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伊拉克博物馆 |
释义 | 伊拉克历史考古学博物馆。在巴格达市。1923年创建,1963年迁至现址。收藏有从新石器时代起,历经苏美尔、阿卡德、巴比伦、亚述、喀西特、迦勒底、帕提亚、塞琉古、萨珊以至阿拉伯等各个时期的精美文物。这些文物主要是外国考古调查发掘队和伊拉克考古总局在伊拉克境内发掘出来的历史遗物。 简介伊拉克博物馆(Iraq Museum) 伊拉克国家级历史文物研究、展览机构。位于首都巴格达以西国际火车站附近。以收藏巴比伦时期和中.世纪伊斯兰的文物而著称。博物馆收藏了从远古的石器时代起,历经苏美尔、阿卡德、巴比伦;亚述、喀西特、迦勒底、帕提亚、塞琉古、萨珊以至阿拉伯哈里发帝国等各个时期的文物,以及王朝、帝国上下递嬗等有关史料,展示了伊拉克丰富的古代文化遗产,被认为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博物馆之一。馆中藏有从尼姆鲁德发现的亚述时代的精美绝伦的女雕像,雕像含笑凝睇,仪态万方,有“尼姆鲁德的蒙娜·丽莎”之称。博物馆特设有图书馆,收藏有6000种手稿和约7万册各种语言文字的书籍,其中有不少珍贵《古兰经》、圣训、先知传略、伊斯兰历史等经训典籍的阿拉伯文及波斯文手抄本,以及中世纪阿拉伯历史、文学及自然科学的早期著名著作,是研究阿拉伯伊斯兰教历史及文化的珍贵资料。 基本陈列陈列面积4700平方米,分“史前时代”、“苏美尔文化”、“古巴比伦文化”、“亚述帝国及新巴比伦王国时期”、“阿契美尼德王朝文化”、“哈特拉遗址”、“萨珊王朝遗物”、“伊斯兰时代文物”等部门,展出了丰富的伊拉克文化遗物。主要展品有美索不达米亚史前石器、陶器;乌尔遗址出土雪花石膏制作的妇女头像;乌尔王墓出土的工艺品;迪亚拉河流域出土的大理石小型人物像;萨尔贡二世青铜头像;尼姆鲁德出土象牙雕刻、大理石浮雕板、人面有翼兽像;安息国萨珊王朝的玻璃器、施釉陶器;泰西封出土的石灰泥壁面装饰等。 馆藏伊拉克国家博物馆位于巴格达库尔哈区,始建于20世纪20年代,是伊拉克最早建立的、藏品最丰富的博物馆,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第11大博物馆。 博物馆共有28个展厅,曾收藏了1950年以来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流域(简称“两河流域”)出土的大量文物,包括远古时期曾在两河流域生息过的各民族、各个时代的珍贵文物,展现了不同民族创造的既一脉相承、又各具特色的灿烂文化。 博物馆内的图书馆还曾收藏近6000种手稿和约7万册各种文字的书籍,是研究两河流域文明不可缺少的文化宝藏,其中公元前4000年苏美尔时期用楔形文字刻在胶泥版上的文献和史诗更是绝世的珍宝。 伊拉克十分重视文物保护,在20世纪20年代颁布了《文物法》,对非法挖掘与偷盗、走私文物有严厉的法律规定。1990年以前,伊拉克文物部管理着所有的文化遗址和文物,全国没有发现任何非法的考古挖掘和文物走私活动。 然而,战争改变了伊国家博物馆的命运。1990年海湾危机期间,伊政府为保护馆内文物,曾转移了一些最精美的珍宝、雕像、陶器等宝贵工艺品。此后该博物馆关闭达8年之久。 海湾战争期间和战后,该博物馆及其他一些考古场所曾遭抢劫,2264件文物和考古发现品以及2万份珍贵手稿,其中包括公元前2000年亚述时代的雪花石雕塑像流失。此外,由于联合国的长期制裁,伊经济长期处于停滞状态,博物馆不仅疏于管理,而且一些不法分子为牟取暴利,偷盗和走私活动嚣张,致使博物馆文物遭到严重破坏,大量珍贵文物流失国外。 伊拉克战争的爆发使伊国家博物馆再遭劫难。尽管战前曾把数千件展品转移,但在2003年4月9日美英联军攻占巴格达后,博物馆再遭洗劫,丢失1.4万件珍贵文物,至今追回来的不到4000件。 馆内珍宝雅虎网2003年7月3日 伊拉克巴格达消息 近日伊拉克博物馆展出了一顶古代纯金皇冠,这是古亚述王朝尼姆鲁德珍宝中的其中一件宝藏。 尼姆鲁德宝藏举世闻名,目前发现的有:金耳环、手镯、脚环、项链、等首饰;盘子、碗、等餐具;另外还有许多作工精巧的石雕、珐琅器和长颈花瓶等饰物。据报导,这些珍品是在伊拉克一间中央银行的秘室里发现的。 展品中有一件珍贵的Warka花瓶,大约有5,200多年的历史,归还给博物馆时是15件碎片,经修复后才又和观众见了面。 目前丢失仍未找回的珍宝还有: 一件公元前2300年前的阿卡得人雕像 一件公元前4000年前的青铜雕像 一件公元前3000年前尼姆鲁德妇女人头像 一件公元前8世纪的兽身人面雕像 一件公元720年前的一狮子袭击努比亚人雕像 一件公元前2250年前的一坐式青铜雕像 伊拉克博物馆被劫前后一位美国考古学家曾通过电子邮件说: "伊拉克战争爆发后,我们和其他一些国家的考古学家曾多次恳求美国政府关注战争给伊拉克考古遗址带来的损失。作为考古学家,我们反对发动这场战争,我相信世界上大多数的考古学家都这样想。战争给这个国家带来了无法弥补的损失,这对于整个考古界都是致命的打击。" 混乱中的抢劫2003年3月19日,伊拉克战争爆发。4月9日,媒体报道南方名城巴士拉的博物馆遭到抢劫。4月10日,各大媒体中都充斥着美军进入巴格达、伊拉克国家博物馆遭暴徒哄抢的报道。吉布森说:"我的第一反应是新闻中讲的是真的,不是在做梦,美国部队的行为是不负责任的。他们已经知道了这座博物馆的重要性了,我早就告诉过他们。他们本应采取保护措施的,那里根本不应该遭抢。"后来,成百上千位外国考古学家联名向白宫抗议,施加压力。4月16日,美国军队对博物馆地区采取安全保护行动,博物馆工作人员返回博物馆。亚里山大·约菲说:"对伊拉克国家博物馆的抢劫是现代考古史上最为野蛮行径,这是伊拉克人的损失,也是全人类的损失。" 2003年4月中旬,美国考古学家丹·克鲁克香克来到了遭抢后的伊拉克国家博物馆。他发现,博物馆各部分遭受的损失是不同的。博物馆有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博物馆的办公区,主要有一些办公设备,里面的保险柜装有博物馆的资金和各储藏室的钥匙。第二部分是专门用来保存文物的五个藏品室。最后一部分是博物馆的陈列室,里面有数百件大型的文物,由于事先用沙袋和泡沫保护起来,而且太重搬不动才免遭厄运。 追索中的感动和无奈追索文物的行动,在抢劫发生后不久就展开了。本地追回的文物,有些是被普通民众送回来的,有些是警察追回的。从民众的行动中,可以看出他们多么珍视本国的文化遗产。苏雷曼·阿斯旺德老人是巴格达的一位珠宝商人,听到巴格达国家博物馆遭抢十分痛心,决定帮忙追索被盗文物。"一个女孩儿来到我的店里想卖给我一些印章。我没有盘问这些东西从哪儿来,就付给她1300美元,把博物馆的这92枚印章买了回来。"讲这个故事的时候,阿斯旺德老人两眼满含泪水,"我们自己的同胞来偷文物就像是儿子来偷父亲。伊拉克可以重建,但是我们永远无法重建历史。" 像阿斯旺德这样的伊拉克人不在少数。巴格达居民易卜拉欣和埃马德也讲了他们的故事:"当偷盗者闯进巴格达博物馆的时候,我们也跟着进去了。当我们意识到他们要做什么的时候,我们也从地下捡起几件大个的文物拿回家了。几个星期之后,我们把文物还了回来。" 易卜拉欣挽救了萨尔玛那萨尔三世的雕像和50多件其他文物。埃马德当时拿了瓦卡花瓶,这个花瓶是博物馆最珍贵的文物之一。"我当时不知道这是什么,只是看见它在地上,我就捡了起来。在我叔叔的帮助下,我们把它放在一个金属箱里,然后推出博物馆。这个花瓶好重,我把它推到门口好像花了几年的时间。"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