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胰岛素休克法 |
释义 | 胰岛素治疗定义:胰岛素治疗(Insulin therapy)是给患者肌肉注射一定剂量的普通胰岛素,致机体出现一系列低血糖反应,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 胰岛素休克疗法:胰岛素昏迷疗法又称胰岛素休克疗法,属于休克疗法的一种。在30年代中期至50年代初期曾盛极一时。由于疗效不比精神药物更好,操作技术复杂,治疗期长,费用昂贵,还可能发作严重或致死的并发症,致使此方法的应用已越来越少。 胰岛素治疗并发症:癫痫大发作、迁延性昏迷,继发性低血糖或继发性昏迷,吸入性肺炎心力衰竭,胃出血或过敏反应等。。 胰岛素治疗的起源:1928 年澳大利亚有一位名叫塞克尔 (Manfred Sakel) 的医生, 有一天他被请去给一位著名的女演员治病, 这位演员既患糖尿病又吸毒成瘾, 且精神严重混乱,为了治疗糖尿病, 塞克尔给她服用胰岛素 (insulin), 经过几次用药之后, 医生逐渐把药量加大。 胰岛素的作用是使血糖降低, 可是血糖过低就会出现休克现象, 这种休克称为胰岛素休克, 具体表现是全身抽搐。 有一次病人服药后便抽搐起来, 使塞克尔感到惊奇的是, 病人休克之后, 精神错乱的症状却减轻了。 塞克尔是个有心人, 他决定在精神分裂症患者身上使用大剂量的胰岛素, 看看这种方法对该病是否有效, 这本是一种冒险行为, 因为过多的胰岛素会使病人死亡, 塞克尔冒着风险这样做了, 结果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病情也得到了改善, 于是胰岛素休克疗法便这样诞生了。 因为当时对精神分裂症没有什么更好的治疗方法, 当然医生们对此如获至宝, 很快便有不少报道说, 胰岛素休克对治疗精神分裂症是一种极为有效的方法。 可是通过多次应用之后, 人们逐渐认识到, 胰岛素休克的短期疗效较明显, 从长期效果来看, 并不那么令人满意。 再加上休克疗法虽然可以治病, 但也有它的弊端, 比如要想使胰岛素休克收到最佳效果, 就需要使用大剂量的胰岛素, 可是大剂量的胰岛素又会引起人的抽搐和昏迷。 一般认为, 休克反应越强烈效果越好, 但是危及病人安全的可能性也越大。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