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伊萨科夫斯基
释义

简介

米哈依尔·瓦西里耶维奇·伊萨科夫斯基(Михаи́л Васи́льевич Исако́вский 1900.1.19-1973.7.20)

苏联俄罗斯诗人,战歌《喀秋莎》和情歌《红梅花儿开》的作词者。出生在斯摩棱斯克州一个贫苦家庭。对十月革命前俄罗斯农民的穷困有切身的体会和感受。他从小喜欢俄罗斯大诗人普希金、涅克拉索夫、柯尔卓夫和尼基丁的诗。在小学毕业考试中,他朗颂了自己写的两首诗——《圣徒》和《莱蒙托夫》,在场的老师、神甫和地方官员们连声夸奖,不得不对这个穷孩子刮目相看。他14岁时写的《士兵的请求》一诗,由一位老师投到莫斯科的《处女地报》发表,再一次显示了他写诗的天赋。

履历

1917年秋,伊萨科夫斯基参加工作,当过小学老师。1918年加入共产党。1919年,在叶利尼亚县报社做编辑。自1921年起,在斯摩棱斯克的《工人之路报》编辑部工作了十年,1931年调到莫斯科的《集体农庄庄员》杂志任编辑,后因眼疾日益严重,迫不得已离开编辑部。之后,全身心投入诗歌创作。1921年出版第一本诗集——《沿着时代的阶梯》,以后陆续出了《麦秸中的电线》、《外省》、《离去之诗》、《种田能手》等诗集。他将诗集《麦秸中的电线》(1927)看成是自己诗歌创作的开端。该书曾受到大文豪高尔基的称赞:“该书作者正确理解现时生活的基本方向,语言朴素自然,感情真实。”卫国战争时期,他的许多脍炙人口的抒情诗被作曲家谱成歌曲,广为传唱。他的作品继承了涅克拉索夫的诗歌传统,开创了反映苏维埃时代农村生活和农民内心世界的抒情诗的新阶段。1943年,由于《有谁知道他》、《卡秋莎》、《送别》等歌词的出色成就,获斯大林奖金。1949年,由于以保卫和平、建设共产主义为题材的抒情诗集《诗与歌》,再次获斯大林奖金。1969年完成自传《在叶尔尼亚土地上》。晚年曾翻译乌克兰、白俄罗斯等民族的古典诗歌。1973年7月20日病逝于莫斯科。葬在新圣女公墓。他曾四次获得列宁勋章及社会主义劳动英雄“镰刀锤子”金星奖章,两次获得劳动红旗勋章,获得一枚荣誉勋章。1970年被授予苏联社会主义劳动英雄称号。

创作经过

《卡秋莎》是伊萨科夫斯基和著名作曲家布兰捷尔1938年联手打造的杰作。这是一首爱情歌曲,描写一个年轻的姑娘在春暖花开的时节,唱着一曲美妙的歌儿,来到晨雾飘浮的河边,想念着她心爱的人儿——远方的战士……“喀秋莎”是俄罗斯常见女孩名字的爱称。

《卡秋莎》的创作过程非常有趣。据伊萨科夫斯基和他的朋友雷日科夫两人回忆:1938年初,诗人开始创作《卡秋莎》,写到卡秋莎站在峻峭的岸上唱歌时“卡壳”了,他不知道该怎样写下去,结果只写了头几行,便将其搁置一旁。此后,作曲家哈扎罗夫登门向他索取歌词,他便拿了出来,但哈扎罗夫没看上。开春后,伊萨科夫斯基在《真理报》编辑部第一次见到了布兰捷尔。交谈中,布兰捷尔问他有没有可以谱曲的诗,此时他想起来了未完稿的《卡秋莎》。布兰捷尔独具慧眼,看出来了这首诗是作歌的“好坯料”。过后,伊萨科夫斯基没多在意,此事也就淡忘了。出乎意料,夏天布兰捷尔碰见他,说曲子已经谱好了,但得把没写完的歌词补上。伊萨科夫斯基很快写完了全部歌词。1938年11月27日,著名歌唱家瓦连京娜·巴季谢娃在莫斯科首唱《卡秋莎》,悦耳动听的歌声打动了首都听众的心,掌声经久不息,连续三次谢幕,获得了巨大成功。于是《卡秋莎》歌声很快响彻苏维埃大地,这是布兰捷尔和伊萨科夫斯基压根没想到的。后来,哈扎罗夫不胜惋惜地说,他当时没看出来《卡秋莎》这首诗里蕴含着的浓浓的歌味。

这支浪漫的情歌在伟大的卫国战争中起了重要作用。它也飞出了苏联国门,意大利游击队员们将《卡秋莎》的歌词改写后作为队歌,唱着它从法西斯手中解放了罗马城。1957年秋,伊萨科夫斯基访问罗马,有人告诉他,80%的意大利人都会唱《喀秋莎》。《卡秋莎》简直就是威力无比的武器!难怪苏联红军把一种在二战中苏军首次使用的火箭炮命名为“喀秋莎”。

战后,在伊萨科夫斯基的家乡建立了一座《卡秋莎》歌曲博物馆(现为伊萨科夫斯基纪念馆),该馆位于他用自己得的斯大林奖金建造的文化馆内。在离此三公里的乌格拉河岸上建了一组象征性的建筑——“卡秋莎河岸”。在石板铺成的一小块平地上,有一个用原木搭建的农舍屋顶和几段原木摆成的长凳;还有一棵剔去了枝桠的松树,树干分了叉,好像是姑娘高高举起的两只手;旁边躺卧着一块巨石,嵌在石头上的铜板上刻着《卡秋莎》的歌词:“卡秋莎站在峻峭的岸上”。这是世上独一无二的为一支歌曲而建造的纪念碑,它是诗人家乡的父老乡亲们为了表达自己的心愿而建造的。

除《喀秋莎》外,伊萨科夫斯基为电影所写的插曲《红莓花儿开》也一直深受中国人民喜爱。

伊萨科夫斯基将其感情真挚、热情洋溢的诗与歌献给了生于斯长于斯的故乡。他的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章被谱成曲后,在苏联乃至全世界广为传唱,成了真正的俄罗斯民歌。

伊萨科夫斯基1973年7月20日病逝于莫斯科,被安葬于新圣母公墓。这位伟大的诗人,祖国没有忘记他,人民没有忘记他。1988年,他被追授为英雄城市斯摩棱斯克的荣誉公民。2000年1月19日,诗人诞辰一百周年之际,在斯摩棱斯克举行了伊萨科夫斯基纪念碑揭幕仪式。2008年1月18日,为纪念诗人诞辰108周年,在斯摩棱斯克十月革命街的伊萨科夫斯基纪念碑旁,当地政府隆重举办了有社会各界知名人士出席的题为“我永远和你在一起,亲爱的祖国”的盛大文学节。

代表作品

《红莓花儿开》歌词

红莓花儿开

田野小河边红莓花儿开,

有一位少年真使我心爱,

可是我不能对他表白,

满怀的心腹话儿没法讲出来!

他对这桩事情一点都不知道,

少女为他思恋,天天在心焦,

河边红莓花儿已经凋谢了,

少女的思恋一点没减少!

少女的思恋天天在增长,

我是一个姑娘,怎么对他讲,

没有勇气述说,我尽在彷徨,

让我们的心上人自己去猜想!

《喀秋莎》歌词

喀秋莎

正当梨花开遍了天涯,

河上飘着柔漫的轻纱!

喀秋莎站在竣峭的岸上,

歌声好像明媚的春光。

姑娘唱着美妙的歌曲,

她在歌唱草原的雄鹰;

她在歌唱心爱的人儿,

喀秋莎爱情永远属于他。

啊这歌声姑娘的歌声,

跟着光明的太阳飞去吧!

去向远方边疆的战士,

把喀秋莎的问候传达。

驻守边疆的年轻战士,

心中怀念遥远的姑娘;

勇敢战斗保卫祖国,

喀秋莎爱情永远属于他。

正当梨花开遍了天涯,

河上飘着柔曼的轻纱;

喀秋莎站在峻峭的岸上,

歌声好像明媚的春光。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6 2:17: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