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伊犁河
释义

伊犁河(Ili River) 亦作I-li Ho或Yili He。亚洲中部内陆河流。古称亦列水、伊丽水,是关系西北农田的著名河流。古时塞人、月氏人、乌孙人、突厥人等生活于此河流域。伊犁河是中国和哈萨克斯坦的国际河流,全长1500公里,在中国境内流程422公里后,在中哈边境的霍尔果斯河口流出,最后注入哈萨克斯坦名湖巴尔喀什湖。

伊犁河简介

伊犁河(Ili River)

唐代西征大军和蒙古成吉思汗的铁骑曾凭着木头木伐泅渡滔滔河水。 伊犁河上游在中国新疆境内,发源于新疆天山西段,流域面积约57万平方公里,其水量居新疆众河之首,径流量约占全疆河流径流量的确1/5,大约有3/4的水量流出国境。中、下游在哈萨克斯坦境内。

亚洲大河,上游在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部。主要支流有特克斯河、巩乃斯河、喀什河,河源均出自天山。经婆罗科努山和天山间盆地西流汇合后称伊犁河。西流入哈萨克境内,经阿拉木图以北最后注入巴尔喀什湖。在中国伊宁附近河谷宽展,平原广阔,土壤肥沃,有大批农、牧业人口定居,农业和畜牧业发达。在伊宁以下水浅沙滩多,河道分叉,不利航运。

对外交通伊犁河流域三面环山,下游在哈萨克斯坦境内,过去有货轮通航。20世纪80年代初伊犁河流域对外交通,除伊宁市至乌鲁木齐市有民航班机外,主要依靠陆道。公路可通乌鲁木齐及天山以北其他城市。从伊宁市东经新源,穿过尤勒都斯盆地北部(开都河上游)至巴仑台,由此向北可至乌鲁木齐,向南可接南疆铁路至库尔勒及天山以南各地。由乌苏至库车,3次穿过天山的天山公路,穿过伊犁河流域东部,为伊犁河流域通往塔里木盆地的捷径。尤其是沿特克斯河支流第一木扎提河(旧称木素尔河),越过木扎提山隘(旧称木素尔冰达坂),再沿渭干河上游木扎提河至阿克苏,古来即为伊犁河流域与塔里木盆地间捷径。

概述

伊犁河是亚洲中部的一条内陆河,又是中国和哈萨克斯坦的国际河流。上游有3条源流,即特克斯河、巩乃斯河和喀什河,主源为特克斯河。发源于哈萨克斯坦境内的汗腾格里主峰北坡,由西向东流,进入中国,在东经82。折向北流,穿过喀德明山脉,与右岸的巩乃斯河汇合,北流汇合喀什河后始称伊犁河,西流150km霍尔果斯河汇人后又回到哈萨克斯坦,继续西流进入卡普恰盖峡谷区并接纳最后一条大支流库尔特河,然后流经萨雷耶西克特劳沙漠区,最后注入巴尔喀什湖。伊犁河雅马渡站以上为上游,雅马渡至哈萨克斯坦的伊村(卡普恰盖)为中游,伊犁村至巴尔喀什湖为下游。伊犁河全长1236km,流域面积15.12万平方公里,年径流量1l7亿立方米,多年平均含沙量0.59千克/立方米,伊犁河干流在中国境内长约442km,流域面积约5.6万平方公里,水资源相当丰富,是中国新疆境内径流量最丰富的河流。

新疆境内的伊犁河位于天山北支婆罗科努山与南支哈尔克山之间,是中国天山水资源最丰富的山段。新疆集水区面积约5.7万平方公里,占新疆面积3.5%;年径流量153亿立方米(已扣除从哈萨克斯坦流入的水量14亿立方米),占新疆地表径流总量19%;年均径流深268毫米,为新疆平均值的5.7倍,接近于全国年均径流深值。在中国西北干旱区中伊犁河流域堪称相对湿润地区。

伊犁河集水区可分4部分:①特克斯河。为伊犁河西源,亦为最大支流,发源于哈萨克斯坦境内汗腾格里峰北坡,进入新疆后经昭苏、特克斯2县,在巩留县东北与巩乃斯河汇合后称伊犁河。年径流量86亿立方米,主要产生于哈尔克山北坡。②巩乃斯河。为伊犁河东源南支,发源于和静县西北角安迪尔山南坡,年径流量20亿立方米,向西穿过新源县境,至巩留县与特克斯河汇合。③喀什河。为伊犁河东源北支,源于天山北支南坡,向西穿过尼勒克县,至伊宁县雅马渡汇入伊犁河,年径流量39亿立方米。④雅马渡以下共有小支流39条,共产生年径流量21亿立方米。其中,北岸支流16条,共产生18亿立方米;南岸支流13条,共产生3亿立方米。

伊犁河流域先秦为塞种游牧地,汉为乌孙地,受辖于西域都护府。中国史书对伊犁河记述甚早,《汉书·陈汤传》作伊列水;《唐书·突厥传》作伊丽水;元为察合台汗封地,《元史》及耶律楚材《西游录》均作亦刺河;据《西域同文志》称,“准语伊犁即伊勒,光明显达之谓”。

水系组成

伊犁河左岸支流稠密。在中国境内的主要支流右岸有喀什河、霍尔果斯河和巩乃斯河,左岸有恰伦河、奇利克河、特克斯河;在哈萨克斯坦境内汇人的主要支流有恰伦河、库尔斯利克河和库尔特河。

恰伦河

恰伦河位于哈萨克斯坦的阿拉木图州,是伊犁河的左侧支流。河长427km,流域面积为7720平方公里。发源于克特缅山脉的南部坡地,其下游被分成许多河汊。河水补给为雪水和地下水。在距河口84km处的平均流量为35.4立方米/秒。河水在11月一次年2月封冻,3~4月初解冻。

奇利克河

奇利克河位于哈萨克斯坦的阿拉木图州,是伊犁河的左侧支流。奇利克河长245km,流域面积4980平方公里。该河发源于外伊犁山脉的南部坡地;河流进入伊犁盆地后被分成库尔奇利克和乌利洪奇利克两条河汊。奇利克河最后注入卡普恰盖水库。河水为冰川、雪水补给型。该河在距其河口63km处的平均流量为32.2立方米/秒。

霍尔果斯河

霍尔果斯河有二源,南源出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温泉县西南别珍套山西南麓,西流折向西北流,至中、哈边境汇合北源。北源出自哈萨克斯坦境内托克桑巴依山南麓,南流汇合南源后,主要河道沿中、哈边界西南流,在中国霍城与察布查尔两县之间汇人干流。全长约140km,其中中国境内长69km,流域面积2736平方公里。自然落差2500m。水能理论蕴藏量22.65万kW。流域地势东北高,西南较低。支流向左右岸伸展较均衡,水量充沛。

巩乃斯河

巩乃斯河源出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天山山脉依哈比尔朵山西麓,西流折向北流,在巩留县托铁达坂与喀拉布拉之间汇合特克斯河后,又汇合喀什河称伊犁河,全长约220km,流域面积4123平方公里。年最大径流量22.9亿立方米,年最小径流量9.31亿立方米,多年平均径年流量16.4亿立方米。年均径流深397.8mm。多年平均含沙量0.34kg/立方米。流域内地势西南高,北部低,海拔在2502~4212m之间,河道顺直,支流发育。主要支流有恰合普河、阿尔普河等。

特克斯河

特克斯河全长约430km。流域面积8635平方公里。年最大径流量23亿立方米,年最小径流量17.2亿立方米,年均径流量20.8亿立方米,在夏季时有洪水发生。多年平均含沙量0.47kg/立方米,主要支流有苏木拜河、哈桑河、阿克牙孜河等。

喀什河亦名哈什河或伊犁喀什河。源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天山山脉与依连哈比尔尕两山之间西北麓。向西流至伊宁县墩麻扎附近与巩乃斯河汇合,北流称伊犁河。全长304km。伊宁县托海以上流域面积8656平方千米,天然落差2506m,水能理论蕴藏量145.1万kW。可能开发装机容量61.50万kW,年最大径流量43.5亿立方米,年最小径流量25.1亿立方米,多年平均径流量32.1亿立方米。多年平均含沙量0.41kg/立方米,流域地势西南高,北部低,平均海拔在2335~2508m之间。河道顺直,河型呈羽毛形。支流短小而广布。较大支流有寨口河、阿拉斯坦河等。

自然特征

地貌

伊犁河位于东经74°~85°、北纬42°~47°之间。河流由东南流向西北。伊犁河上游为山区河流,在伊犁村以上,河道蜿蜓曲折,穿流在多沼泽与湖泊的宽河谷中。自伊犁村以下,进入横穿卡洛伊高地的多岩石的康查盖峡谷中,然后又进入卡普恰盖峡谷,著名的卡普恰盖水电站即修建在此。在最后一条支流库尔特河注入之后,河谷急剧扩宽,从萨雷耶西克特劳和陶库姆沙漠中穿流。距下游l00km处,为多河汉和长满芦苇的现代三角洲(其面积大约有9000平方千米)。

中国境内的伊犁河流域形似向西开口的三角形,有3条自西向东逐渐收缩的山脉。北为天山北支婆罗科努山及伊连哈比尔尕山,南为天山南支哈尔克山及那拉提山,中为山势较低的克特绵山、伊什格里克山。北部和中部山岭之间为伊犁河谷与喀什河谷,南部和中部山岭之间为特克斯河谷与巩乃斯河谷。流域东西长约400km,东端为高大山体所封闭。西端河流出口高程约为海拔520m,东西地形自然纵坡高达11.2%。为地形雨的形成创造了有利条件。

上述封闭、半封闭的特殊地形,北可抵御来自西伯利亚的干冷气流,东可抗拒来自哈密、吐鲁番等盆地的干热,南可阻止塔里木沙漠风沙的入侵。

气候、水文

由于伊犁河的大多数支流均由外伊犁河套流出,有利于径流的形成。在右岸支流中,能流至伊犁河的只有霍尔果斯河,其余的河流都在中途消失了。

伊犁河流域除常年接受大西洋等水域水汽补给外,同时还因南北两侧天山支脉山体高大,流域内大小冰川和永久积雪分布宽广,计有各类大小冰川1600多条,总面积2100多平方公里。初估净储水量2300多亿立方米,相当于同等体积的永久固体水库。每年可补给河川径流水量约为20亿~25亿立方米,占地表产水量的13.2%~16.5%。伊犁河通常在12月封冻,次年3月解冻。

伊犁河各主要支流,因得益于均匀的降水和冰川的有效调节,虽然每年均有汛期,但洪峰频率曲线显示平坦,而且连续数日时段洪量不大。洪峰和洪量均处于相对平稳状态,历史上未曾出现过大范围的严重洪水灾害。

伊犁河流域,几大山系均为元古代与古生代地层,岩石类型主要由坚硬的石英片岩、片麻岩、大理岩及华里西中晚期花岗岩等组成。天然剥蚀轻微,侵蚀模数不大,因而各河含沙量及年输沙量均较小。干支流多年平均含沙量一般在0.6kg/立方米左右,少数支流约0.2kg/立方米,雅马渡站多年平均输沙量713万t。

水资源

新疆境内的伊犁河流域形似向西开口的三角形,有3条自西向东逐渐收缩的山脉,北为天山北支婆罗科努及伊连哈比尔尕山段,南为天山南支哈尔克及那拉提等山段,中为山势较低的克特绵、伊什格里克等山段。北部和中部山段之间为伊犁河谷与喀什河谷,南部和中部山段之间为特克斯河谷与巩乃斯河谷。因向西开口,全流域处于迎风面,降水丰富,谷地年降水量约300毫米,山地年降水量500~1000毫米。集水区内山地面积占68%,是径流丰富的重要原因。由于降水丰富,山地能自然形成植被,低山缓坡还能经营旱地农业,河谷平原的农田与林带则需要补充灌溉,但耗水不多。

伊犁河流出国境的年径流量约130亿立方米。因流域范围处于天山最高峰地区,故降水多,流量丰富,落差也大,水能蕴藏量700多万千瓦,占新疆水能蕴藏总量21%,如全部开发,每年可得电能620亿度。开发条件好的水力地址有30多处,可装机300万千瓦,占新疆开发条件好的水力资源30%。

资源

流域内植被覆盖度为新疆最高地区,平均覆盖度约90%。除雪线以上的常年冰雪带和雪线以下间有寒冻裸岩带外,其余地面均有植被。低山带为优质春秋草场,中山带为茂密云杉林,高山带为优质夏季草场。在巩留、新源、特克斯、霍城等地,还保存大片野果林,为第四纪冰川的孑遗植物。新疆是苹果故乡,以苹果作地名的地方至今仍存,霍城附近,元所建阿力麻里(突厥语,意为苹果)城,沿用至今。

流域内矿产资源丰富,已发现有远景的矿产20多种,分布于60多处。

煤矿分布于伊宁、察布查尔、尼勒克、特克斯、昭苏等地。其中,侏罗系煤层分布广,储量大,质量好。铁矿主要集中于新源和昭苏,储量2000多万吨,大部为工业储量。其他有昭苏的锰,尼勒克的铜、铅、锌,特克斯的铜、镍伴生的钛矿和伊宁的钒矿。此外还有分布很广的铝土、耐火粘土、石英砂、砂金及白云母等矿产。

富饶的伊犁河盛产鱼类,鱼类品种也很多,现有品种44种,其中土著鱼类12种,移植鱼类17种,引进养殖鱼类15种,几乎占新疆鱼类品种的一半。

伊犁河是国内唯一有裸腹鲟生长的河流。裸腹鲟又名鲟鳇鱼,伊犁人把它叫做“青黄鱼”,是鲟鳇鱼谐音而得的称谓。鲟鳇鱼是半咸水的大型肉食性凶猛鱼类,体长一般在1~2米之间,重15~25公斤,伊犁渔民也曾捕到体长两米多、重达150公斤的大鱼,其外形颇似大海中的鲨鱼,故《西域闻见录》《新疆游记》均误称鲟鳇鱼为鲨鱼。每年春夏之季,鲟鳇鱼从巴尔喀什湖回游到伊犁河中游产卵繁殖,一条鱼可产数十万至数百万粒卵,其卵也是名贵的食品。

开发利用

伊犁河自伊宁市(中国境内)以下为通航河段,至哈萨克斯坦的巴卡纳斯港,可季节性通航,再往下可行汽艇。

在哈萨克斯坦境内的阿拉木图州和塔尔迪库尔干州的伊犁河上,已修建卡普恰盖水库。水库于1970年开始充水,面积1850平方公里,容积281.4亿立方米,库长180km,最大宽度为22km,平均深度为15.2m,最大深度为45m,水位变幅约为4m,为多年调节水库。该水库用于发电和灌溉,而且还是阿拉木图地区以及南部哈萨克其它各城市居民的休养地。

中国境内的伊犁河段,水能蕴藏量约700多万kW,开发条件较好的坝址有30多处,装机容量300万kW。现已建成中小型水电站132座,总装机容量约10万kW,其中规模最大的是喀什河托海水电站装机5万kW,价值很高;同时坝址地形地质条件优越,适于灌溉、防洪、发电及水产养殖综合开发利用。

中国境内伊犁河流域可利用地表水资源为176亿立方米,可开采的地下水资源为26.4亿立方米。

中国境内的伊犁河段已建成各类永久性渠首64座,总引水能力达到853立方米/秒。先后新建、改建、扩建引水干渠164条,总长2600多km。

伊犁河 旅游

伊犁河又称伊水、伊丽水等,位于伊宁市郊16公里处,它是新疆流量最大的内陆河,河面宽阔、风光秀丽,全长1500公里,自东向西在霍尔果斯河口流入哈萨克斯坦境内,最终流入巴尔喀什湖。

美丽的伊犁河畔雪峰耸立、绿树成荫,离伊宁河最近的河段处有著名的伊犁大桥,这里是拍摄落日的极佳地点,“伊桥落日”已经成为摄影爱好者的良好题材。

地理位置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4 23:1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