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夜泛西湖·湖光非鬼亦非仙
释义

作品名称:夜泛西湖·湖光非鬼亦非仙

创作年代:宋代

文学体裁:七言绝句

作者:苏轼

作品原文

湖光非鬼亦非仙,风恬浪静光满川。

须臾两两入寺去,就视不见空茫然。

作品出处

夜泛西湖·湖光非鬼亦非仙来自苏轼的《夜泛西湖》,《夜泛西湖》是公元1072年(熙宁五年)旧历七月苏轼任杭州通判时所作的组诗,共有五首。前两首写月下泛西湖,后三首写月将落及月落之后的西湖景色。后三首,特别是最后一首给人以迷离神秘之感。这五首诗,都紧扣“夜泛”二字着笔,既写出了月夜西湖之景,又写出了黑夜西湖之景,处处给人以船行之感,不离“泛”字,表现了“夜泛西湖”的全过程。

《夜泛西湖》全文

新月生魄迹未安,才破五六渐盘桓。今夜吐艳如半璧,游人得向三更看。三更向阑月渐垂,欲落未落景特奇。明朝人事谁料得,看到苍龙西没时。苍龙已没牛斗横,东方芒角升长庚。渔人收筒及未晓,船过惟有菰蒲声。(湖上禁渔,皆盗钓者也。)菰蒲无边水茫茫,荷花夜开风露香。渐见灯明出远寺,更待月黑看湖光。湖光非鬼亦非仙,风恬浪静光满川。须臾两两入寺去,就视不见空茫然。

作品赏析

《夜泛西湖》是1072年(熙宁五年)七月苏轼任杭州通判时所作的组诗,共有五首,这首诗是其中的第五首,写月将落及月落之后的西湖景色。

这首诗描写月落之后的湖光,给人以变幻多端、神秘莫测之感,《岭南异物志》说:“海中遇阴晦,波如然火满海,以物击之,迸散如星火,有月即不复见。”这是说海波似火。江波也有类似景色:“江心似有炬火明,飞焰照山栖乌惊。怅然归卧心莫识,非鬼非人竟何物?”(苏轼《游金山寺》)这几句几乎可作这一首的注脚,说明湖光也是如此。第一句“非鬼亦非仙”,是总写湖光的奇异;第二句是写“月黑”之后,风平浪静之时,湖光清晰可见;第三句写随着船行,湖光如同也在移动,然后跟着进入了寺中;第四句是说船来到寺庙之下,却根本看不见刚才仿佛“两两入寺”的湖光;烘托出了一种神秘的气氛。

这首诗紧扣“夜泛”二字着笔,既写出了月夜西湖之景,又写出了黑夜西湖之景,处处给人以船行之感,不离“泛”字,表现了“夜泛西湖”的全过程。组诗中每首之间,作者采用了蝉联格(这种诗格始创于曹植《赠白马王彪》),每首的结尾都是下一首的开头,而又略具变化。例如,这首诗的开头二字是第四首的结尾二字。这样,既珠联璧合,又错落有致,读起来轻快跳荡。在风格上,这首诗与苏轼其他描写西湖的诗篇如《有美堂暴雨》、《望湖楼醉书》很不同。那些诗以气势磅礴胜,而这首诗却给人以清新、雅淡、恬静的美感。

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苏洵之子。嘉祐年间(1056—1063)进士。曾上书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后因作诗讽刺新法而下御史狱,贬黄州。宋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颖州,官至礼部尚书。后又贬谪惠州、儋州。在各地均有惠政。卒后追谥文忠。学识渊博,喜好奖励后进。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其文纵横恣肆,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又工书画。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书传》、《东坡乐府》等。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18:3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