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宜宾职业技术学院 |
释义 | 宜宾职业技术学院坐落在素有“万里长江第一城”之称的宜宾市西郊,金沙江畔,狮子山麓,是一所面向全国招生的公办全日制综合性普通高等院校。学院在2006年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中评定为优秀。 主管部门:四川省教育厅 学校类型:综合 院史沿革宜宾职业技术学院是前宜宾农校,宜宾农机校,宜宾成人中专合并而成,现分A1区、A2区、B1区、B2区共4区。现占地1000余亩,规划面积1245亩,建筑面积154800平方米,拥有图书馆(A区B区)、实训大楼、实习工厂、多功能教学楼,有覆盖全院的现代化网络教学平台和信息交流平台。 学校概况宜宾职业技术学院坐落在素有“万里长江第一城”之称的宜宾市西郊,金沙江畔,狮子山麓,是一所面向全国招生的公办全日制综合性普通高等院校。学院在2006年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中评定为优秀。2010年学院成功创建为国家骨干高职院校。 学院占地751亩,规划面积1245亩,建筑面积206807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4865万元,建有5个分类的校内实验实训技术中心(其中包括中央财政支持的数控实训基地、与企业共建的金洋汽车配件实训实习车间等),88个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设有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机构,能开展50个工种的职业技能培训及鉴定;校内拥有实训大楼、实习工厂、多功能教学楼,有覆盖全院的现代化网络教学平台和信息交流平台。 学院根据宜宾区域经济的特点及支柱产业的人才需求,围绕产业办专业、联合名企建专业,在政府的引导下与五粮液集团为主的地方支柱企业实施校企合作。设有现代制造工程系、电子信息工程系、自动控制工程系、经济贸易管理系、生物与化工工程系、建筑工程系、人文社会科学系等7个系部29个专业,现有在校大专生8926人。 经过多年的建设,学院已建成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专业配套的教师队伍。学院现有校内专兼任教师539名,“双师素质”教师169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宜宾市学术带头人和拔尖人才14人;现有3个省级教学团队;另从校外聘请兼职教师106名。 学院确立了“鼎承大同,钵传天工”的校训,坚持“以德为魂、以能为本、特色鲜明、质量一流”的办学理念,围绕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培养,经过长期的办学实践,基本形成了“三元联动,多方合作,服务地方发展”的办学模式,初步建立了政府稳定的投入机制和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实施“三化三精”(工程化教学质量管理、实践教学项目化管理、素质教育活动课程化管理,精品课程、精品教材、精品课堂)工程,建立了以 “三证换一证”(成绩合格、技能合格、品德合格,才能取得毕业证)为核心的人才培养保障体系,形成了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融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考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化的运行机制。培养的毕业生因职业能力强、综合素质高而深受企事业单位欢迎。结合“一个中心、两线运行”的就业工作新机制,学院就业率每年稳定在95%以上,2005年以来,学院连年荣获“四川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在这一新形式下,学院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增强学院服务区域社会发展能力的目标,本着创新办学体制机制、扎根地方、服务地方、支撑地方、带动地方、提高质量、促进发展的原则,把宜宾职业技术学院建成有效支撑宜宾支柱产业、跨界服务川滇黔经济社会发展、办学模式全国知名的高职院校! 师资队伍过多年的建设,学院已建成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专业配套的教师队伍。现有专兼职教师近500名,其中博士、硕士研究生教师占40%以上,副教授及以上职称92名,“双师型”教师占80%以上。既有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的知名专家,也有市拔尖人才、学术带头人。近年学院加大高学历、双师型教师引进力度,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骨干教师队伍和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为主的实践指导教师队伍。 办学校训鼎承大同 钵传天工 释义(讨论稿):鼎者,古之烹煮器物,亦为立国之重器;钵者,石器时代之盛器,上古手工之起源。为学为师,亦如鼎钵,承载厚重文化与精湛技能,传授人文精神与生存之基。大同之世,大道昌明,和谐光华,儒家思想之精髓,人类追求之理想;天工开物,物生自天、工开于人,以现代技术,必巧夺天工。大同天工,德能并举,循袭变革,承上启下。 呜呼,我辈为学,承炎黄精神之源远流长,传华夏文明之千秋万世。以中华传统文化培养和谐社会新人,以人类造物精神再铸现代技术精英。是为“鼎承大同,钵传天工”矣! 办学理念以德为魂、以能为本、特色鲜明、质量一流。 办学目标坚持走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的内涵发展之路,努力把学院建设成为区域性高等职业教育基地、区域性应用人才集聚高地、区域性科技开发传播之地,建设成为四川省一流职业技术学院。 办学思路以教育方针为指导,依法办学,依托宜宾,面向市场,树立以德为魂、以能为本、特色鲜明,质量一流的办学理念,打造理工为主,结合经管,传播现代工业、工程、信息、生物、管理技术的职业教育基地,建设四川省一流职业技术学院。 办学规模学院设有现代制造工程系、机电技术系、电子信息工程系、自动控制系、经济管理系、生物工程系、建筑化工系、人文社科系等8个系部27个专业,现有在校学生10000多人。 发展战略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一新形式下,学院面向市场,以就业为导向,一如既往地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突出办学特色,提高发展质量, 以全新的办学理念培养更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高级技术型人才。目前,全院教职工团结一心,锐意进取,踏实工作,开拓创新,为把学院建设成全国骨干职业技术学院而努力奋斗。 从市场出发宜宾职业技术学院所在的宜宾市是一座具有三千年历史的文化名城,是四川省规划建设的八个大城市之一,是长江经济带西延理想的生长点,这里有酒业大王五粮液集团公司、亚洲第一的化纤企业“丝丽雅集团公司”,全国效益最好的化工企业“天原股份有限公司”,还有全国唯一一家核燃料生产企业“建中化工总公司”。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宜宾在能源、旅游等方面的资源优势正日益凸现出来,要把宜宾建设成为长江上游一级中心城市,长江上游的生态屏障,西部著名的能源基地,以及要把宜宾的“蜀南竹海”、“石海洞乡”打造成为世界级的旅游品牌,这些都需要大量的人才作为支撑。 宜宾职业技术学院为了直接服务当地经济建设,把面向当地支柱产业,为经济发展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在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等实用型专业人才作为人才培养的总目标。学校的专业设置完全从人才市场的需求出发,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专业,学校就开办什么样的专业。比如,宜宾职业技术学院的磁性材料专业、通信专业、汽车专业就是配合“五粮液”要建成最大的电子、通讯、汽车生产基地而开设的,化纤、化工专业就是为“丝丽雅”和“天原”这样的化工企业培养高级专门实用人才,如此等等。在专业建设上,由于紧贴市场,所以专业发展很快,已由建院时的12个专业发展到现在的25个专业,并逐步形成了专业梯次的格局,每个系均有1-2个骨干专业、1-2个示范专业。如该院的数控、茶叶生产与贸易、电脑艺术等专业就业前景十分广阔。重庆凌达公司总经理张凌说:“宜宾职业技术学院开办的专业很有特色,比如该院的电子元器件配件专业,开办这种专业的本科院校,全国仅仅少数几所,在职业技术学院中仅只此一家。该专业的教研室主任任新民老师是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的专家,他的研究成果‘高性能永磁铁氧体’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不仅如此,任老师还有在企业长期工作的实践经历,像任老师这样理论上造诣深,实践上经验丰富的老师带出来的学生,我们企业当然欢迎。” 由于宜宾职业技术学院专业设置完全从人才市场的需求出发,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因此该院的毕业生在就业时专业十分对口,都是些热门专业,十分抢手,供不应求。 大胆改革校园文化艺术节宜宾职业技术学院不仅在专业设置上紧贴市场,而且在课程的设置上进行了大胆的改革。海纳百川,方成其大。与时俱进地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积极借鉴其它大学在教学、科研及学科建设方面的成功经验,以促进自身更快地发展。学院党委书记周刚、院长罗建平分别率队赴华南地区的黄冈、深圳、番隅、顺德等地和华北华东地区的职业学校参观考察。宜宾职业技术学院广泛开展国际合作和交流,学习借鉴加拿大、德国、澳大利亚等国的职业教育模式,加拿大林达女士等外国专家曾多次到学校讲学。在广泛学习和借鉴国内外职业教育成功经念的基础上,宜宾职业技术学院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紧紧抓住培养学生“岗位能力”这个中心,进行大胆课程改革。 该院围绕“岗位能力”培养的目标,为了突出实践教学,加大了实践教学的比例,减少理论课学时数;减少不必要的课程,重新整合课程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推行分层教学模式;规范教师备课,不断推进专题化备课、电子教案,开展示范教案的展示、评比;积极推动实施案例教学、现场教学,实施教学示范课堂建设,对不同学科类型的课程树立课堂教学样板;积极推进信息化教学手段建设工作;实施精品课程建设。为了提高教学质量,该院还狠抓教学规范管理,制订教学文件和制度60多个;建立了一整套教学目标体系、教学监控体系、教学目标检测体系、教学评价体系。为提高教学质量,学院除组织教师到其它知名的大专院校进行调研和学习外,还特聘四川省学术带头人、四川大学博士生导师穆春来教授,四川省跨世纪人才、学术带头人、四川师范大学教授赖绍永等国内著名学者到学院讲学、开展学术交流活动;邀请国内外大型知名企业的厂长、经理、高层管理人员以及生产能手到学院进行绘声绘色的演讲或论坛,使学院及时了解生产第一线的最新动态和情况。目前,宜宾职业技术学院根据专业和学科特点探索出了“岗位能力”的新模式,如旅游专业的双元制模式、建筑专业的现场教学模式、生物工程的案例教学模式、机电专业的分层教学模式,帮助学生把实习搬到教室、把见习放到学校,使学生在毕业的时候就具备了上岗工作的技能水平和经念,为学生适应工作岗位提供了充分的保障。 人本教育语音室教学 宜宾职业技术学院坚持以人为本,把“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作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出发点,通过全院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使学生成材、家长放心、社会满意。 为此,该院以树立“品味、品德、品行、品牌”为重点,围绕培养学生“社会责任、职业道德、专业技能、个人特长以及适应社会的能力”来建立有特色的学生培养体系,进而根据目标体系建立健全相应的学生教育、学生管理、学生培养、学生活动等相关制度,形成特色的管理模式,通过丰富多彩、富有成效的活动为学生创造锻炼的机会,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宜宾职业技术学院切实把精神文明建设与党的建设、领导班子建设、师德建设、学生德育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等有机结合起来,认真开展了“六大工程”建设,形成了“政治方向明确,舆论导向正确,学术氛围浓厚,文化娱乐健康,道德风尚崇高”的校园文化环境。从而使学院的发展目标更加明确,教职工的积极性更加高涨。学院每年都要举办一次全校性的校园文化艺术节、全校性的田径运动会、全校性的技能大赛。记者看到该院的学术社团、学术报告,参与者十分活跃,校园文化氛围非常浓厚。 校企合作教学楼 宜宾职业技术学院不仅仅停留于把学生培养成为品学兼优的毕业生上,而是积极为学生搭建广泛的就业平台,确保该院的毕业生能够高水平地就业,使每一个毕业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理想的工作。为此,学校与多家企业构建“教育--企业联合体”,实行订单式教育,实现了毕业生完全就业。如学校从96年开始就与大企业五粮液集团合作,签订了“校企联办”协议,举办“五粮液订单教育班”。即由五粮液提出人才规格要求,学校对口组织学生,双方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共同进行理论教育和实践教学,最后考核录取学生。宜宾职业技术学院还与丝丽雅集团公司、天原集团、韩国LG、三星电子等大型企业签订了“订单教育”协议。电子技术系磁性材料专业二年级的36名大专学生全部与凌达公司经过双向选择签订了就业合同。凌达公司在学院设立了奖学金和助学金,不仅减轻了家庭的经济负担。而且毕业后自己的工作有了着落。去工作的单位待遇又好。学习的劲头就更足了。前几年他们抱着试一试的想法到学院要了几个毕业生。结果很不错。学生专业扎实,思想素质又,今年,企业又去要了四十个毕业生。学院教务处负责人告诉记者,实施订单教育班级的学生,学习热情普遍高涨,学生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学习理论基础知识,全身心地投入技能训练和社会实践,实现了学生会做学问,会做事,会做人的统一,思想道德与完成学业的统一,把学生培养成为了热爱祖国、追求真理、勇于创新、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知行统一、踏实认真的合格毕业生。 由于学校加强校企合作,实施订单教育,该院毕业生的就业率高达98%以上,已有少数毕业生被派遣到了国外工作。宜宾职业技术学院投资2亿元资金修建的教学大楼、实训大楼、培训大楼、学生公寓、学院景观大道即将投入使用。 招生简章宜宾职业技术学院是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设立的一所面向全国招生的公办全日制综合性普通高等院校。质量兴校,技能为本 学院遵循“鼎承大同,钵传天工”的校训,构建了“三证并重”为基础的质量体系,形成了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中心,融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考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为一体的运行机制;实行“三证换一证”制度,即要求品德合格、学习合格、技能合格才能取得毕业证,从而保障了毕业生质量,培养出更多职业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中、高级职业技术和管理人才。 多途径满足学生继续深造的愿望,学院与西南交通大学、西华大学、四川理工学院等本科院校建立了长期的专升本合作关系,使学院优秀学生能按当年教育行政部门的规定通过考核升入相应的本科院校学习;学院与同济大学建立了“2+1”的合作办学方式,即学生在学院学习两年后,可推荐到同济大学深造学习一年,并由同济大学推荐就业,受到了学生、家长、社会的高度评价;学院与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的高等学校建立了长期友好合作关系;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还可按相关规定报读四川大学、重庆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南大学、四川农业大学、四川理工学院的网络教育本科专业,为学生的深造学习提供了多层次的选择空间。 毕业生就业面广,就业机会多学院成立了学生就业指导中心,统一负责和规划毕业生的就业安置。建立了“川南人才市场宜宾职业技术学院分市场”,更好地为学生提供择业指导、就业信息、人事代理、档案托管等优质服务。学院构建广泛的就业网络,与中铁集团、三星公司、一汽丰田、LG电子、三峡总公司、五粮液集团、中兴通信、汇源光通信、新希望集团、格力空调、正恒动力集团、深圳赛意法公司、TCL公司、宁江机床厂、福建六和集团、浙江上虞国际大酒店等500多家大中型企业建立和保持了长期的合作关系,为毕业生就业提供了可靠的保证。学院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连续三年被四川省教育厅评为“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 工学结合,定向培养。学院积极探索工学结合的培养新模式,大力开展订单教育,先后为五粮液集团、天原集团、成都一汽丰田公司、正恒动力集团、LG电子公司等开设了“订单教育班”,定向为企业培养专门人才,保障学生顺利就业。今年,经过与五粮液普什集团、宜宾天原化工集团协商,签订了定向培养协议,在2008年招生中为五粮液集团委托培养机电一体化专业40名,为宜宾天原集团委托培养应用化工技术专业50名,经培训合格且符合用人单位条件的学生分别到定向培养单位直接从事技术或生产运行管理岗位。 录取原则报考学院的考生必须符合《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和《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的各项要求,高考成绩达到本省、直辖市(区)招生主管部门规定的相应录取批次录取线,学校将依据考生报考的志愿顺序和考生高考成绩从高到低录取,对享受加分政策的考生,可按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招办规定加分提档。 收费标准及奖助学金1、学费、住宿费等严格按财政、物价、教育等有关部门文件规定执行。 2、学院执行国家和四川省有关奖助学金政策和规定,国家级奖学金每人每年8000元,国家励志奖学金每人每年5000元,国家级助学金每人每年1000元-3000元;还设有广州助学基金、LG公司、宜宾天原集团公司、叙府茶叶公司等多个企业奖助学金以及提供勤工俭学岗位等,以奖励品学兼优的学生或资助特困学生完成学业。 毕业与就业学生学习期满后,经考试、考查合格者,发给普通大专毕业文凭,国家承认学历,享受大专毕业生待遇。学院按“自主择业,双向选择”的原则,对毕业生进行推荐就业。 学院地址一、联系信息: 地址:四川宜宾西郊新村(旁依金沙江特大桥) 邮编:644003; 二、交通说明: 1、到站:高客站(距学院大约12公里) (1)乘4路公交真武路站下车,过街换乘1路公交,在新村站下车; (2)乘19路公交正气巷下车,换乘1路公交,在新村站下车; (3)乘11路公交火车站及其以后的任意一个站下车,换乘1路、10路、23路公交,在新村站下车。 2、到站:火车站(距学院大约4公里)直接乘坐1路、10路、23路公交,在新村站下车。 3、 到站:南客站(距学院大约10公里) (1)乘4路公交人民广场站下车,换乘1路公交,新村站下车; (2)乘5路公交火车站及其以后的任意一个站下车,换乘1路、10路、23路公交,在新村站下车。 4、到站:西客站(距学院大约4公里)直接乘坐1路、10路、23路公交,在新村站下车。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