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彝文的源流
释义

出版信息

作 者: 孔祥卿

I S B N: 7105070617

页 数: 374

开 本: 大32开

封面形式: 简装本

出 版 社: 民族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05-8-23

内容简介

彝文是生活于我国云南、四川、贵州、广西等地的彝族使用的民族文字。彝文具有悠久的历史,留下了丰富的古代文献,在彝学研究中具有重要价值;彝文主要是彝族毕摩在宗教祭祀活动中使有,大量的彝文文献主要是宗祭文献,在宗教学、民俗学研究中具有重要价值;彝文是一种有着独特性质和特点、有独特的构造方式和发展演变规律的文字体系,在文字学研究中具有重要地位;彝文是一种古老的文字系统,文字本身所反映的古音、方音信息在语言学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简介

孔祥卿,女,1966年生于河北辛集。1981年9月至1988年6月,就读于南开大学中文系,获文学硕士学位;1988年6月至2000年9月,任职于天津中医学院,担任讲师、副教授;2000年9月至2003年7月,就读于南开大学文学院,获文学博士学位;2003年7月起,任职于南开大学文学院。现为中国文字学会会员,中国民族语言学会会员,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会会员。

本书目录

前言

第一章 概论

第一节 彝族的人口分布和语言使用情况

第二节 彝语的方言分布

第三节 彝文概况

一、彝文的应用

二、彝文文献的类型

三、彝文的基本特点

第二章 彝文的起源

第一节 关于文起源的传说和记载

第二节 前人关于彝文起源的研究

一、彝文产生于唐代说

二、彝文创始于唐代而集大成于明代说

三、彝文产生于汉代说

四、彝文产生于夏代以前说

五、彝文产生于古羌时代说

六、彝文与仰韶文化刻划符号一脉相承说

七、龙山丁公陶文为古彝文说

第三节 彝文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

一、彝族的历史来源

二、彝文产生的社会背景

第四节 彝文形成的时间和地域

一、彝文形成的时间

二、彝文形成的地域

三、彝文的创造者

第五节 彝文的洞渊源

一、“树枝文字”说

二、与半坡和中水陶器上的刻划符号的关系

三、与古蜀文字的关系

第三章 共同彝文

第一节 共同彝文和方言彝文

一、术语界说

二、区分共同彝文和方言彝文

三、研究步骤的方法

四、比较所用的文字资料来源

第二节 共同彝字例释

第三节 共同彝字的构字方法

一、象形

二、示义

三、假借

四、转注

五、借字

第四节 共同彝文的类型

一、文字的分类

二、彝文发生学来源的讨论

三、共同彝文的类型

第四章 彝文的流变——彝文方言区差异的形成

第五章 彝文方言区差异与战国汉字文字异形之比较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3 16:3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