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伊万诺沃国际儿童院
释义

伊万诺沃国际儿童院是苏联政府1933年建成的特殊学校。它位于莫斯科以东300公里。据历史资料显示,之所以设立国际儿童院,是为了给当时的世界革命者免除后顾之忧。二战时期,伊万诺沃国际儿童院先后接收过20多个国家共产党人和烈士的后代,包括保加利亚、德国、捷克斯洛伐克等国家的一些优秀共产党员的孩子童都在这里生活、学习过,还有100多名是中国革命家的后代及家属。

儿童院的简介这样写道:“1933年,在国际救助工人组织成员的倡议和斯塔索娃的协助下,为了救助欧洲国家那些被捕或被害的反法西斯主义者的孩子们,创建了国际儿童院。伊万诺沃国际儿童院的历史犹如一面镜子,折射出20世纪的所有事件。”

儿童院的创始人斯塔索娃,曾是列宁的助手、俄罗斯救助工人组织的领导人。

上世纪30年代初至50年代初,在苏联伊万诺沃国际儿童院学习和生活的中国革命家的后代及家属有很多,包括毛泽东的儿子毛岸英和毛岸青、蔡和森的女儿蔡妮、刘少奇的女儿刘爱琴、蔡畅和李富春的女儿李特特、邓发的女儿邓金娜、任弼时的女儿陈松、罗亦农的儿子罗西北、赵世炎的儿子赵施格、高岗之子高毅、苏兆征之子杨东、陈昌浩之子陈祖涛、肖三的两个儿子肖立昂和肖维佳……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称——“

伊万诺沃人”,或“国际儿童院人”。

在伊万诺沃国际儿童院,他们度过了自己一生中最宝贵的童年和少年时代,学习了很多知识,养成了质朴善良、热爱集体的优秀品质,树立了为祖国为人民服务和为正义事业奋斗终生的人生观。尤其是苏联卫国战争期间,他们和苏联人民一道,经历了战争的苦难和血与火的洗礼。那时,他们都把国际儿童院当作自己的家,视同学为兄弟姐妹,很多小一点的孩子甚至不知道自己的父母是谁。

2003年,当伊万诺沃儿童院庆祝建校70周年时,当年的“中国儿童”们曾聚会于此。

《红樱桃》伊万诺夫国际儿童院

电影《红樱桃》讲述的是在苏联卫国战争爆发后,曾就读于伊万诺沃国际儿童院的一群中国孩子的遭遇,这群孩子的原型是中国老一辈革命家的子女。8月29日,“中俄友谊之旅”采访团从莫斯科驱车300多公里来到伊万诺沃国际儿童院,亲眼看到了那些前辈们曾经生活过的地方,聆听了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 几经周折,中国记者们终于找到了伊万诺沃体育大街21号,呈现在眼前的是一大片连成一体的三层红砖楼。这里就是伊万诺沃国际儿童院。儿童院的简介这样写道:“1933年,在国际救助工人组织成员的倡议和斯塔索娃的协助下,为了救助欧洲国家那些被捕或被害的反法西斯主义者的孩子,创建了国际儿童院。伊万诺沃国际儿童院的历史犹如一面镜子,折射出20世纪的所有事件:曾经有这样一些孩子来这里上学,他们的父母曾为西班牙、智利、希腊、葡萄牙、中国、安哥拉、伊朗、几内亚比绍等国的解放事业而斗争。”文字中提到的斯塔索娃是列宁的助手、救助工人组织的领导人。

一谈起儿童院的历史,头发花白、性格开朗的儿童院博物馆负责人库兹涅佐娃就滔滔不绝,她在儿童院当了39年的老师。库兹涅佐娃向记者展示了一张张弥足珍贵的历史照片,其中还有毛主席的儿女毛岸英、毛岸青和李敏等人的照片。库兹涅佐娃自豪地说:“大家都知道,毛泽东的孩子们曾在这里就读。朱德、刘少奇和另外一些中国革命者的孩子也在这里上过学。”

在儿童院的一本泛黄的花名册上,记者找到了毛岸英、毛岸青等人的档案。库兹涅佐娃说:“当时的学生来自24个国家。中国来的学生是儿童院的骄傲,因为中国学生学习很刻苦,自律严格,进取心强。他们甚至在上厕所时都带着课本。谢廖沙(记者注:毛岸英)是学校共青团的书记,他是学生们选出来的。”

看完照片,库兹涅佐娃意犹未尽,又回忆起了曾在这里就读的一些中国“孩子”2003年春天回儿童院时的情景:“我们冒雨跑到了汽车跟前,随后和这些老大爷、老奶奶拥抱在一起,互相亲吻,甚至有人高兴得流下了眼泪。别看回来的那些老人都七八十岁了,但在我们看来,他们还像是这里的孩子。这里是他们的家,是他们的第二故乡,甚至第一故乡。”

儿童院院长舍夫琴科带领记者参观了这里的教学设施,他介绍说,现在儿童院主要招收俄罗斯及其他独联体国家的学生。他们一般来自贫困家庭,其中一些还是孤儿。目前,该校共有11个年级,有360名学生在读,学生毕业后可报考俄罗斯的大专院校。舍夫琴科院长还说:“我们已经同中国大使馆磋商过,计划从中国招收部分高中生,等他们毕业后再考俄罗斯的高等学院。”

中国领袖子女与儿童院

上世纪四十年代曾有许多中共首长及中国革命家子女就读的伊万诺沃国际儿童院至今未忘与中国的深厚情谊。

当记者随“中俄友谊之旅”踏访这所位于莫斯科以东三百公里的寄宿学校时,当年悬挂毛泽东、朱德等人画像的白色二层楼已被修葺一新的三层红砖楼代替,中国孩子们亲手栽下的树苗则在院中亭亭而立。

伊万诺沃国际儿童院迄今共有四千七百名毕业生,其中包括一百一十七名中国学生,毛泽东、刘少奇、朱德等人的子女都在其内。毛泽东之子毛岸英和昔日儿童院同窗的照片就陈列在儿童院的博物馆内。

儿童院博物馆馆长库兹涅佐娃对中国学生的评价是:“他们非常自律、勤奋,我们儿童院始终有这样一句话:中国毕业生是我们的骄傲。”

“让我们感到非常光荣的是,中国学生在这里得到了良好的教育,并且回国后各有建树。”库兹涅佐娃说,“我们为他们的成就感到高兴,就像为自己的孩子高兴。”

儿童院与中国学生的感情也曾经遭遇考验。二00三年非典时,伊万诺沃国际儿童院成立七十周年纪念,一批在儿童院长大的中国老人专程回来探访。

“当时院长办公室的一位医生制止我们接触,老人们的车就在院子里,但没有人下车。”库兹涅佐娃说,“我们以为他们是害怕下雨,他们怕我们不敢见面。”

“后来儿童院的人都冒雨跑了出去,大家拥抱、亲吻,高兴的流下眼泪。”库兹涅佐娃回忆当时的情景说,“我们看到了医生,告诉他,‘你下来的晚了,我们已经亲吻过了。’从此之后,再没人提过非典。”

伊万诺沃国际儿童院最后一批中国学员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毕业的,儿童院内现在没有中国学生,但有一个专门的“中国角”,陈列着中国的绘画、丝绸、茶艺等物品。

其中有一套出自郭佩珍老人之手的中国剪纸画,儿童院的每个孩子都爱摸一摸,那时库兹涅佐娃就会向他们解释:“在中国,即使是一个上了年纪的老奶奶也可以做这样精细的工作,可以看到这个民族是多么了不起。”

目前,儿童院有三百六十名学生,主要来自俄罗斯不同城市以及部分其他国家,这些孩子大都因贫困或者失去双亲来此就读,学校的目标是送他们进入俄罗斯的高等学府。“我们有一点是和以前一样的,就是接收来自复杂环境中的儿童,儿童院现在就有许多来自车臣和巴勒斯坦的孩子。”库兹涅佐娃说。

据了解,学校正在计划重新向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其他国家的孩子敞开大门,去年他们已经和中国大使馆接洽,准备不久之后招收中国学生。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6 2:5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