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医学微生物学 |
释义 | 它主要研究与人类疾病有关的病原微生物的形态、结构、代谢活动、遗传和变异、致病机理、机体的抗感染免疫、实验室诊断及特异性预防等。学习医学微生物学的目的,在于了解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学特性与致病性;认识人体对病原微生物的免疫作用,感染与免疫的相互关系及其规律;了解感染性疾病的实验室诊断方法及预防原则。 简介医学微生物学(medical microbiology)是一门医学的基础学科,主要研究与医学有关的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学性状、传染致病的机理、免疫学的基本理论、诊断技术和特异性防治措施等,以达到控制和消灭传染性疾病和与微生物有关的免疫性疾病,保障人类健康的目的。 医学微生物学的内容分为五部分。(一)细菌:主要叙述细菌的形态、结构、生长繁殖、变异、致病性等生物学特性,以及理化、生物因素对细菌的影响。 (二)免疫学基础:主要阐明病原微生物和宿主机体相互作用的一般规律,传染病的特异性预防、诊断和治疗;并叙述非传染性免疫的有关理论。 (三)细菌各论:阐述医学上重要的各种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致病性与免疫性、微生物检查法和特异性防治。 (四)其他微生物:分别列述与医学有关的病毒、衣原体、立克次体、支原体、螺旋体、放线菌和真菌的生物学特性、致病性与免疫性,微生物学检查法和防治原则。 学习医学微生物学的目的,在于了解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学特性与致病性;认识人体对病原微生物的免疫作用,感染与免疫的相互关系,掌握传染病及与微生物有关的其他疾病的诊断方法、预防和治疗的基本原则,以能运用医学微生物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今后学习有关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打下基础。 医学微生物学发展简史1.微生物学的经验时期 2.实验微生物学时期 列文虎克(1632~1723) 发现微生物的第一人; 巴 斯 德(1822~1895) 开创了微生物的生理学时代,发现发酵与腐败均由微生物引起; 李斯特(1827~1912)创建了外科无菌手术; 郭 霍(1843~1910)在确认传染病的病原菌方面做出卓越贡献; ① 发明固体培养基,可做细菌纯培养;② 建立染色方法;③ 动物实验; 均有利于鉴别各种传染病的病原体. 确定新发现病原微生物的标准—郭霍法则: ① 从感染部位取材,分离培养出可疑病原微生物; ② 将该微生物接种健康动物,可引起相同症状; ③ 从感染动物体内分离出同样的病原微生物. 伊凡诺夫斯基(1864~1920)第一个发现病毒的人. 3.现代微生物学时期 医学微生物学的学习目的1.新的病原微生物相继被发现,造成新现传染病; 2.原流行的病原体因变异,耐药等原因重新流行,导致再现传染病; 3.至今还有一些感染性疾病的病原体仍未发现; 4.某些病原体的致病和免疫机制有待阐明; 5.不少疾病尚缺乏有效的防治措施; 有待加强的研究方向1.加强传染性疾病和感染性疾病的病原学研究,为及时诊治疾病提供病原学依据. 2.深入开展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学特性及致病机制的研究,为开发新药提供理论基础. 3.研制开发免疫原性好,副作用小的新型疫苗. 4.研制特异,灵敏,简便,快速的微生物学诊断方法及技术. 医学微生物学发展史掌握了医学微生物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可为学习基础医学及临床医学的有关学科打下基础,并有助于控制和消灭传染性疾病。 医学微生物学是人类在长期对传染性疾病病原性质的认识和疾病防治过程中总结出来的一门科学。了解医学微生物学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将有助于我们总结规律,寻找正确的研究方向和防治方法,进一步发展医学微生物学。 医学微生物学 medical microbiology 微生物学的 1个分支学科。广义的医学微生物学包括兽医微生物学。它研究对人、畜致病微生物的形态结构、营养代谢、生长繁殖、遗传变异、消毒灭菌、对机体的感染致病和机体的免疫机理以及微生物检查法与特异性防治措施。其目的在于控制和消灭传染病和与微生物有关的其他疾病,保障人类的健康并促进畜牧业的发展。随着科学的进步,在医学微生物学中又逐步形成了医学细菌学、医学病毒学、医学真菌学、医学免疫学等独立学科。 大多数微生物对人类和动、植物有益或无害,只有少数可引起人类或动、植物的病害。如在人类有伤寒、痢疾、麻疹、脊髓灰质炎;在畜、禽有猪瘟、鸡新城疫、鸭瘟等。具有致病性的微生物称病原微生物,为医学微生物学研究的主要对象。 医学微生物学的发展过程大致可分为下述 3个时期: 经验时期 早在公元前1世纪,拉丁学者马尔库斯·瓦罗曾提到微生物可能是疾病的原因。中国北宋(960~1126)末年,刘真人就推测肺病是由痨虫引起的。意大利医师G.弗拉卡斯托罗(1483~1553)认为各种流行病是由不同的、能迅速繁殖的微小物体引起。奥地利医师普伦齐茨(1705~1786)认为每种传染病都是由独特的活物体引起的。中国清朝乾隆年间(1736~1795),师道南在《天愚集》的鼠死行篇中写道:“东死鼠,西死鼠,人见死鼠如见虎,鼠死不几日,人死如圻堵。”既生动地描述了鼠疫的猖獗,又正确地指出了鼠疫与鼠的关系。 中国东晋医学家葛洪(284~364)在《肘后备急方》中,已经有关于防治狂犬病的记载:“杀所咬犬,取脑传之,后不复发。”中国人很早就认识到天花是一种烈性传染病,并且发现了免疫现象。在明朝的《治痘十全》和清朝的《痘疹定论》中,都记述了宋人王旦之子种痘的故事。明朝隆庆年间(1567~1572)改进人痘接种法,并已广泛应用,后来传到俄国、日本、朝鲜、土耳其和英国。人痘接种的发明是中国人对预防医学的一大贡献,也是近代免疫学的开端。 实验时期 荷兰人 A.van列文虎克用自制的显微镜首先看到了微生物。法国化学家和细菌学家L.巴斯德为防止酒类变质创用加温处理法。随后,英国外科医师J.利斯特(1827~1912)用石炭酸喷洒手术室和煮沸手术器械以防止手术后感染,他为防腐、消毒、无菌操作奠定了基础。德国细菌学家R.科赫创用细菌染色法、固体培养基和实验性动物感染等,为发现各种传染病的病原体提供了有利条件,他发现了炭疽杆菌(1877)、结核杆菌(1882)和霍乱弧菌(1883)。以后,各国细菌学家相继发现许多人类和畜、禽的病原性细菌,如白喉杆菌(E.克莱布斯,1883;F.A.J.勒夫勒,1884)、肺炎球菌(C.弗兰克尔,1886)、脑膜炎球菌(A.魏克塞尔鲍姆,1887)、破伤风杆菌(北里柴三郎,1889)、鼠疫杆菌(北里柴三郎、A.-É.-J.耶尔森,1894)等。1884年科赫发表了确定病原菌的“科赫法则”即:①在同样特殊的疾病中能发现同一种病原菌;②能从特殊疾病中分离出病原菌;③把纯培养物接种至易感动物能引起相同的疾病;④能从实验动物中重新获得病原菌的纯培养。这些原则在确定某一新病原体时,至今仍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1892年,俄国学者Д.И.伊万诺夫斯基(1861~1920)发现患烟草花叶病的烟叶汁经细菌滤器过滤后,仍保留感染性,这是认识病毒的开端。此后相继发现人和动、植物的许多疾病都是由病毒引起的。 在中国应用人痘苗以后,牛痘苗的发明是免疫学的一个重要里程碑。1798年,英国医师E.琴纳(1749~1823)用牛痘苗接种预防天花,奠定了以人工免疫方法预防传染病的基础。1877年,L.巴斯德发明鸡霍乱疫苗,随后,又制备出炭疽菌苗(1881)和狂犬病疫苗(1886)。他对减毒菌苗的研究为实验免疫学打下了基础,也为疫苗的发展开辟了广阔前景。 1890年,德国细菌学家E.A.von.贝林和日本细菌学家北里柴三郎发现白喉抗毒素。1891年,贝林用动物免疫血清治愈一名患白喉的女孩,这是被动免疫治疗最初的病例。此后,科学家们纷纷从血清中寻找杀菌物质,并导致血清学的发展。19世纪末,人们开始认识抗传染免疫现象的本质,并出现两个不同的学派,一个是以著名动物学家И.И.梅契尼科夫(1845~1916)为首的细胞免疫学派,一个是以德国化学家P.埃尔利希(1854~1915)为首的体液免疫学派(见免疫学)。1907年,埃尔利希合成治疗梅毒的砷凡纳明(六○六),1910年与秦佐八郎共同合成新砷凡纳明(九一四),这是化学治疗微生物疾病时期的开端。 现代时期 随着近几十年化学、物理学、生物化学、遗传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以及电子显微镜、免疫荧光、免疫酶、同位素标记、电子计算机、质谱仪、单克隆抗体等新技术的应用,医学微生物学得到迅速地发展。例如:①不断发现和广泛应用各种抗生素;②对细菌细胞和病毒形态的研究已经达到亚显微结构的水平,从而进一步理解它们的活动规律;③进一步阐明了细菌内、外毒素的性质、组成和作用机理;④显著地改进了分离培养技术;⑤大大提高了从病人标本中分离弯曲菌或类杆菌的阳性率;⑥在非洲发现了拉沙热、绿猴病或马尔堡病毒症、埃波拉病等病死率很高的烈性传染病等。 1967~1971年,美国植物病毒学家T.O.迪纳在试图分离马铃薯纺锤形块茎病的病毒时,发现致病因子并不是病毒,而是一种分子量约100000的不具有蛋白质的RNA病原体,他称这种小分子量的致病因子为类病毒。尽管到目前为止,仅在高等植物中发现了多种类病毒,但是人们推测,人和动物的一些疾病,如C-J病(CreutzfeldtJakob disease)、羊痒病等,可能是由类病毒引起的。 1957年,澳大利亚生物学家F.M.伯内特提出著名的“克隆选择学说”,使免疫学跨入生物医学的新领域,成为生物学和医学中极为重要的基础学科之一。1971年,在美国召开第一次世界免疫学会议,与会者一致认为免疫学应从微生物学的一个分支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见免疫学)。 在预防医学方面,1979年10月26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全世界已经消灭天花,这是抗传染免疫的一个伟大的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已经迅速消灭了天花和人间鼠疫,而白喉、麻疹、脊髓灰质炎、结核、新生儿破伤风等的发病率和病死率也大幅度地下降。防治传染病的生物制品的品种、数量和质量都有很大发展。1956年创制了牛瘟弱毒苗,1959年制作麻疹减毒活疫苗成功。科学工作者汤飞凡等人首先分离培养出沙眼衣原体。全国各地开展中医中药的研究,已经发现多种能用以防治某些传染病的中草药。 图书信息书 名: 医学微生物学 作 者:谷鸿喜 出版社: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年07月 ISBN: 9787811167979 开本: 16开 定价: 35.00 元 内容简介《医学微生物学(第2版)》以基本知识为主,突出重点、少而精;思想上、内容上以及编写形式都突出“新”字。思想上突出预防为主,内容上体现微生物学进展,增加现代微生物内容,如细菌耐药问题、院内感染及感染性疾病控制等章节,反映当今感染性疾病的特点。对危害性大、感染率高的传染病病原体,如HIV、HBV、结核分枝杆菌、性传播疾病病原体,以及朊粒、SARS冠状病毒、禽流感病毒、甲型HIN1流感病毒、EV71肠道病毒等新出现的病原体均加以深入地介绍 图书目录绪论 第一篇 医学微生物学基础 第二篇 致病性细菌 第三篇 医学相关病毒 第四篇 致病性真菌 主要参考文献及主要相关网址 附录一 专业名词中英对照索引 附录二 彩图 …… 2.图书信息书 名: 医学微生物学 作 者:李凡 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 ISBN: 9787117094870 开本:16 定价: 36.00 元 内容简介《医学微生物学》(第7版)的编者对六版教材内容做了进一步的精选;补充了近年发展较快且成熟的新成就,尤其是对近年来新现和再现的感染性疾病及其相关病原体的致病机制作了重点介绍,树立以预防为主的理念。例如增加了病毒的免疫逃逸机制、博尔纳病病毒、地方流行性真菌以及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与防护等内容。细菌的分类变化较大,本教材以菌属为基本写作单元,并参照2004年版本Bergey细菌学手册,对所有细菌的分类(属名、种的数目)都作了核对和相应调整,特别是立克次体一章,《医学微生物学》(第7版)变化较大。消毒灭菌相关内容《医学微生物学》(第7版)亦力求更接近临床实际。 图书信息3作 者:冯树异 等主编 出 版 社: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1999-2-1 版 次:2 页 数:366 字 数:553000 印刷时间:2001-7-1 I S B N:9787810348195 包 装:平装 内容简介3本书是根据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医学主要课程基本要求编写的,但根据攻砂微生物学的飞速 发展与教学经验的不断操作积累,有必要对第一版进行全面的修订,以适应七年制,五年制,四年制的医学生的需要。 本书内容包括有医学微生物学中的细菌学一病毒学基础知识,并力求做到能反映出微一物分子生物学与病原学最新进展。内容简明重点突出,深广度适宜,密切结合临床医学,使读者在短时间内掌握现代微生物学的精粹。 书中有小字体及小结,可供不同学制选择。本书也可作为医师资格、研究生资格考试及青年医师工作的参考用书。 图书目录3第1章 绪论 第2章 细菌的基本形态和结构 第3章 细菌的增殖与代谢 第4章 噬菌体 第5章 细菌的遗传与变异 第6章 消毒与灭菌 第7章 正常菌群 第8章 细菌的致病性和机体的抗菌免疫 第9章 细菌感染的实验室检查 第10章 细菌感染的特异性防治和药物治疗原则 第11章 病原性球菌 第12章 肠道杆菌 第13章 弧菌属与弯曲菌属 第14章 布氏杆菌 第15章 鼠疫杆菌与土拉弗朗丝菌 第16章 炭疽杆菌 第17章 白喉棒状杆菌 第18章 分枝杆菌属 第19章 厌氧性细菌 第20章 其他病原性细菌 第21章 支原体 第22章 立克次体 第23章 衣原体 第24章 螺旋体 第25章 致病性真菌 第26章 病毒的形态与结构 第27章 病毒的复制 第28章 病毒的遗传变异 第29章 病毒的感染与免疫 第30章 干扰素与理化因素对病毒的影响 第31章 病毒感染的实验室诊断 第32章 病毒感染的预防与病毒的化学疗法 第33章 肠道病毒 第34章 呼吸道病毒 第35章 肝炎病毒 第36章 疱疹病毒 第37章 新型疱疹病毒 第38章 虫媒病毒 第39章 其他病毒 第40章 逆转录病毒 附录1 抗生素作用部位与细菌的敏感性 附录2 引起组织器官与系统炎症的微生物 附录3 攻大兴安岭微生物学常用名词英汉对照表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