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遗爱 |
释义 | 词义【词目】:遗爱 【拼音】:yí ài 1.谓遗留仁爱于后世。 2.指留于后世而被人追怀的德行﹑恩惠﹑贡献等。 3.指有古人高尚德行﹑被人敬爱的人。 4.爱未遍及;偏爱。 5.谓抛弃亲爱之人。 6.指死者遗留下的所爱的人或物。 探源《左传·昭公二十年》:“及子产卒,仲尼闻之,出涕曰:‘古之遗爱也。’”杜预注:“子产见爱,有古人之遗风。”古代多用为对统治阶级的迎颂之词。也指“仁爱”遗留于后世。《汉书·叙传下》:“淑入君子,时同功异,没世遗爱,民有余思。” 详细解释1. 谓遗留仁爱于后世。 《国语·晋语二》:“死必遗爱,死民之思,不亦可乎?”《汉书·叙传下》:“淑人君子,时同功异。没世遗爱,民有馀思。” 唐 王维 《故右豹韬卫长史赐丹州刺史任君神道碑》:“一门而凫舃,皆为政以德,遗爱在人。” 明 何景明 《送石令之广济》诗:“知君忠孝志,遗爱 楚 人间。” 2. 指留于后世而被人追怀的德行、恩惠、贡献等。 《后汉书·西南夷传·邛都》:“天子以 张翕 有遗爱,乃拜其子 湍 为太守。” 晋 陶潜 《影答形》诗:“立善有遗爱,胡可不自竭。”陈毅 《哭彭雪枫同志》诗:“壮哉身殉国,遗爱万人怀。” 3. 指有古人高尚德行、被人敬爱的人。 《左传·昭公二十年》:“及 子产 卒, 仲尼 闻之,出涕曰:‘古之遗爱也。’” 杜预 注:“ 子产 见爱,有古人之遗风。” 晋 袁宏 《三国名臣序赞》:“﹝ 孔明 ﹞治国以体,民无怨声,刑罚不滥,没有馀泣。虽古之遗爱,何以加兹。”《新唐书·崔琳传》:“﹝ 崔琳 ﹞ 天宝 二年卒,秘书监 潘肃 闻之,泫然曰:‘古遗爱也!’” 4. 爱未遍及;偏爱。 《后汉书·宦者传·张让》:“ 扶风 人 孟佗 ,资产饶赡,与奴朋结,倾竭馈问,无所遗爱。奴咸德之。” 5. 谓抛弃亲爱之人。 《宋书·氐胡传·胡大且渠蒙逊》:“臣伏寻 头元嘉 以来,实有忠诚於国,弃亲遗爱,诚在可嘉。” 6. 指死者遗留下的所爱的人或物。 《西湖佳话·六桥才迹》:“太后因不悦道:‘先帝遗爱之人,官家如何不惜?’ 神宗 受命,就有个释放之意。” 歌曲:遗 爱 (电影《冯志远》主题曲) 挥挥手, 人影东,晚晴中。 挺身向,野风纵, 只让心随残阳殷红, 百里路无言的相送。 我无力将明天留下来, 我只有一寸爱, 相视你冬夜的缅怀, 守护你多梦的心海。 我来来,如云霭, 仰神光,衣我七彩, 我去去,如尘埃, 天涯人远心常在。 我无力将明天留下来, 我只有一寸爱, 相视你冬夜的缅怀, 守护你多梦的心海。 我来来,如云霭, 仰神光,衣我七彩, 我去去,如尘埃, 天涯人远心常在。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