工头或是集中营警卫(Kapo)。虽然他们有份参与对待收容人的暴行,只有很少人受到审判。

残害手段

德国法西斯在集中营内设立了用活人进行“医学试验”的专门“病房”和实验室,还建有4个大规模杀人的毒气“浴室”及储尸窖和焚尸炉。1944年,这里每天要焚烧约6000具尸体。残暴的法西斯分子甚至在焚尸前敲掉受害者的金牙,剥下纹身人的皮肤做灯罩,并剪下女人的长发编织成地毯。

中学课文: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文章原文

奥斯维辛二号(比克瑙)集中营的正门

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布热金卡,最可怕的事情是这里居然阳光明媚温暖,一行行白杨树婆娑起舞,在大门附近的草地上,还有儿童在追逐游戏。

这真像一场噩梦,一切都可怕地颠倒了。在布热金卡,本来不该有阳光照耀,不该有光亮,不该有碧绿的草地,不该有孩子们的嬉笑。布热金卡应当是个永远没有阳光、百花永远凋谢的地方,因为这里曾经是人间地狱。

每天都有人从世界各地来到布热金卡——这里也许是世间最可怕的旅游中心。来人的目的各不相同——有人为了亲眼看看事情是不是像说的那样可怕,有人为了不使自己忘记过去,也有人想通过访问死难者受折磨的场所,来向他们致敬。

布热金卡在波兰南方城市奥斯维辛城外几英里的地方——世人对奥斯维辛这个地名更熟悉。奥斯维辛大约有12000名居民,距华沙120英里,地处被称为摩拉维安门的山口的东头,周围是一片沼泽地。布热金卡和奥斯维辛一道组成了被纳粹称为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杀人工厂的一部分。

十四年前,最后一批囚徒被剥光衣服,在军犬和武装土兵的押送下走进毒气室。从那时起,奥斯维辛的惨状被人们讲过了很多次。一些幸存者撰写的回忆录中谈到的情况,是任何心智健全的人所无法想像的。奥斯维辛集中营司令官罗道夫·弗兰斯·费尔南德·霍斯在被处决前也写了回忆录,详细介绍了这里进行的集体屠杀和用人体作的各种试验。波兰人说,共有400万人死在那里。

今天,在奥斯维辛,并没有可供报道的新闻。记者只有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这种使命感来源于一种不安的心情:在访问这里之后,如果不说些什么或写些什么就离开,那就对不起在这里遇难的人们。

现在,布热金卡和奥斯维辛都是很安静的地方,人们再也听不到受难者的喊叫了。参观者默默地迈着步子,先是很快地望上一眼;接着,当他们在想像中把人同牢房、毒气室、地下室和鞭刑柱联系起来的时候,他们的步履不由得慢了下来。导游也无须多说,他们只消用手指一指就够了。

每一个参观者都感到有一个地方对他说来特别恐怖,使他终生难忘。对有的人来说,这个地方是经过复原的奥斯维辛毒气室。人们对他们说,这是“小的”,还有一个更大的。对另外一些人来说,这样一个事实使他们终生难忘: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

参观者注视着堆积如山的遇难者的鞋子

还有一些参观者注视着毒气室和焚尸炉开头,他们表情茫然,因为他们不晓得这是干什么使的。然而,一看到玻璃窗内成堆的头发和婴儿的鞋子,一看到用以关押被判处绞刑的死囚的牢房时,他们就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浑身发抖。

一个参观者惊惧万分,张大了嘴巴,他想叫,但是叫不出来——原来,在女牢房,他看到了一些盒子。这些三层的长条盒子,6英尺宽,3英尺高,在这样大一块地方,每夜要塞进去五到十人睡觉。解说员快步从这里走开,因为这里没有什么值得看的。

参观者来到一座灰砖建造的建筑物前,这是在妇女身上搞不育试验的地方。解说员试着推了一下门——门是锁着的。参观者庆幸他没有打开门进去,否则他会羞红了脸的。

现在参观者来到一条长廊里。从长廊两边的墙上,成排的人在注视着参观者。这是数以千计的照片,是囚徒们的照片。他们都死了——这些面对着照相机镜头的男人和妇女,都知道死亡在等待着他们。

他们表情木然。但是,在一排照片的中间,有一张特别引人注目,发人深思。这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长得丰满,可爱,皮肤细白,金发碧眼。她在温和地微笑着,似乎是为着一个美好而又隐秘的梦想而微笑。当时,她在想什么呢?现在她在这堵奥斯维辛集中营遇难者纪念墙上,又在想什么呢?

参观者被带到执行绞刑的地下室去看一眼,这时,他们感到自己也在被窒息。另一位参观者进来了,她跪了下来,在自己胸前画十字。在奥斯维辛,没有可以作祷告的地方。

参观者们用恳求的目光彼此看了一眼,然后对解说员说:“够了。”

在奥斯维辛,没有新鲜东西可供报道。这里阳光明媚,绿树成阴,在集中营大门附近,孩子们在追逐游戏。

文章评价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是一篇获过美国普利策新闻奖的优秀新闻作品,被誉为“美国新闻写作中不朽的名篇”。它跳出了传统新闻“客观报道”、“零度写作”的窠臼,大胆地在反映客观事实的基础上,着力表现作为一名有使命感的记者的在场的主观印象,激情洋溢地抒发了对法西斯暴行的深恶痛疾,对自由、解放、新生的无比珍惜之情。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突破新闻‘零度写作’原则,着眼细节,以冷峻的视角,深沉地描述了今天的奥斯维辛集中营纪念馆。在恐怖与快乐、战争与和平、历史与现实的反差中,它召唤起人们关于灾难的记忆、关于生命的思考、关于人性的自省。它的发表充分地表现了一个新闻记者的使命感,更以迫人的力量震撼生者的心,成为新闻史不朽的名篇。

殉难人种

奥斯威辛集中营先后共监禁过数百万各类人士,其中有约110万人被夺去生命,28个民族的人死于集中营,受害者主要是波兰和欧洲其他国家的 犹太人吉卜赛人波兰人苏联俘虏。其中犹太人最多。

知名受害者与逃脱者及最后幸存者

1945年1月27日苏联红军解放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时候,只找到7650名幸存者,其中有130名儿童。

* 诺伯特·巴尔利茨基(Norbert Barlicki,1880年—1941年9月27日),波兰律师、政治家。在集中营里被杀害。

* 瓦迪斯瓦夫·巴托谢夫斯基(Władysław Bartoszewski,1922年2月19日—),波兰外交部长(1995年; 2000年-2001年),1940年—1941年被关押在集中营里。后被波兰红十字会营救。

* 约瑟夫·西伦凯维兹(Józef Cyrankiewicz,1911年4月23日—1989年1月20日),波兰总理(1947年—1952年,1954年—1970年),波兰国务委员会主席(国家元首,1970年—1972年),1942年被关进奥斯维辛集中营。

* 布罗尼斯瓦夫·捷克(Bronisław Czech,1908年—1944年),波兰滑雪健将、艺术家,曾参加四届冬奥会。1944年在集中营被杀害。

* 安妮·弗兰克(Anne Frank,1929年6月12日—1945年3月),在奥斯维辛集中营被关押了7个星期,1945年死于伯根-贝尔森集中营。

* 约瑟夫·加尔林斯基(Józef Garliński,1913年10月14日—2005年11月29日),波兰历史学家、作家。1943年被关进集中营。集中营解放后曾写有多本关于集中营生活的著作,获得畅销。战后在英国伦敦定居。

* 库尔特·盖隆(Kurt Gerron,1897年5月11日—1944年11月15日),德国演员,导演。犹太人。1944年在集中营里被杀害。

* 多拉·盖尔森(Dora Gerson,1899年3月23日- 1943年2月14日),德国演员,歌手,犹太人。1943年在集中营被杀害。

* 帕维尔·哈斯 (Pavel Haas,1899年6月21日—1944年10月17日),捷克斯洛伐克作曲家,犹太人。曾为中国唐代诗人崔颢、杜甫的诗谱曲。1944年在集中营里被杀害。

* 凯尔泰斯·伊姆雷(Imre Kertész,1929年11月9日—),匈牙利作家,1944年被关押在集中营,200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 普里莫·米歇尔·列维 (Primo Michele Levi ,1919年7月31日—1987年4月11日),意大利作家,化学家,犹太人,1944年被关押在集中营内。

* 约瑟夫·诺伊 (Józef Noji,1909年8月9日—1943年2月15日),波兰田径运动员,曾参加柏林奥运会,1943年在集中营里被杀害。

* 鲁道夫·鲁迪·弗尔巴(Rudolf ·Rudi·Vrba,1924年9月11日—2006年3月27日),斯洛伐克籍加拿大药理学家,1944年从集中营里成功逃出,也是第一位向盟军通报集中营暴行的幸存者。

* 埃利·维瑟尔(Elie Wiesel,1928年9月30日—),罗马尼亚作家、政治活动家。1986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

* 维托尔德·皮莱茨基(Witold Pilecki,1901年5月13日—1948年5月25日),波兰士兵,波兰抵抗组织成员,唯一一位自愿进入集中营的关押者,在集中营内组织了抵抗运动并向同盟国通报了纳粹在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暴行,于1943年4月26—27日从集中营逃脱。因忠于波兰流亡政府于1948年被波兰人民共和国处决。

* 安德烈·安德烈耶维奇·尤先科(Andriy Andriyovych Yushchenko,1919年—1992年),前乌克兰总统维克多·安德烈耶维奇·尤先科的父亲。

后记

1945年1月27日,苏联红军攻克了奥斯维辛集中营,当时集中营内的幸存者仅有7000多人,其中包括130名儿童。

1947年7月2日,奥斯维辛集中营旧址被辟为殉难者纪念馆。

197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列入 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以警示世界“要和平,不要战争”。为了见证这段历史,每年有数十万来自世界各国的各界人士前往奥斯维辛集中营遗址参观,凭吊那些被德国纳粹分子迫害致死的无辜者。

“奥斯维辛”一词演变到现在,已成为了屠杀和灭绝人性的代名词,使用这个地名也就同时说出了适用于所有民族屠杀的关键词。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4 7:1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