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伊凡·伊里奇 |
释义 | 伊凡·伊里奇(Ivan Illich)是一位集神学、哲学、社会学及历史学多种角色于一身的学者。 所受的教育伊凡·伊里奇(1926-2002)生于奥地利首都维也纳。父亲是南斯拉夫的天主教徒,母亲是德国的犹太人。他在维也纳的萨日堡大学(University of Salzbrg)获得历史博士学位后,转赴罗马的葛瑞勾尼大学(GregorianUniversity)修习神学,并被们任命为神父。 生平事迹他的第一项圣职是在纽约的波多黎各移民区担任助理神父。他五年的任职中,他献身于这些文化经济不利的少数民族的社会福利问题上。其后,他远赴美国属地波多黎各的首府波思斯(Ponce),在天主教波多黎各大学担任副校长。如同大多数的加勒比海国家,波多黎各的经济不隐定,生活水平低落,农人和非技术工人的贫困因为高出生率而愈形恶化。 回到美国后,伊里奇被任命为天主教福德大学(Catholic FordhamUniversity)的教授。在此他提出建立一个中心来的构想成功获得福德大学、红衣主教协会(CardinalSpellman)和美国的拉丁美洲委员会等三个单位的支持,因此,1961年他在墨西哥的库尔那娃卡(Cuernavaca)成立了文化交流信息中心,后更名为文化交流文献中心(Center forInterculture Documentation,简称CIDOC)。它的创始宗旨是透过西班牙文的方案和拉丁美洲研究,来培育将到拉丁美洲工作的天主教神父和俙道师。CIDOC后来变得越来越“世俗”,其目的演变成认清人类问题(尤其是拉丁美洲和开发中国家的问题),搜集相关的资料,刺激和唤醒大众对这些问题的知觉,并谋求可能的解决途径。 伊里奇的这些活动,使他和天主教会的冲突持绩不断。1968 年他被传回罗马,接受梵谛冈的秘密调查。 思想解读了解他的思想,需要注意两点 1)他关注的是社会问题。由于他对社会问题的关注,认为问题出在教育身上,引起他对教育的思考; 2)结合其天主教徒这一身份。 (一)社会批判性。 “非学校化社会”不仅是对教育、学校的批判,更是对贫困文化进行反思,对造成贫困的各种因素进行批判性分析的产物,它揭示了制造贫困和产生异化现象的广泛的社会基础——价值商品化、机构化,并对这些机构的作用过程——隐蔽结构进行了剖析,最后指出,只有当技术知识不再成为商品时,技术和知识才能为每一个人提供一种能力,只有废除这些价值机构,人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和平等。 在中南美洲的人口中不到百分之一是大学毕业生,而是在美国的人口中却有百分之三十左右的大学毕业生。一个美国公民可接受十二到十六年的教育,而在中南美洲却能接受二至三年的教育。 他认为以很高的代价去设立学校,建立教育制度,在富有的国家因财政充裕,所以不在乎;在贫穷的国家因财政困难,所以成问题。因此学校教育的使命每一个国家不同。今天的困难之处是把学校当成制度来看待,工业化国家对于学校教育可以把它订出目录的方式逐步实施,其产生的结果是特殊的机构和教学的工具随处可见,但贫穷的国家只能希望教会帮助其解决一些教育问题。贫穷国家的人的能力在入学前就已经形成了,然而富裕国家的人在入学后才去塑造能力。 (二)乌托邦式的宗教性 伊里奇所说的革命性是和平的,采用投票之大多数表决方式,不是由一个政党或是一个宗教所操纵。从以上的论点可以获知:伊里奇是基于宗教观点来看革命的,他说:「社会批判主义才是真正激进的论点,而基督教的预言是独立的与自由的。」在伊里奇革命理论中,最令人值得注意的是「文化革命」(culturerevolution),他认为参与「文化革命」显示出宗教的十字军的象征。当他在一九七一年在秘鲁利马对一群人演说时,预言文化革命的到来,然后创造一个「陶然自得的社会」(convivial society)。这个社会是由多数人所认可的,是没有暴力的社会。 作品一览Deschooling Society, 1971 Medical Nemesis, 1975 Tools for Conviviality, 1973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