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伊图里森林
释义

伊图里森林

Ituri Forest

法语作Foret De l'Ituri。

伊图里(Ituri)森林是一个浓密热带雨林区,位于非洲中部国家刚果(金夏沙)境内刚果河流域的东北边缘。伊图里的北和东北面与稀树草原为界,东面是西大裂谷肥沃高地,南面和西面都与低地雨林毗邻,这里的河流亦均注入刚果河。伊图里森林总面积近62,900平方公里(24,300平方哩)。树林内住有操班图语的人和俾格米人。

自然特征

伊图里森林海拔高度从其南部的700公尺(2,300尺)至北部的1,100公尺(3,300尺)不等。其地形为南部略呈起伏波浪形,北部则常有光滑的花岗岩露出来,可比森林高出几百尺。

(1)气候和水系。充满丹宁酸的叶子覆盖着森林的表土,流入伊图里的许多溪流中的水呈浓茶颜色。除伊图里河本身外,还有许多宽广的河川一般都从东往西流。最值得注意的是北部的尼波可(Nepoko)河,中部的埃普卢(Epulu)和恩杜叶(Nduye)河,南部的伊比纳(Ibina)河。这些河中没有一条是可航行的,即使独木舟都漂流不了几公里。溪水主要都是雨水积起来的,因而每月每年水的多少都不一样。年平均降水量为1,900公厘(75寸),年日照时间近2,000小时。海拔低处平均气温为31℃(88℉)。雨量最大的是10月和11月初;河水都涨到岸上来,森林中大片土地都一片汪洋,使在森林中行走或在能用的几条道路上驾车都极为困难。

(2)土壤。伊图里森林的土壤是从前寒武纪的花岗岩、片麻岩和变形的岩石演化而成的。在多数地方,土壤是沙黏土或沙质黏壤土,颜色从带淡红的棕色经过赭色到黄棕色甚至白色。土壤是酸性的,腐殖质层很薄。如果土壤暴露在烈日狂雨下,很快就会变质,只有当再生林再覆盖它时才能恢复。传统的做法是,农民们转移其耕种地点以便让脆弱的土壤恢复元气。

(3)动植物。留存下来末受人类居民干扰的顶级森林植被以云实亚科(Caesalpinioideae)的3种高大硬木荚果树为其特征。在南部和西部以西非大瓣苏木(Gilbertiodendron deweverei)为主并可构成林木的90%。传统变换砍烧耕作的方法产生了顶级植被的补缀品,在旧的农园和弃村等地形成了再生林的不同连续阶段。

处在森林-稀树草原带的边缘附近,伊图里的动物体系不仅其物种是典型的非洲赤道森林式的,其类型也是如此,诸如鬣狗,通常只有在广阔的稀树草原上才有。最值得注意的品种是森林长颈鹿,亦称犭霍加狓,它是伊图里的特产。无数的森林羚羊有5个品种的小羚羊、水鼷鹿和侏儒羚羊。豹、貘和獴是主要的肉食性动物。象、水牛、紫羚羊等外貌比它们在稀树草原的血亲略小。伊图里还大量养着各种灵长类动物。许多猴子包括陆栖动物狒狒和食叶的黑、白疣猴以及枭面猴。唯一的类人猿就是黑猩猩,数量很多。鸟类有几百种,其中最著名的大概就数发现于1936年的害羞的刚果孔雀。

保护动物群和植物区系的努力大部分局限在伊图里南边缘的马伊科(Maiko)国家公园内。公园以保护为象、犭霍加狓、刚果孔雀和黑猩猩提供某些保护,但是偷猎和破坏森林自然环境的行为严重威胁着公园内外这些动物和其他品种。

居民

(1)俾格米人。俾格米人有4个群体,统称班姆布提(Bambuti),住在伊图里森林中。每一个俾格米群体都和说班图语或苏丹语的不同农民部落有关联。苏阿(Sua)与伊图里西边缘的布都(Budu〔Babudu〕),靠近万巴(Wamba)者有联系,阿卡人(Aka)为数已不多,是在西北部芒贝图人(Mangbetu)处发现的。爱菲人(Efe)分布最广,一直延及伊图里的北部和东部地区,他们与说苏丹语的曼福(Mamvu)和莱斯(Lese〔Walese〕)有关联。姆布蒂人(Mbuti)与比拉人(Bila〔Babila〕)住在森林的中心。

班姆布提人狩猎和采集森林资源(肉、蜜、水果、坚果、毛虫、白蚁和蘑菇),或自己消费或售与相邻的农民。作为这些森林产品的回报,班姆布提人获得农产品食物、衣服、锅、平底锅、斧、盐和其他森林里没有的东西。

班姆布提人把自己分作几个父系氏族,每一氏族成员在10~100人之间,占领森林中的一片地区,泛称对其有专有权。他们没有什么私有东西,没有世袭称号或财产,没有规定的酋长或领导人物。

班姆布提人有极高的音乐造诣,唱歌、跳舞是他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讲故事活动极为普遍并且受到全社会人的尊敬。森林的形象在所有姆布蒂人的仪式和神话中都很突出。

(2)住在乡村的农民。在伊图里人们实行轮垦已有2,000年以上的历史了。这些人中的多数,包括比拉人、布都人和恩达卡人(Ndaka)讲撒哈拉沙漠南部人所讲的班图语中的一种,但是另一些人诸如曼福人和莱斯人则讲有声调的中部苏丹方言。1920~1940年比利时殖民当局创设了酋长地位、推行改善关系、建筑道路、强制人们将他们的村庄和田园迁到路旁,今日大部分还依然存在。

农民的主要作物是木薯和香蕉,但是他们也为供自己食用而种植豆类、甘薯、各种南瓜类植物、油棕和烟叶;经济作物有水稻、花生和咖啡。牲畜饲养只限于山羊和家禽。农民们也捕鱼,在干旱季节他们可能在森林里露营并筑坝拦截森林的溪河流水。他们也使用陷阱和罗网狩猎,这些陷阱就设在离他们开垦地几步之远的地方。

(3)村民与班姆布提人之间的关系。班姆布提人的每一氏族都与村民中的某一氏族有联系。单独的班姆布提人在经济与礼仪上都与单独的村民有密切联系。班姆布提人依赖村民提供含淀粉的食物和少量的私有物,村民也从中得到好处,班姆布提人拥有的技巧能为他们提供他们森林中至为宝贵的资源,如肉和蜜。在下种和收获季节班姆布提人还可提供极为需要的劳力,他们还可提供村民视为至关重要的宗教仪式和治疗服务。

经济

森林在刚果(金夏沙)国民经济中并不占重要地位。由于难于进入该地区,所以伐木取材只在一部分地区进行。该国独立之前曾开采过少数金矿,现在则只限于个人淘金。棉花种植几乎没有。油棕种植已大为减少,使该地成为棕榈油纯进口区了。较大的咖啡种植园已被独立的小种植者所取代。尽管象的数目急遽减少,非法象牙贸易仍十分猖獗,这里虽有吸引旅游业之处,但是交通和旅馆设备不足或根本没有。

要进入伊图里森林可谓极其困难。根本没有公共交通设备。河溪均不能航行,少有的几条道路泥泞难行,也常处在维修不佳状态。从东南方可通过戈马(Goma)进入该森林区,戈马位于南部约200公里(125哩)处的基伏湖北岸,或者从离东面约97公里(60哩)处的布尼亚(Bunia)进去。从西面则最佳的路线是从基桑加尼(Kisangani)通过尼亚尼亚(Nia-Nia)。

研究和探索

埃及人知道俾格米人的存在,第六王朝(2325?~2150?BC)的最后一位国王佩皮二世(Pepi II Neferkare)还令俾格米人觐见过,约4,000年前埃及人还在陶器上雕塑过他们的形象。德国植物学家施魏因富特(Georg Schweinfurth)于1869年从北部抵达伊图里,是第一位看到并且描写有关姆布蒂情况(《非洲的心脏》〔1873〕)的欧洲人。史坦利是第一个从西至东穿过森林的人,主要走的就是今日从基桑加尼至布尼亚的道路。1930年代耶稣会传教士舒伯斯塔(Paul Schebesta)第一个对伊图里的人民进行人类学研究。自此之后,美国、欧洲和日本等人类学家都对班姆布提人及其村民们的许多方面进行了研究,包括他们的行为、生态、成长和人口统计等。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2:1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