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一眼望三国
释义

一眼望三国:字面上的解释是“一眼能看到三个国家的地方”指的是国家级风景区——吉林防川!位于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珲春市东部,晴朗的天气时,站在了望塔上就可以看到浩瀚的日本海。左边是俄国的土地、右边是北朝鲜的山川,素有“一眼看三疆山川风貌,双耳听三国鸡鸣狗吠”。

简介

吉林八景之四

防川是国家级风景区,位于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珲春市东部,晴朗的天气时,站在了望塔上就可以看到浩瀚的日本海。左边是俄国的土地、右边是北朝鲜的山川,素有“一眼看三疆山川风貌,双耳听三国鸡鸣狗吠”。

具有深刻历史意义的旅游景点

简介

这里具有着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有金玉生辉、碧水环绕的绿洲沙漠,还有生长着具有一亿三千五百万年历史的图们江红莲等自然景观,也有清代勘立,中俄“土字”牌界碑,日苏张鼓峰战役遗址,防川朝鲜族民俗村等人文景观。优美的风景、浓厚的历史文化,为防川风景区增添了无与伦比的迷人色彩。 作为旅游这确是一个很好的景点,这里可以三国的疆土风貌,但看过之后,我们感到只是中华民族的耻辱!明白了落后必然挨打这个道理。来到此地,每个中国人都会受到了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思想教育!

自然状况

珲春的防川是中国唯一地处中、朝、俄三国交界的边境城市,位于吉林省东南部图们江下游,中国至俄罗斯、朝鲜东海岸、日本西海岸以及北美北欧的最近点。珲春是一个新兴的口岸城市,总人口21.5万人,幅员面积5145平方公里。珲春同时拥有边境经济合作区、出口加工区、互市贸易区三个国务院批准设立的特殊经济区域;全市下辖四镇五乡、四个街道办事处。珲春属中温带季风性海洋气候,冬暖夏凉,温和湿润,年均温5.65℃,降水充沛。 东南与俄罗斯滨海边疆区接壤,边境线长246公里,现有珲春(公路)口岸和珲春铁路口岸与俄相通;西南与朝鲜边境北道隔江相望,边境线长130.5公里,现有圈河口岸和沙驼子口岸与朝鲜通客过货。从珲春南部的防川沿图们江而下,约15公里便可进入日本海。

发源于长白山麓的图们江,将中、朝、俄联于一体,是中国从陆路进入日本海的唯一水上通道。依藉这一通道,珲春历史上曾一度成为中原地区与日本、俄罗斯等东北亚国家友好交流的桥梁,边境贸易十分活跃。这一特殊的地理位置,不仅使珲春具有发展外向型经济的优越条件,也成为国际文化交流的重要基地。

图们江,重要的疆土分界线

图们江,位于吉林省东南边境,是中国与朝鲜的界河,下游为俄罗斯与朝鲜的界河。图们江发源于长白山东麓,干流全长525公里,注入日本海。 朝鲜称“豆满江”。

“图们”之名,在古籍中用字很不统一,有“统们、驰满、土门、豆满”之称,皆同音而异字,都是指图们江。据《中国古今地名辞典》记载:图们江,出自满语“图们色禽”。“ 图们”意为“万”、“众”,“色禽”意为“源”、“ 河源”,“图们色禽”即“万水之源”之意, 后来略去“色禽”,简称“图们”。

图们江辽代称驼门。金、元称爱也窟河,其下游段称统门河。明代称啊也苦河,其下游段称徒门河。清代称河源段为大浪河, 康熙年间称土门,高宗( 乾隆) 钦定《金史语解》中称图们。1962年中朝两国协定,“红土水”与溺流水以下称图们江。朝鲜语称豆满江。朝鲜李朝《新增东国舆地胜览》卷五咸镜道庆源都护府豆满江(图们江):“女真语谓万为豆满,以众水至此合流,故名”。长白山:“女真语谓善颜阿林,以白色的山峰,故名,胡(女真)人奉之为神山。”《李朝肃宗实录》记载:十七年十一月丙寅:“长白山,胡人(满族人)或称白头山,以长白故也”。

图们江发源于长白山东南部石乙水,流经中朝边界,向东北又折向东南,其干流流经和龙、龙井、图们、珲春四市。珲春市敬信镇于防川土字牌在东经130度42分,北纬42度17分处出境流入日本海。干流全长525公里。流域面积我国一侧2.2万平方公里。中朝界河段510公里。土字牌以下15公里为朝俄界河段。河道总落差1200米。滞道平均坡降1.6%,沿途接纳10公里以上的支流180条,30公里以上的支流30条,在我国境地仙主要支流有红旗河、嗄呀河、布尔哈通河、海兰河、珲春河等。图们江与红旗河汇流处以上河源区,为长白山主峰地域,崇山峻岭 ,森林茂密,人烟稀少,交通不便。

河流穿行于玄武岩熔台地的深谷中,谷深达百余米,河道坡度陡,平均坡度下降2%。水流急,河槽窄深,河底多大孤石,水声轰鸣,数里可闻。三合镇以上为上游,有两条源流:红土水和溺流水。红旗河口以下平均水面宽约50-100米,河道坡降陡,平均坡降为千分之二点三六,水流湍急,水量足,丰枯变化小。上游两岸山势陡峻、多峭壁。山地多次生林,河道异常弯曲,河槽宽窄不一,狭窄地段,洪水水面仅宽190米,开阔地段龙渊洪水水面可达1000米。三合至甩弯子为中游,河谷逐渐开阔,流域面积约增加两倍,水量猛增。河面展宽,水流变缓,平均水面宽60-240米,水深约1.2-3米。汛期水位猛涨猛落,变化急剧,经常造成洪水灾害。山地森林逐渐减少,沿江人烟密集,两岸多农田,交通方便。开山屯镇至图们江一带,形成较宽的河谷盆地,河床为沙卵石,局部弯曲段冲刷剧烈,多汊道、沙洲。嗄呀河江入后,河面展宽。甩弯子以下为下游,进入珲春河谷平源,地势开阔平垣,坡度减缓,河面宽阔,水流平稳,水量大增,河道平均坡降为千分之零点二到零点一,水面宽为240-250米,河道水流主淄易左右摆动。

重要的经济枢纽地带

珲春东南以珲春岭为界与俄罗斯滨海边疆区接壤,中俄边界线长232.7公里,距俄罗斯滨海边疆区首府海参崴180公里,现有珲春长岭子公路口岸和珲春中俄国际铁路口岸与俄相通,防川与分水岭也具备开辟口岸的条件;珲春西南隔图们江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相邻,陆路距朝鲜的重要港口罗津港93公里,距清津港171公里,现有圈河口岸和沙坨子口岸与朝鲜通客过货,其中圈河口岸对面就是朝鲜罗津先锋经济贸易区。从珲春南部的防川沿图们江而下,约15公里便可进入日本海,距朝鲜的罗津港15海里,清津港55海里,距韩国的釜山港460海里。这些交通区位的优势,不仅使珲春具有外向型经济的优越条件,也成为国际文化交流的重要基地。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防川风景区,位于吉林省延边自治州珲春市南部,距市区75公里。

防川风景区

风景区位于中朝俄三国交界的地带,面积为20平方公里,涉江临海,依山傍水,自古就有“鸡鸣闻三国,犬吠惊三疆”之称。该区以其独特的“一眼望三国”以及区内的自然湖泊、森林、珍稀植物、鸟类等闻名于世,是国家级森林公园,远东豹保护区的核心地带。防川东面是俄罗斯的边境路小站包得哥尔那亚,西南面隔图们江与朝鲜豆满江市相望。俄朝的这两个城市由图们江上的一座铁路在桥相连接,是联结俄朝陆路贸易的惟一纽带。从防川沿图们江而下,公15公里即进入日本海,可是成为中国俄罗斯、日本、朝鲜半岛乃至东北亚国家和地区进行贸易的“海上丝绸之路”。往防川村前数公里便是1886年由清政府钦差大臣吴大澄会同沙俄代表巴拉诺夫临立的“土”字界碑。从这里到图们江口只有15公里,可以远眺日本海,登上附近山包上的了望塔,远处那雾气蒙蒙的日本海连着天际;近处中朝俄三国的景致尽收眼底,左侧是俄罗斯的边城包德哥尔那亚,右侧了隔江则是朝鲜的豆满江市。

耻辱的历史、不平等的条约

《瑷珲条约》

“土字牌”是中国与俄罗斯两国界标之一,也是中俄边境线上第一座界碑,从土字牌顺图们江而下到日本海15公里。它是1886年清政府派吴大澄与俄谈判而立。‘土字牌’高1.44米,宽0.5米,厚0.22米,质地为花岗岩。在我侧正中刻有“土字牌”三个大字,其左竖刻“光绪十二年四月立”八个字,在俄侧刻有俄文“T”字样。“土字牌”上字不多,但中华民族荣辱兴衰的历史却深深的刻印其中。如今的“土字牌”只有象征意义了,真正的界碑是它左侧的422号界碑。

沙俄通过爱辉条约等几个不平等条约,割占我国150万平方公里以上的土地。我们所看到的区域,过去就是中国的固有疆土。因为沙俄的割占,吉林、黑龙江地区一直没有一个出海口。可以说,望得见大海,出不了大海。据说前几年,我国提出把这一段领土与新疆边界地区进行双倍土地置换,以便拥有一个出海口,据说,叶利钦曾经同意了。但到了普京,他看到了战略上的意义(对面是海参威),给否决了。

旧名:海参崴

现名:符拉迪沃斯托克

俄语:Владивосток

名称释义:海参崴,来自满语,意为“海边的小渔村”,1860年之前本为中国清朝吉林辖地。罗马化拼写:Vladivostok,(意为“东方统治者”或是“征服东方”的意思),今天是俄罗斯滨海边疆区首府,也是俄罗斯远东地区最大的城市。城市位于俄中朝三国交界之处,三面临海,拥有优良的天然港湾,地理位置优越,是俄罗斯在太平洋沿岸最重要的港口,也是俄罗斯太平洋舰队司令部所在地。

海参崴名字来源于满语,汉译为“海边的小渔村”。一说是由于当地曾经是盛产海参的地区,而“崴”是指洼地的意思,而其他两种说法都指此名来自于肃慎(满洲)原住民语言,一说是“海边的晒网场”,另一说为“海边渔村”。海参崴这个名称至今仍被中文使用者熟知。

在台湾海参崴是正式名称,而在中国大陆地图这个城市的正式标注则为“符拉迪沃斯托克”,是对俄文名字的音译。 海参崴在元代称“永明城”。位于绥芬河口海湾东岸,今俄罗斯滨海边疆区首府。海参崴,因盛产海参而得名。唐代渤海国时期属率宾府辖地,金属恤品路,元属水达达路。滨海地区比较富庶,“率宾马”名贵一时。海参崴附近的波谢特湾,为元朝东北边区的对外贸易海港。元朝为加强同东海诸族的联系,开辟了西祥州至滨海永明城的东南驿道,

从西祥州(今吉林农安县东北30公里万里塔古城)起,途径18站,终点站永明城(海参崴,今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清初属大吉林宁古塔副都统,后划归吉林珲春副都统管辖。1858年(清咸丰八年)不平等的《中俄瑷珲条约》签订后,俄罗斯便迫不及待地把侵略魔爪伸向乌苏里江以东的中国领土。1860年6月(清咸丰十年五月),俄罗斯军队悍然占领中国重要的港口海参崴,并将海参崴改名为“符拉迪沃斯托克”,意为“控制东方”,作为在远东进一步扩张的基地。同年11月,不平等的《中俄北京条约》签订后,中国失去乌苏里江以东至海约40万平方公里的吉林领土,海参崴也被划入俄国版图。俄国十月革命后,逐步发展成为有数十万人口的海滨城市,并建成军港。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在英法联军进攻天津、威胁北京时,1858年5月28日(清咸丰八年四月十六日)沙俄东西伯利亚总督穆拉维用武力迫使清朝黑龙江将军奕山,在爱珲签订了中俄《爱珲条约》。

主要内容为:俄国割去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60多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仅规定爱珲对岸精奇里江以南至豁尔莫勒津屯的一小块地区(后称江东六十四屯)仍准原位之中国人民“各在所住屯中永远居住”,归中国政府管理,俄国人不得侵犯;把乌苏里江以东40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划为中俄“共管”;黑龙江和乌苏里江只准中俄两国船只航行。

一、《爱晖条约》使中国领士完整与主权蒙受重大损害,开始清朝拒绝批准,直至1860年订立中俄《北京条约》时,方始承认《瑷珲条约》

侵吞中国黑龙江地区,夺取通往太平洋的出海口,是《尼布楚条约》签订以后,历代沙皇政府的一贯图谋这一地区,鸦片战争之后,沙俄成立“黑龙江问题特别委员会”,加紧其侵略黑龙江的活动。1849年至1853年,俄国海军军官涅维尔斯科依带领武装人员,侵入黑龙江下游,建立侵略据点。随后,在东西伯利亚总督穆拉维约夫的指挥下,大批俄国侵略军闯入黑龙江,对中上游北岸和下游两岸实行军事占领。

1857年12月29日,英法联军攻占广州。沙俄政府得知这一情况,于1858年(咸丰八年)1月5日召开“特别委员会”会议进行密谋。会议采纳了穆拉维约夫关于继续向黑龙江“移民”并与清政府举行以武力为后盾的外交谈判的意见。会后沙俄政府即通知清政府说,穆拉维约夫已受命谈判中俄边界问题,如果中国希望了结“黑龙江问题”,可以与他会商。此时,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形势对清政府极为不利。穆拉维约夫便乘机率领俄国哥萨克军队直逼瑷珲城下。5月20日,英法联军攻占大沽,天津告急,北京震动。22日,穆拉维约夫在两艘炮舰护送下来到瑷珲城内与清朝黑龙江将军奕山会晤、谈判。穆拉维约夫说他此来是为了“助华防英,”也是为了“保卫自己的领土。”“为了双方的利益,中俄必须沿黑龙江、乌苏里江划界。”奕山指出,两国边界已根据《尼布楚条约》“议定遵行,百数十年从无更改。今若照尔等所议,断难迁就允准。”这次谈判争论很激烈。散会前穆拉维约夫将俄方拟定的“条约草案”交给奕山,限第二天答复。这个草案的实质就是要撕毁中俄《尼布楚条约》,强占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地区。第二次谈判,中方代表爱绅泰断然拒绝俄方提出的无理要求,并将“条约草案”退给俄方代表彼罗夫斯基。由于俄方无理取闹,谈判无结果。穆拉维约夫急不可耐,再次亲自出马,以“最后通牒的方式”,“提出条约的最后文本”,强迫奕山签字,并恫吓说:“同中国人不能用和平方式进行谈判!”当夜俄国兵船鸣枪放炮。在沙俄的武力威胁之下,奕山终于屈服,被迫于28日与穆拉维约夫签订了《瑷珲城和约》,又称《瑷珲条约》。

《瑷珲条约》共3条。主要内容为: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60多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划归俄国,瑷珲对岸精奇哩江(今俄国结雅河)上游东南的一小块地区(后称江东六十四屯)保留中国方面的永久居住权和管辖权;乌苏里江以东的中国领土划为中俄共管;原属中国内河的黑龙江和乌苏里江只准中、俄两国船只航行。清政府当时没有批准《瑷珲条约》,还处分了奕山等人,但1860年订立《中俄北京条约》时认可了《瑷珲条约》。

《瑷珲条约》使中国领土、主权蒙受重大损害,而俄国却从中获得巨大的领土利益和黑龙江、乌苏里江的航行权,以及通往太平洋的出海口。沙皇俄国将穆拉维约夫割占我国黑龙江地区的行动方式概括为一个侵略公式:“必须以实际占领地方的办法来支持俄国外交上的要求。”其后,俄国割占中国乌苏里江以东地区和中国西北大片领土,都是这样干的。《瑷珲条约》的签订,为沙俄进一步掠夺中国领土开了一个罪恶的先例。

条约原文 一八五八年五月二十八日,咸丰八年四月十六日,俄历一八五八年五月十六日,瑷珲。

咸丰八年四月十六日,黑龙江将军奕山,会同俄国东悉毕尔将军岳福,在瑷珲城议定和约三条:

(一)、黑龙江、松花江左岸,由额尔古讷河至松花江海口,作为俄罗斯国所属之地;右岸顺江流至乌苏里河,作为大清国所属之地;由乌苏里河往彼至海所有之地,此地如同接连两国交界明定之间地方,作为两国共管之地。由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河,此后只准中国、俄国行船,各别外国般只不准由此江河行走。黑龙江左岸,由精奇里河以南至豁尔莫勒津屯,原住之满洲人等,照旧准其各在所住屯中永远居住,仍著满洲国大臣官员管理,俄罗斯人等和好,不得侵犯。

(二)、两国所属之人互相取和,乌苏里、黑龙江、松花江居住两国所属之人,令其一同交易,官员等在两岸彼此照看两国贸易之人。

三、 俄国结聂喇勒固毕尔那托尔木喇福岳福,中国镇守黑龙江等处将军奕山,会同议定之条,永远遵行勿替等因;俄国结聂喇勒固毕尔那托尔木喇福岳福缮写俄罗斯字、满洲字,亲自画押,交与中国将军宗室奕山,并中国将军奕山缮写满洲字、蒙古字,亲自画押,交与俄罗斯国结聂喇勒固毕尔那托尔木喇福岳福,照依此文缮写,晓谕两国交界上人等。

条约影响 通过该条约,沙俄割占了中国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的6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正如恩格斯所说,俄国不费一枪一弹“从中国夺取了一块大小等于法德两国面积的领土和一条同多瑙河一样长的河流”。原属中国的乌苏里江以东约4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划归中、俄“共管”,这实际上不过是沙俄正式吞并这一地区的过渡而已。

按照清朝当局事先给与奕山的命令,奕山根本无权与俄国人订立这样的条约。因此,清政府没有批准《瑷珲条约》,并对奕山等人予以处分。但沙俄却无视条约是非法的,擅自将瑷珲北岸的海兰泡改名为“报喜城”(即布拉戈维申斯克)。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特颁嘉奖,以表扬侵略签约“有功”的穆拉维约夫,同时晋封穆拉维约夫为阿穆尔(即黑龙江)斯基伯爵。

《 中俄北京条约》

《中俄北京条约》即《中俄续增条约》。1860年(咸丰十年)11月14 日沙俄利用英法侵华联军攻占北京的军事压力,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由清钦差大臣奕与俄国驻华公使伊格那提也夫在北京签订。共十五款。主要内容为:(1)将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约四十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强行划归俄国;(2)规定中俄西段疆界,自沙宾达巴哈起经斋桑卓尔、特穆尔图卓尔(今伊塞克湖)至浩罕边界,“顺山岭、大河之流及现在中国常驻卡伦等处”为界,根据这一规定,于1864年签订 了《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将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和斋桑卓尔南北四十四万多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割给俄国;(3)开放喀什噶尔(今喀什市 )为商埠;(4)俄国在库伦(今蒙古国首都乌兰巴托)、喀什噶尔设立领事官。

吟诵

<一眼望三国>

--扬眉

防川,

祖国的边防前线呀,

你究竟在哪里?

不是一片片红松林呦,

就是一撇撇江水湾;

防川,

祖国的边防堡垒呀,

你究竟在何方?

不是一团团迷离雾呦.

就是一簇簇榛柯丛。

一条弯曲的大路,

沿着蜿蜒的图门江边向前伸沿,

隐没在红松林,

缠绕在江水湾;

一座高耸的哨所,

立在挺拔的土字碑后淋雨沐风,

飘摇在迷离雾,

屹立在榛柯丛。

攀石阶、登了塔,

一眼望三国;

走小路、巡边境,

两耳听犬吠。

浩瀚的大海呀,

你就展现在眼前,

看到了你辽阔无际风姿,

赏到了你波光粼粼神韵,

可就是抚摸不到你的海岸。

洁白的鸥鹭呀,

你就飘忽在面前,

触到了你松软的羽翼,

感到了你急促的呼吸,

可就是无法把你热情留住。

这已不再是我们的热土,

这已不再是我们的家园。

一百多年前,

她已经从母亲的怀抱中被人掠走,

嘶哑的喉咙伴着图门江水呜咽;

两个世纪前,

她已经在父亲的眼光里被人蹂躏,

绝望的目光恨着长白山峰迸裂。

落后就要受欺,

孺弱就要挨打,

无力就会被任意宰割,

铁的事实就摆在面前!

我的故土呀,

先民在含泪离别你的时候,

带走了家小却带不走先祖的坟茔;

我的家园呀,

先民在忍痛告别你的时候,

带走了良种却带不走肥沃的土地。

到后来她的儿女只能立在高高的山岗上,

眼望着烟波浩淼的大海流着忧伤的泪水;

而如今她的子孙却能站在神圣的哨所中,

眼望着丰裕富饶的故园立下坚定的誓言:

故土不回,

前朝遗恨,

并非我辈无能;

中华崛起,

兴帮立业,

后世不再重演!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6: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