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乙肝五项指标
释义

乙肝五项要称为乙肝两对半,包括乙肝表面抗原(用HBSAg表示)、乙肝表面抗体(用抗-HBS表示)、e抗原(用HBeAg表示)、e抗体(用抗-HBe表示)、核心抗体(用抗-HBc表示)。乙肝五项检查,便是抽出患者静脉血,检测血液中乙肝病毒的血清学标志。

乙肝五项详解

乙肝五项包括乙肝表面抗原、乙肝表面抗体、e抗原、e抗体、核心抗体。表面抗原是乙肝病毒的外壳蛋白质,自身不具有传染性,但它的出现常伴随着乙肝病毒的存在,因此它的阳性为已经感染乙肝病毒的标志。通常在感染病毒后2-6个月,血清转氨酶还未上升时,便可在血清中测到阳性。急性乙肝患者绝大多数可以在病程初期转阴,但慢性乙肝患者会持续阳性。表面抗体是体内对乙肝病毒免疫和保护性抗体,多在恢复期出现阳性。与此同时,接受乙肝注射疫苗者,绝大多数也呈阳性。 e抗原通常在乙肝病毒感染后,表面抗原阳性同时,或其后数天便可测得阳性。e抗体阳性在抗原转阴后数月出现。核心抗体一般在表面抗原出现后3-5周,乙肝症状出现前便会在血清中检查出来。

乙肝五项指标详解

1、HBsAg(乙肝表面抗原) 它是乙肝病毒的外壳物质,本身没有传染性。它的阳性往往提示有完整的病毒颗粒存在。

2、 抗一HBs(乙肝表面抗体,HbsAb) 它是HBV自然感染人恢复期出现的抗体,此时HBsAg自然消失了。它的存在提示人对乙肝有了抵抗力,不会再得乙型肝炎了。我国有27.42%的人口有此抗体。

3 、HBeAg(乙型肝炎e抗原) 它产生于病毒内部,可分泌血液中,e抗原阳性提示病毒有活动,而且是具有传染性的指标。

4 、抗~HBe(乙肝e抗体,HBeAb) 是人体针对e抗原产生的一种蛋白物质,阳性结果提示病毒的传染性变弱,病情已处于恢复阶段。但另一种情况可能是乙肝病毒发生了变异,此时血清中无HBeAg,但可产生抗一HBe,出现这种情况就需要查HBV—DNA来判定是否还有病毒存在。

5 、抗一HBc(乙肝核心抗体,HbcAb) 这种抗体分IgM和lgG两种:抗HBc—IgM阳性提示病毒活动,有传染性;抗HBc—IgG阳性提示为以往感染,无传染性,不需抗病毒治疗。

其他,HBV—DNA是病毒的遗传基因,存在于病毒的核心部位,它的阳性和HBeAg阳性意义基本是一致的。因此,目前公认的抗病毒治疗是否有效,主要是以HBeAg和HBV—DNA的阴转或定量的明显减少为指标。

需做抗病毒治疗的乙型肝炎情况有

首先指的是发病一年以上,肝功能仍不正常(转氨酶升高3~10倍以上,胆红素小于34.2μmol)的慢性肝炎,而且必须符合以下两种情况:

(1)HBsAg(+),HBeAg(+),抗一HBc(+)和/或HBV—DNA(+);

(2)HBsAg(+),抗一Hbe(+),抗一HBc(+),HBV—DNA(+)。

三、抗病毒治疗是否有效的判断

抗病毒治疗是否有效主要靠三个指标来判断

(1)HBsAg由阳性转为阴性和\\或转为抗一Hbe(e的血清转换);

(2)HBV—DNA阴转或定量明显减低;

(3)转氨酶降至正常水平(提示炎症消退)。HbsAg阳性的阴转率是极低的,因此抗病毒治疗不用HBsAg阴性做指标。

乙肝五项指标阳性所代表的意义

乙肝五项指标阳性所代表的意义

1、乙肝五项指标第1阳性:表示是乙肝病毒感染者,伴有第35项阳性就是大三阳,伴有45项阳性就是小三阳。但不论上述何种情况,只要伴有第2项阳性就表示乙肝在恢复期,趋于痊愈。

2、乙肝五项指标第2项阳性:表示乙肝已痊愈或有效接种乙肝疫苗后。伴第5项阳性意思差不多。

3、乙肝五项指标第3、4项阳性:极少见,建议重新复查。伴有第1项和第5项表示大三阳或小三阳。

4、乙肝五项指标第5项阳性:在潜伏期肝炎患者,隐匿性肝炎患者,乙肝病毒携带者,痊愈患者,接种疫苗后的健康人中都可能出现单五阳,单五阳不可大意,建议去查查有无肝炎、丙肝,是否是病毒携带者等。第五项阳性代表的意义没有针对性,所以伴有其他阳性时可以忽略不看,多作为其他项的辅助判断项。

乙肝五项指标参考值范围

乙肝五项的参考值范围:

乙肝表面抗原(HBsAg)-0--0.5ng/mL

乙肝表面抗体(HBsAb)-0--10mIU/mL

乙肝e抗原(HBeAg)-0--0.5PEI/mL

乙肝e抗体(HBeAb)-0--1.5PEI/mL

乙肝核心杭体(HBcAb)-0--0.9PEI/mL

乙肝五项指标全阴性

乙肝五项指标全阴性说明机体没有被乙肝病毒感染过。但是人体也没有对乙肝病毒的免疫力。这类人群在流行病学中被称为“乙肝易感人群”,即一旦接触或被病毒感染就很容易发病。所以乙肝五项全阴性者应积极地接种乙肝疫苗,使体内产生乙肝抗体(抗-HBs),就不怕乙肝传染了。

乙肝五项全阴未必没有乙肝

以往认为乙肝患者通过抗病毒治疗,使得乙肝病毒指标转阴,出现e抗体(亦称为血清转换)就是最好的治疗效果。但最近的临床医学又发现有的患者反复用药治疗,或未经特殊治疗,也出现了乙肝病毒指标的转阴,而他们的症状、体征却不断加重,出现疲乏劳累,面色萎黄、肝功能损害加剧,凝血机制恶化等。肝病专家指出,这是因为乙肝病毒在患者体内发生变异,即使指标转阴,e抗体出现,病毒仍在继续“秘密”复制。病毒变异导致转阴把医生和患者都骗了。但若这时通过检测HBVDNA,则可发现病毒是否仍在“秘密”活动。

肝病专家表示,根据外科临床观察,部分原因不明的肝癌是由“慢性隐匿性乙肝”转变而来的。“慢性隐匿性乙肝”的隐匿性不但表现在如疲倦、消瘦、发黄等病症不明显,重要的是在乙肝五项检查的结果中也表现不明显。有的患者在检测乙肝五项时,发现表面抗原(HbsAg)阴性,仅表面抗体(抗-HBs)、核心抗体(抗-HBc)和(或)e抗体(抗-HBe)阳性;甚至有的患者5项结果(包括2项抗原和3项抗体)全部阴性,但HBVDNA结果阳性,转氨酶高。

专家解释,乙肝五项是常用的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的俗称,通过乙肝五项检测可以间接了解乙肝病毒的存在和复制的情况,但是它们无法精确反映病毒数量和病情的变化。而检测HBVDNA则是通过检测病毒的核酸直接准确地检测乙肝病毒的活动。

乙肝五项全阴怎么办?

乙肝五项检查是确定人体有没有感染乙肝的基础检查,在检查结果中,经常会出现乙肝五项全阴的情况。

肝病专家介绍,这种情况下,乙肝五项全阴者需要全程接种乙肝疫苗,进行免疫防疫,才能有效预防乙肝的传染。通常情况下,需全程接种三针乙肝疫苗,一般按照0、1、6方案进行,成人亦可按照0、1、3的方式接种,其接种的剂量,婴儿一次性接种乙肝疫苗为5微克即可,成人为10-20微克。待全程接种乙肝疫苗后,一般在1~2月个后,会出现乙肝五项第2项阳性,即乙肝表面抗体阳性。如果乙肝表面抗体滴度达到10个单位以上,说明机体已经有足够的保护性抗体,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抵御乙肝病毒的侵袭,起到有效预防乙肝的效果。

但如果乙肝五项全阴的人有食欲下降、乏力、低烧、肌肉或关节痛、恶心、厌油、呕吐、腹痛腹胀及腹泻、面色灰暗、小便赤黄、肝区不适、全身倦怠、黄疸等乙肝症状,需要检查HBVDNA,看看体内是否存在病毒变异。感染乙肝后如果乙肝病毒发生了变异也会导致乙肝五项全阴。对HBVDNA阳性的乙肝五项全阴患者要及时进行治疗,防止病情恶化。

乙肝五项指标不断变化是怎么回事

不少乙肝患者经过治疗,乙肝病毒指标出现变化,大三阳转为小三阳,HBVDNA转阴,但是一停止治疗,病毒指标又变回原样:有的患者不经任何治疗,病毒指标也总在变化,有时阳性,有时阴性。有的患者病毒指标定量检查,数值时高时低,这是怎么回事?肝病专家分析原因如下:

慢乙肝患者机体免疫功能处于麻痹阶段,病毒无论怎样复制、无论多少,肝功能保持正常,肝组织损害相对较轻,病毒指标相对稳定。如果机体免疫功能能够识别乙肝病毒,并开始清除病毒,但是清除能力不强,不能彻底清除和消灭病毒,乙肝病毒指标就会变化,时阴时阳,数值时高进低,肝功能也随之发生变化。乙肝病毒变异。大部分病人的免疫缺陷呈现低下状态,虽然不能一次性将病毒彻底清除,但从来没有放弃过清除病毒的斗争,所以慢性乙肝病人体内往往持续进行着抗病毒的免疫反应,病毒也不断地通过各种手段和方式对抗药物作用或免疫打击,病毒发生基因变异是逃避免疫系统的打击,与药物效应进行周旋的主要方式。因此,机体清除乙肝病毒往往表现为“持久战”形式,当使用一些抗病毒药物,或是机体免疫功能增强时,攻击病毒作用增强,病毒数量减少,甚至于出现阴转,一旦停药或机体免疫力下降时,如过度疲劳、熬夜、受凉、营养不良、缺乏锻炼等情况下,病毒就会死灰复燃,卷土重来,病毒复制重新活跃起来,不断感染新的肝细胞,并产生大量的病毒抗原,此时化验乙肝五项指标,就会现出现表面抗原阳性,大三阳再现。

几乎所有的慢性乙肝患者体内都在不断地发生着病毒与机体免疫系统的斗争和互相消长,旧的平衡不断被打破,再建立新的平衡,病毒数量和病毒复制水平不断发生变化,每天病毒的数量都不同,这种变化的原因十分复杂,主要是受药物或机体免疫系统的压力影响,其次病毒的复制也有其自身的代谢动力学特征,如果我们能够用定量方法去监测病毒数量的变化,就会发现体内的病毒颗粒数量在不断地增减。乙肝病毒复制水平的大三阳和小三阳也并不是恒定的,而是经常发生变化的。所以说,对于慢性乙肝患者,乙肝五项指标是不断在变化的,大三阳和小三阳也是经常互变的。要以一颗平常心对待大三阳和小三阳。

乙肝五项指标转阴的好坏

1 带来积极作用、好转性质的转阴。有的患者通过药物治疗或其它方式等,出现乙肝病毒指标的阴转。最常见的是乙肝大三阳转为乙肝小三阳或是小二阳(即表面抗原和核心抗体阳性),有时甚至于转为e抗体和核心抗体阳性,这种情况多见于急性乙肝恢复后,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的自愈和自限,一部分患者经治疗后发生的积极反应。其特点是随着乙肝病毒指标的阴转,患者症状(食欲不振、疲乏、肝区不适、腹胀等)及体征明显好转,肝功恢复正常并长期保持稳定,乙肝病毒主要复制指标(e抗原、hbvdna)持续阴性。

2 带来消极作用、恶化性质的转阴。有的患者反复用药治疗,有的患者未经特殊治疗,也会出现乙肝病毒指标的阴转,最常见的是乙肝大三阳转为乙肝小三阳或是乙肝小二阳,有时甚至于转为e抗体和核心抗体阳性。病毒指标虽然转阴了,病情却越来越严重。具体表现为:症状、体征不断加重,疲乏劳累,腹胀纳差,面色萎黄或黎黑,肝掌,蜘蛛痣明显等等;肝功损害加剧,转氨酶、黄疸反复升高,白蛋白下降明显,球蛋白日见上升,凝血机制恶化;影像学检查揭示病情向严重方面演变。如果遇到这种情况,说明上述病毒阴转带来了不良的后果,这些阴转大都是病毒变异造成的。病毒变异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变异的后果也是相当复杂的。病毒变异本身说明病毒是一种适应性极强的、生命力顽强的生物体,它并非那么容易被消灭。乙肝病毒前c区基因变异是最常见的一种变异,变异后,使乙肝病毒e抗原不能产生,以致检查e抗原为阴性,但它并不代表病毒复制的减轻或消失,病毒复制依然在暗中进行,使病情迁延不愈,容易发生肝硬化,甚至于发生爆发性肝坏死。

另外,乙肝病毒的s基因区也可发生变异,其编码的乙肝表面抗原不能产生或表达,患者可出现表面抗原检查阴性,这在过去看来,是乙肝转好的标志。而实际不然,它不仅导致医生的误判,还是导致乙肝疫苗接种失败的原因。因此,乙肝的抗病毒治疗是治疗的关键所在,但是从目前看,尚无绝对有效的药物问世。乙肝的治疗仍然提倡保肝、提高免疫、抗纤维化及抗病毒等项综合治疗,单打一的治疗往往难以奏效,治疗过程中不必一味要求病毒指标阴转,而应首先强调肝功能长期正常及稳定。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尽可能少用那些疗效不确切、价格昂贵的进口西药,而应强调以中医药为主的治疗原则。从目前临床情况看,中药制剂治疗乙肝起着主打作用,其特点是有效且价格低廉。从目前临床看,乙肝治疗应把握这样一个原则:任何一个迁延性或活动性的乙肝,其治疗的目标是将其恢复至乙肝的初始阶段,即乙肝病毒的携带状态,并使其长期稳定于此状态;对于乙肝病毒携带者,可视为基本正常状态,不必刻意用药治疗,只要做好复查、随访、预防等项工作即可。

乙肝五项定量分析常见结果的临床意义

HBsAg 抗-HBs HBeAg 抗-HBe 抗-HBc

1 + - + - + 1、急性乙肝 2、慢性乙肝 3、病毒复制活跃,传染性强。即俗称的“大三阳”

2 + - - - + 1、急性乙肝 2、慢性乙肝 3、传染性弱

3 + - - + + 1、急性HBV感染趋向恢复 2、慢性HBsAg携带者 3、传染性弱。即俗称的“小三阳”

4 - + - - + 感染恢复阶段,抗HBc短期存在,既往感染,有免疫力

5 - - - + + 1、近期既往感染 2、急性期感染恢复期

6 - - - - + 1、既往感染 2、急性感染窗口期

7 - + - - - 1、注射乙肝疫苗后 2、HBV感染后已康复,有免疫力

8 - + - + + 1、急性HBV感染后已康复,有免疫力 2、近期感染过HBV,有免疫力

9 - - - - - 未感染过HBV

10 + - - - - 1、急性HBV感染早期 2、慢性携带者传染性弱

11 + - - + - 1、急性HBV感染早期趋向恢复 2 、慢性携带者

12 + - + - - 早期HBV感染者或慢性携带者,传染性强

13 + - + + + 1、急性感染,趋向恢复 2、慢性乙肝

14 + + - - - 1、亚临床型HBV感染早期 2、不同亚型HBV二次感染

15 + + - - + 1、亚临床型HBV感染早期 2、不同亚型HBV二次感染

16 + + - + + 亚临床型或非典型肝炎

17 + + + - + 亚临床型感染或非典型性感染早期

18 - - + - - 1、非典型急性感染 2、提示非甲非乙型感染

19 - - + - + 非典型性急性感染

20 - - + + + 急性HBV感染中期

21 - + - + - HBV感染已恢复

22 - + + - - 非典型性或亚临床性HBV感染

23 - + + - + 非典型性或亚临床性HBV感染

24 - - - + - 急慢性HBV感染趋向恢复

乙肝五项指标定量检测的正常值

1、乙肝表面抗原(HBsAg)的正常值是<0.5ng/ml。大于0.5单位,就是阳性,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是感染乙肝的标志。

2、乙肝表面抗体(HBsAb)的正常值是<10miu/ml,大于10miu/ml,就是阳性,乙肝表面抗体阳性一般表示有抗体,不会被传染。

3、乙肝e抗原(HBeAg)的正常值<0.5PEI U/ml,大于0.5PEI U/ml,为阳性,这是乙肝传染性强弱的重要指标,数值越大,传染性越强。

乙肝五项检查结果怎样才算最正常

乙肝五项检查有很多结果,正常的结果有以下三种:

一、乙肝五项全部阴性

说明现在没有感染乙肝病毒,所以这种检查结果是正常的。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此种人,体内没有保护性抗体的存在,需要及时注射乙肝疫苗的,要按照0.1.6的原则进行注射。

二、乙肝表面抗体阳性,其余为阴性

出现这种情况代表检查是正常的。乙肝表面抗体阳性表示以往有过乙肝病毒感染的历史,机体产生了一定的免疫力;或者接种乙肝疫苗或打过表面抗体免疫球蛋白;或者对HBV感染产生特异性免疫。

三、乙肝表面抗体阳性、乙肝核心抗体阳性,其余为阴性

这说明是接种了乙肝疫苗后,或是乙肝病毒感染后已康复的结果,已有免疫能力。这种检查结果也是正常的。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2 18: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