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伊林驿站博物馆
释义

2010年7月10日,我国首家反映驿站文化主题的博物馆——二连市伊林驿站博物馆进入试开馆阶段,正式对国内外游客开放。该博物馆以伊林驿站遗址为依托,位于古驿站遗址以南约2公里处,占地面积131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6500平方米,陈展面积3317平方米,总投资3000万元,于2009年5月18日开工建设,建设工期历时1年零2个月。自开馆以来,该博物馆截至7月13日已接待国内外游客749人次。

展馆介绍

二连浩特市伊林驿站博物馆位于二连浩特市恐龙化石原地埋藏馆以北,是根据晚清时期伊林驿站遗址为原形,运用现代建筑材料和工艺打造的“仿旧出新”历史遗迹,具有展示古迹、展览文物、传播知识的博物馆功能。

伊林驿站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二连市区东北9公里处,占地约1600平方米,是张家口—二连—库伦(今蒙古国乌兰巴托)古“茶叶之路”上的一个重要遗存。伊林驿站设于清嘉庆25年(公元1820年)。“伊林”为蒙语,汉语意为“纪元、初始”。二连市伊林驿站博物馆正是对此遗址的复原建设。伊林驿站遗址博物馆外观设计形式以嘉庆年间伊林驿站的建筑形态为框架,运用现代建筑材料和工艺,打造成“仿旧出新”的历史遗迹。整个博物馆外观复原伊林驿站印象,建筑内部展开伊林驿站历史文化篇章。该博物包括一个主馆、两个副馆,展厅包括序厅、驿站文化厅、玉龙栈厅、伊林驿站厅、滂北站和额仁淖尔厅(盐文化厅)。馆内通过一系列实物、文字、雕塑、复制展品、多媒体等资料展示了以北方茶丝之路、张库大道和欧亚大陆桥为一体的“路—道—桥”线索,对古代驿站制度、草原商贸文化、草原盐文化以及相关历史主题等进行展示,用不同历史时期的重要事件进行贯穿,形成事件和空间的延续,生动地再现了当时旅蒙商客途径伊林驿站时的景象和商贸交易的景象。

伊林驿站介绍

驿站在古代是政府为了传递政令军情、接待过往使臣官吏、军队调动、物资运输和为民间商旅提供暂息、食宿、补给、换乘、护卫等服务的中转站。

二连浩特市地区自古以来就是北方民族长期居住生活的地方。战国至西汉时期,这里是匈奴的游牧地。东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是鲜卑人的天然牧场。北魏以来,这里曾被柔然占据。

隋唐时期,突厥成了新的主人。

辽金时期,这里是北方蒙古部与南面汪古部经常往来之地。

蒙元时期,这里建立了玉龙栈。1257年,大蒙古国大汗蒙哥在玉龙栈曾与其弟忽必烈会面。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设立“伊林”驿站。

光绪十五年(1899年)清政府架通张家口至库伦(今蒙古国乌兰巴托)的电话线,又设电报局,并将此地标入当时的地图,名为“二连”。

民国七年(1918年)张家口旅蒙商开办“大成张库汽车公司”,开通了张家口至库伦的运输线,二连盐池为当时重要站点之一,站名“滂北”。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5 1:4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