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医学验光 |
释义 | 医学验光是检查光线入射眼球后的聚集情况,它以正视眼状态为标准,测出受检眼与正视眼间的聚散差异程度。是根据患者的眼部检查、屈光状态、眼位、调节力、视功能、年龄、职业、用眼习惯等十几项诊断指标而给出的科学处方,直接关系到所配眼镜的准确性和舒适性,它需要丰富的医学、视光学知识,产生的效果不仅是看清物体,还对眼睛起到治疗和保健作用,让眼睛享受清晰和舒适。 医学验光方法扩瞳验光扩瞳验光是眼球处于调节静止状态时进行验光,适合于15岁以下的儿童或调节较强的成人 小瞳验光小瞳验光是在调节恢复或存在情况下进行验光,适合于对扩瞳验光结果的复查,或一般状况下的成人验光。 客观验光客观验光是通过检影镜,对被检者瞳孔中的光影移动进行判断,比较客观,特别适合幼儿或扩瞳情况下的验光,通常在进行一些必要的问诊后,首先进行客观验光,因通过客观验光可以迅速知道被检者初步的屈光不正度数,为随后的主观验光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目前常用的客观验光法主要包括电脑验光和检影验光。 通过电脑验光或检影验光得出被检者初步的验光结果,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主观验光。 主观验光主觉验光是通过被检查者戴上矫正镜片后对矫正视力的改善情况进行判断,特别适合于扩瞳验光后的复验。因客观验光不能排除调节因素影响,故客观验光结束后还要进行一系列主观验光检查,这样才能准确的查出患者的真正的屈光不正度。 医学验光流程置入客观验光结果将电脑或检影验光所得的双眼的客观验光结果置入综合验光仪中。因目前多数电脑验光的结果可能略有偏高,故若使用电脑验光进行客观检查,可将所得验光结果的数值减低-0.50D球镜再置入。 雾视因被检者在客观验光过程中可能有调节存在,故为了让其充分放松调节,减少调节因素对验光结果的影响,在客观验光结果的基础上要首先进行雾视检查。 雾视法的原理 雾视法的原理是通过添加适量的正球镜(近视眼也可以减少负球镜)的方法让进入被检眼内光线的焦点会聚在视网膜的近前方,使其处于人工近视状态,达到放松调节的目的。雾视的状态下,患者如果再使用调节,焦点便会更远离视网膜,物像会变得更加模糊,故其不会再使用调节。而若其想看清远处视标,自然会迫使自己放松调节,因只有在放松调节的情况下焦点才会离视网膜更近,使物像变得更清晰。人眼有将物体看清晰的倾向,故在此情况下被检者自然会放松调节使物像更清晰,从而达到雾视的目的。雾视检查一般先进行单眼雾视再进行双眼雾视。即将客观验光结果的度数置入综合验光仪后,在此基础上增加正球镜(远视眼)或减少负球镜(近视眼)直至视力至0.2左右,先右眼后左眼,然后进行双眼雾视。 操作步骤 1、遮盖被检者左眼,对右眼进行雾视。嘱患者注视0.2行的视标 2、在综合验光仪上将右眼的球镜细调轮盘下拨,直至被检者能模糊分辨出0.2行视标。若用试镜架进行雾视时,可直接在被检眼前加+1.00DS的球镜进行雾视,检查此时的视力,若视力比0.2更好或更差,则适当增加或减少雾视片的度数,直至刚好可以模糊分辨0.2行视标即可。 3、 遮盖右眼,使左眼处于打开状态,进行左眼雾视,方法同右眼。 4、打开双眼,让患者双眼同时注视0.3行左右的视标,模糊可以分辨即可。若0.3行视标很清晰,可双眼同时增加+0.25DS的雾视镜。 5、遮盖左眼,将右眼的球镜细调轮盘逐渐上拨0.25DS(即逐渐增加-0.25DS的近视球镜或逐渐减少+0.25DS的远视球镜),直至其视力达到1.0左右。 红绿测试红绿测试主要是用于检查被检者的球镜度是否适量。 红绿测试的原理红绿测试主要是利用色像差的原理。白色光是由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的光混合而成的复合光,各种颜色光的波长、折射率不同,故白色光经过较密介质后会发生色散。在可见光中,红色光波长最长,折射率最小、速度最快,而紫光的波长最短、折射率最大、速度最慢。 正视眼恰能使黄光的焦点落在视网膜上,则红光的焦点落在视网膜后,绿光的焦点落在视网膜前红光和绿光距视网膜距离基本相当,故红光和绿光在视网膜上形成的弥散圆的直径也基本相当,故正视眼观察红绿背景里视标的清晰度也基本相同。因而通过屈光不正矫正后,若球镜度适当,患者会感到红绿视标的清晰度相同。 若被检者处于近视状态时(即近视欠矫或远视过矫时),黄光的焦点会落在视网膜前,红光的焦点在黄光之后,因而更靠近视网膜,而绿光的焦点比黄光更靠前,因而更远离视网膜,故红光在视网膜上形成弥散圆的直径要比绿光小,所以被检者会感到红色背景里的视标更清晰。因而红绿测试时,患者若诉红色视标更清晰,需要增加近视度或减少远视度,使红绿视标同样清晰。 若被检者处于远视状态时(即近视过矫或远视欠矫时),黄光的焦点会落在视网膜后,红光的焦点在黄光之后,因而更远离视网膜,而绿光的焦点比黄光更靠前,因而更靠近视网膜,故绿光在视网膜上形成弥散圆的直径要比红光小,所以被检者会感到绿色背景里的视标更清晰。因而红绿测试时,患者若诉绿色视标更清晰,需要减少近视度或增加远视度,使红绿视标同样清晰。 操作步骤 1、雾视之后视力已通过调整球镜达到1.0 2、投放红绿视标,嘱被测者比较红绿视标清晰度: 如被检者说红绿背景里视标同样清晰,说明此时球镜度刚好,不需调整。 如被检者说红色背景里视标更清楚,则说明被检者处于近视欠矫或远视过矫状态,则需“增加-0.25DS或减少+0.25DS”即向上拨球镜细调轮盘,直至通过球镜调整使红绿视标清晰度相同。 如被检者说绿色背景里视标更清楚,则说明被检者处于近视过矫或远视欠矫状态,则需“减少-0.25DS或增加+0.25DS”即向下拨球镜细调轮盘,直至通过球镜调整使红绿视标清晰度相同。 交叉圆柱镜检查交叉圆柱镜是由两个度数相等、符号相反、轴位互相垂直的柱镜叠加磨制而成。 交叉圆柱镜检查原理 交叉圆柱镜常用的规格有±0.25和±0.50。手持式交叉圆柱镜,其中红色刻度线表示负散光的轴向,黑色刻度线表示正散光的轴向,二轴互相垂直,在正负轴之正中有一手柄。其中红点表示负散光的轴向,白点表示正散光的轴向,正负轴之正中有两个翻转手轮。交叉圆柱镜主要用于精确调整散光的轴向和度数。当被检者的最佳矫正视力能达到0.7或以上时用±0.25的交叉圆柱镜对散光进行调整。下面主要介绍一下如何使用综合验光仪中的交叉圆柱镜精确调整负散光的轴向和度数。 操作步骤 1、精确调整散光的轴向 (1)红绿测试达到平衡后,将交叉圆柱镜移到视孔前,并使翻转手轮与散光试片的轴向重合,此时会听到轻微的“咔”声 (2)让患者注视远处斑点状视标(也可让其注视此时最佳视力的上一行视标)。 (3)翻转交叉圆柱镜并将两面分别命名为1和2,嘱患者比较两面的清晰度:如两面清晰度相同,说明轴向正确,可进行下一步的散光度数调整;如两面清晰度不同,则说明原散光试片轴向有误,则在较清楚的一面将散光试片的轴向朝着红点方向调整,即“追红”原则。调整量按“进10度退5度”进行。 2、精确调整散光的度数 (1)将交叉圆柱镜的P点(P点所在位置可能为红点或白点)与调整后的散光轴向重合,此时也可听到轻微的‘咔’声。 (2)翻转交叉圆柱镜并将两面分别命名为1和2,嘱患者比较两面的清晰度:如两面清晰度相同,说明散光度数准确,检查结束;如两面清晰度不同,说明原散光度数有误,则需要进行调整: 若红点与散光试片轴向重合时更清晰,说明原散光度数欠矫,则增加-0.25DC,然后继续翻转比较,直至调整到两面清晰度相同,柱镜增加-0.50DC时,球镜应先减少-0.25DS。 若白点与散光试片轴向重合时更清晰,说明原散光度数过矫,则减小 -0.25DC,然后继续翻转比较,直至调整到两面清晰度相同,柱镜减小-0.50DC时,球镜应增加 -0.25DS。 二次红绿测试交叉圆柱镜检查结束后,可将球镜降低-0.50DS(即下拨球镜细调轮盘两档)后进行二次红绿测试,并通过球镜的调整达到红绿平衡。调整方法与一次红绿相同。 确认最佳视力二次红绿平衡后,投放视力表视标,检查被检者此时所能看到的视力(即其最佳视力),并在此基础上下拨0.25DS球镜(即近视降低-0.25DS或远视增加+0.25DS),看其视力有无变化:若视力变降低一行,则上拨回至之前的球镜度;若视力保持不变,则再下拨0.25DS球镜,如视力下降则上拨0.25DS球镜。 例 二次红绿测试后,视孔内度数为-3.50DS/-1.25DC×100。投放视力表视标,让患者指出所能分辨的最小一行视标,假设此时患者能分辨的最小行视标为1.2行视标,则将球镜下拨0.25DS即变为-3.25DS,再查其视力,此时仍能分辨1.2行视标,则将球镜再下拨0.25DS即变为-3.00DS,再查其视力,此时视力下降为1.0,则需将球镜调回至-3.25DS结束。 至此,右眼的单眼验光结束。左眼此时仍处于雾视状态。将右眼遮盖,左眼打开,对左眼进行检查,步骤同右眼,直至找到左眼的最佳视力最大正镜化。 医学验光的内容和步骤医学验光是指在具有扎实眼科及视光学知识的基础上,利用以检影技术为主的各种主客观的方法,寻找双眼的屈光焦点结果。新视界眼科医院表示再根据多项眼科检查的综合,正确给予处方,定配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眼镜,使戴镜者能正常发挥其双眼单视功能,从而达到既看得清楚、又看的舒服、看得持久的最佳视觉效果。 医学验光的内容和步骤: 1、 眼科病史询问和一般性眼科检查; 2、 常规验光(检查、电脑验光、插片等); 3、 检查主导眼(主视眼),使戴镜前后保持一致; 4、 检查眼位,内隐斜近视低矫,远视眼足矫,外隐斜近视足矫,远视眼足矫; 5、 调节力测定,调节力是指能看得清楚近距离物体的能力。如果调节力强,近视配得浅些,远视要深些,如果调节力弱则相反; 6、 检查双眼视功能,特别是两眼度数不等时; 7、 检查散光轴向,顺规散光低矫,逆规散光或斜轴要足矫; 8、 准确测量瞳距,以保持双眼视轴中心与眼镜光学中心一致; 9、 试戴眼镜,开发处方。 医学验光与常规验光区分医学验光养眼点看清物体、戴镜舒适、保健治疗 设备综合验光仪、电脑仪,检影镜、视力表、镜片箱 内容矫正视力,双眼单视力功能,集合功能,眼位等 验光人员同时熟知临床眼科和眼视光学知识的眼视光医师需时较长,复杂者需半小时以上 收费 较高 纪录记录内容多 常规验光养眼点看清物体 设备电脑仪,检影镜、视力表、镜片箱 内容 矫正视力 验光人员 技师 需时较短 收费较低 纪录内容少 验光水平区分验光的水平分5级或5分,常规验光3分以下,而医学验光在4分以上。 1分 → 给患者插片 2分 → 电脑验光 + 给患者插片 3分 → 电脑验光 + 给患者插片 + 检影验光 4分 → 电脑验光 + 给患者插片 + 检影验光 + 调节平衡检查 5分 → 电脑验光 + 给患者插片 + 检影验光 + 调节平衡检查 + 考虑年龄、眼位及屈光度出具科学处方,只给患者插片得1分;为患者做电脑验光再插片得2分;2分的基础上加检影验光得3分;在3分的基础上做调节平衡检查得4分;在4分的基础上考虑年龄、眼位及屈光度出具科学处方得5分。 医学验光的前景1998年1月~1999年5月,权威研究机构曾对121例(男53例,女68例)年龄为21~55岁的电脑终端性眼病(VDT)患者进行了检查,这些患者平时有眼痒、烧灼、不适感、眼胀等症状,视力疲劳十分明显。检查的结果是:干眼症65例(占53.7%),屈光矫正不良87例(占71.8%),调节灵活下降47例(占39.0%),发展性老视66例(占55.0%),老视未矫正53例(占43.8%),外隐斜17例(占14.0%),内隐斜24例(占19.8%),高度屈光参差8例(占7.0%)。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这类患者的数量会呈上升趋势。最重要的治疗方法,就是通过医学验光,使其配戴一副合适的矫正镜片,或行准分子激光手术。当然对干眼症患者还需加用人工泪液等药物,而对高度屈光参差患者,应选用隐形眼镜或进行屈光手术。准分子激光手术希望医学验光能在我国引起注意并得到人们的接受,并获得广泛的开展与实施。 验光仪的重要性多数眼 镜店及医院仅依靠电脑验光和插片来配镜,也就是常规验光。而现代视光学强调给患者采用医学验光,医学验光又必须使用综合验光仪。那么为什么要使用综合验光仪呢?众所周知,当一位近视的患者,戴上-3.00D的矫正镜片后,矫正视力可达到1.0,此时,-3.25D、-3.50D、-3.75D以及-4.00D,这5个矫正镜片都可以使矫正视力达到1.0。若用常规验光,只能在这5个矫正镜片中任选一个作为验光处方,有一定的随意性。而在医学验光时则不然,它得根据被检者的眼位、调节、双眼单视以及集合功能等检查结果,只能选其中固定的一个镜片,甚至也可选择-2.75D作为最后的验光处方。由此看来,医学验光和常规验光有着不同的含义和内容,具体见表1所示。从医学角度来讲,配戴矫正眼镜的目的,不但要使患者看清物体,还要使之戴镜舒适,并且可以治疗某些可能存在的眼病,如视力疲劳、隐内斜或隐外斜等,而医学验光则是基础。 医学验光时,当用综合验光仪检查完所需要的项目后,需按以下处方原则对被检者进行最后的验光处方确定: (1)隐内斜与调节强的近视患者,处方验光度低,远视患者处方验光度高。 (2)隐外斜与调节弱的近视患者,处方验光度高,远视患者处方验光度低。 (3)集合功能差的远视患者,瞳距略放小,使视轴落在矫正镜片光学中心,利用凸透镜的三棱镜效用,使物像向鼻侧移位。 (4)测定双眼单视功能时,需判断出主视眼为右眼,还是左眼,应使配戴矫正镜片前后的主视眼一致。 (5)使用综合验光仪中的红绿二色试验、偏振片或棱镜分离等方法,使戴矫正镜片的双眼调节处于平衡状态。究竟选择多大的度数差距作为最后验光处方的结果,这需要通过大量的实际资料积累,通过被检查者医学处方中规定的矫正镜片、随访其主觉症状的改善情况以及客观功能的检查,以着眼点处方原则为例,调节力强的近视眼,结合前述的-3.00D矫正镜片可知,医学验光处方的降低程度,除了和调节强弱的程度有关外,还和年龄、屈光度、眼位等有关。因此,医学验光的实施,满足了眼视光学方面的内容。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