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一种人生观
释义

本书为哲学大师冯友兰先生20年代的主要著作之一,系统而又精到地阐述了他受新实在主义影响而形成的人生哲学观念。1919年赴美留学的冯友兰,师事的是新实在论者孟大格和实用主义大师杜威。他后来回忆道:“在我的哲学思想中,先是实用主义占优势,后来是新实在论占优势。”他的这种由实用主义到新实在论的思想转变,在《一种人生观》中已体现得颇为明显。于其中,冯友兰力图把新实在主义同中国传统哲学结合起来,而这一思想在他后来建构的新理学体系中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书名:一种人生观

作者:冯友兰

ISBN:9787534757013

页数:97

定价:10.2 元

出版社:大象出版社

开本:32

所属丛书:名家文化小丛书

条 形 码:978-7-5347-5701-3

内容简介

人生的目的和价值何在?怎样获取人生的幸福?每个人都会追问自己这些问题。冯友兰先生从哲学的角度进入,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与血脉之中摄取养分,为我们提供了人生观的别一种答案。

冯友兰先生1912年入上海中国公学大学预科班,1915年入北京大学文科中国哲学门,1919年赴美留学,1924年获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历任中州大学、广东大学、燕京大学教授、清华大学文学院院长兼哲学系主任。抗战期间,任西南联大哲学系教授兼文学院院长。1946年赴美任客座教授。1948年末至1949年初,任清华大学校务会议主席。曾获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印度德里大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名誉文学博士。1952年后一直为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本书为其研究人生哲学的专著。

本书目录

一种人生观

第一章 引言

第二章 人生之真相

第三章 人生之目的

第四章 活动与欲

第五章 中和与通

第六章 性善与性恶

第七章 理智之地位

第八章 诗与宗教

第九章 内有的好与手段的好

第十章 "无所为而为"与"有所为而为"

第十一章 人死

第十二章 余论

附录

人生哲学之比较研究(一名天人损益论)

作者简介

冯友兰(1895-1990),字芝生,河南唐河人。191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19年赴美留学,1924年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回国后,曾任广东大学、燕京大学教授,清华大学教授、哲学系主任兼文学院院长,西南联大哲学系教授兼文学院院长。1952年后一直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长期从事哲学教学和研究,在哲学思想和中国哲学史研究方面自成体系,为中国哲学史的学科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著有《中国哲学史》、《贞元六书》、《中国哲学史新编》、《中国哲学史论文集》、《中国哲学筒史》(英文)等。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2 22:5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