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叶常青 |
释义 | 叶常青,1933年9月出生于上海市。1956年底毕业于沈阳中国医科大学.即分配至军事医学科学院。一直从事放射毒理与防护研究,是四部专著的主编或副主编,三项国家标准的起草人。曾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中国毒理学会第三届理事长。 简介叶常青,男,汉族,1933年9月8日生,中共党员。军事医学科学院研究员,技术2级,文职1级,硕士、博士生导师。1956年12月毕业于沈阳中国医科大学,获学士学位。 1985和1990年培养硕士生2名、博士生3名。他先后主编过专著多部,参加编写和校审的专著、讲义等十多部,发表论文约100篇。 1989年以来在干部部门安排或同意下,本人事迹曾收录于《中国当代医学家荟萃》(1989),《科学技术论著评审专家名典》(1991),《中国军事后勤百科全书》(1996)和《中国专家人名辞典》(1998)。 成长过程叶常青研究员原籍浙江慈溪。1933年9月8日诞生于上海。1946年考入建于世纪之初的南洋模范中学念初中,毕业后考入公立上海中学工科。1950年底参军,分配到沈阳中国医科大学学习军医。随着朝鲜战场战局的稳定和停战协定的签字,在校的学习期限由原定的2个月逐步延长到6个月、2年,最后至6年。195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6年12月毕业后,分配到军事医学科学院病理系工作。不久被派往南京军区总医院病理科进修。进修结束后不久,军事医学科学院从上海迁到北京,同时将原来的学科建系调整为任务建所。病理系取消后,分配到二所四组(后组改为研究室)工作。当时的所名为防原医学研究所,组名叫放射防护与毒理组。 为适应新的建制和新的专业的需要,他先参加了防原医学训练班,后带领学员赴上海、江西实习,参观放射性厂矿,从事卫生防护调查;曾参加国家卫生部工作组到我国第一座反应堆驻地调查;1960年随同苏联专家作为教学组工作人员赴北京、上海、长沙、大连开办训练班。 通过参加1961年底苏联核试验对新疆北部环境放射性影响的调查以及1962年夏美国太平洋地区核试验对我广东沿海地区环境放射性影响的调查(调查组由李冬和魏履新带队),他正式步入了系统的科研工作。此后,在1963至1978年间,10次赴我国核试验基地完成以“落下灰危害及其防护”为中心内容的我国核试验生物效应研究任务,其间,除完成所负责的项目外,多次担任效应分队长,带头赴条件困难的下风向地区完成布放、回收样品等工作;1967年和1974年两次参加由国防科工委组织的我国第1~6次和第7~16次核试验效应资料汇编工作(分别于1972年和1977年出版),负责“落下灰生物效应”部分的编写任务。1974和1978年两次参加由总后勤部卫生部组织的、以我国核试验效应资料为基础的题为“核武器损伤与防护”专著的编写,分别于1976,1980年出版。1980年为纪念建所30周年,受所领导委托,根据280多篇本所核试验效应资料撰写了“落下灰危害及防治措施研究工作的回顾”专题报告。报告包括7个部分:(1)落下灰理化性质;(2)体内污染量的估算;(3)落下灰在体内代谢动力学特点;(4)落下灰辐射损伤效应;(5)辐射剂量监测方法;(6)卫生防护措施的效果;(7)体内污染的早期处理及药物捉排。对此项目近20年的研究工作作了全面总结。1998~2000年作为副主编参加了题为“大西北、大戈壁、大事业—中国核试验效应记实”的史料编写工作,经总后勤部司令部科装局认同,完成了总后勤部范围内核效应史料的汇编任务。在完成核试验现场任务中因为工作出色,受到总后效应大队三等功奖励二次。由于落下灰危害及其防治研究是防原医学重要组成部分,故在我院1986年获得的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战时特种武器伤害的医学防护”项目中是受到院党委表彰的突出贡献者之一,并于1997年受到我院AMMS军事医学研究奖一等奖的奖励。 主要研究方向在他近40年科研实践的活动中,第二个重大的项目是协助吴德昌研究员在“七五”、“八五”期间完成了“吸入钚损伤量效关系的研究”,作为研究室负责人组织实施了该项目的大部分专题,包括在酒泉核能联合企业现场工作和实验室的研究,该项目包括:(1)钚气溶胶吸入装置及大鼠吸入模型;(2)二氧化钚在大鼠呼吸道内的沉积及内剂量估算;(3)吸入钚对肺巨噬细胞免疫功能的损伤;(4)吸入钚对肺Ⅱ型上皮细胞的微观剂量及形态学参数定量改变;(5)吸入钚诱发肺癌的量效关系及危险系数;(6)吸入钚诱发肺局部淋巴结肉瘤;(7)钚粒子诱发体外细胞恶性转化及硒制剂的保护作用。他具体负责肺Ⅱ型上皮细胞微剂量估算及其定量形态学变化的研究。由于此专题设计思想巧妙,信息量多,故在外文杂志刊出后,获得国外同行兴趣,15国次30人次来函索要单行本。此项目获得了1993年度军队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995年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吸入钚量效关系”项目完成后,为结合社会需求独立深入地从事卫生毒理学研究,他相继开展了三项工作。一是受甘肃金川有色金属公司委托,组织了“镍生产医学防护”的研究(1993-1996),分三个专题:(1)用细胞生物学方法证明了多种不同镍化合物有细胞毒和恶转效应,观察到二种制剂有保护效果;(2)测定了公司所在地人体内肺、肝尸检样品镍含量水平比对照地区高;(2)用含硒食品可以改善镍作业人员的免疫功能。二是为评估未来航天飞行中电离辐射可能的危害,用细胞及分子生物学方法观察了三种重离子所致人上皮细胞系损伤效应,为危害评估提供资料,也使粒子辐射效应向重离子辐射效应延伸;三是用分子生物学方法观察了云锡矿工肺癌和陕北高氡窑洞内居民肺癌相关基因的研究,发现了一些差异显示的基因片段,为进一步确定它的功能及与肺癌相关性打下了基础。在上述三项工作中,一共获得了4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的资助,扩大了研究领域,推动了学科建设,也获得了相应的社会效益。 主要研究课题放射卫生防护的研究与实践是他几十年来科研生涯中一个重要的方面。60年代初曾率队对电子工业部成都某雷达发射管灯丝制造厂的放射卫生防护情况作系统调查。在我国核试验准备阶段,参与了核试验场特种医疗保障工作,包括辐射卫生防护规定的制订。担任了首次氢弹试验场外安全指挥部技术咨询工作。1987~1993年间三次应国防科工委卫生部委托负责对核试验基地退伍战士体检技术组织工作,起草总结报告并协助处理上访事件,编写科教电视片剧本等。“九五”期间他曾获得总后勤部指令性计划中专项立题拟对我国核试验参试人员健康情况作一抽样调查及全面的危害评估,终因考虑社会因素未获总装备部有关领导的同意而改为以现有资料为基础作一分析而撰写了一份专题报告。1987~1990年他受总后卫生部委托担任了全军医用X射线防护协调组组长,在总后卫生部领导下,从技术角度组织对全军各大单位参与此工作技术骨干的培训、学术交流及验收标准的制定等,通过3年努力,使全军80%医疗单位达到了标准的要求,节省了约1000万元X射线机的更新费用,也极大地改善了我军医用X射线工作者的劳动条件,保障了患者及陪伴人员的健康安全。80年代他参与了我国第一座核电站厂址预选以及上海金山石油化工厂核热站对环境和人员影响的论证工作。1986年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厂事故后,他积极收集有关资料,撰写评述性文章,介绍事故后对策。“八五”期间参与了由国家核安全局下达的二项攻关课题—“核事故受照人员诊断和应急医学处理措施”和“辐射防护法规、标准的研究和建立”,完成了上述项目中二个专项的研究,是这两个攻关课题各获军队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的积极参与者。除了上述科研性实践活动外,1981年起他一直受国家卫生部聘为全国卫生标准技术委员会放射卫生专业委员会委员,从1995年开始为第四届放射卫生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该委员会每年审议的国家标准送审稿4~6份。1992年起受聘为国家卫生部放射卫生专家组成员,此咨询机构负责审议大型核设施放射卫生评价报告。在这些审议活动中扩大了视野,发挥了技术咨询的作用,得到主管部门的好评。1997年又受国家卫生部科教司和地矿部科技司聘为氡监测与防治专家组成员。 80年代初开始,他根据实验研究的需要开展了形态计量学的研究工作,积极追踪国际范围内生物形态计量学的进展。曾在中国体视学会组织下在全国范围内积极推广形态计量学在医学生物学领域内的应用,包括译编生物体视学讲义,担任7期培训班授课,主办或合办全国性专题学术交流会议4次。这些活动推动了国内解剖、组织、病理、毒理等学科形态计量学的应用与发展。 基于上述工作的基础,1993年他被批准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除了上述四方面科研活动以外,在上级安排下作为职务行为或者在本人独立的学术影响下,他持续地参加了军内、国内或国际学术组织的活动,增强了信息交流,拓宽了学术领域。其中,在所内有:放射毒理与防护研究室主任(1984~1991),所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主任(1987~1999),所职称考核委员会副主任(1992~1997),所科技监察委员会主任委员(1995~1999),所学术顾问(1999~)。有院内有:院学术委员会军事医学专业副组长(1987~1990)、委员(1994~1999),院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委员会委员(1987~1990),院仪器设备技术委员会委员(1990~1995),院首届科技监察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997~1999),院成果评审委员会委员(1994~1999),院专家组成员(1994~1999)。在军内有:全军医用X射线防护协调组组长(1988~1990),解放军医学图书馆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1998~2000),全军预防医学咨询委员会委员(1990~1997),总后卫生部军事医学科研成果评审委员会委员(1995~),总后司令部后勤科技成果评审委员会委员(1995~)。在国内有:中国劳动保护科学技术学会理事(1983~1988),中国核学会辐射防护学会医学防护组组长(1983-1988),国家核安全局科技成果鉴定评审专家(1995~1998),全国卫生标准技术委员会委员(1981~),全国卫生标准委员会放射卫生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995~),国家卫生部放射卫生专家组成员(1992~),中国体视学会常务理事并生物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988~1996),中国毒理学会副秘书长、代秘书长、秘书长(1993~)及下属放射毒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1994~1997)。在他担任中国毒理学会秘书长期间,经大家共同努力,中国毒理学会终于2000年4月被接收为中国科协的正式会员,他本人亦于2001年6月代表学会出席了中国科协第六次代表大会。1995年后作为评议人参加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项目的同行评议以及国家科技成果奖函审评议。1995年度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聘为博士点、硕士点通讯评议专家组成员。1990~1997年担任了国际科联环境问题科学委员会中国委员会人工核素组副组长。 学术兼职兼任了一些杂志的编委,包括《辐射防护》(1983~),《国外医学·放射医学与核医学分册》(1997~),《体视学通讯》(1986~1990),《中国体视学与图像分析》(1996~),《预防医学动向》(1988~1990),《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1988~1997),《中国药理毒理学杂志》(1998~)。 在我院卫生毒理学硕士点、博士点相继建立后,他于1985和1990年作为副导师相继参与硕士生、博士生的培养工作;1988年和1993年相继作为导师承担硕士生、博士生的培养工作。在退休前共培养硕士生2名(沈智渊,支胜标),博士生3名(杨梅英、张泽云、袁雄),其中沈智渊作为优秀硕士生毕业。他们中三人已前后赴国外深造或定居,二人也将出国工作或学习。退休前又受委托担任了1名博士后(袁素波)的合作导师。 主要论著他先后主编过专著多部,参加编写和校审的专著、讲义等十多部,发表论文约100篇。其中有影响的专著如《放射性核素内照射剂量学》(1988),《辐射危害与评估》(1999),《在持续照射情况下公众的防护》(2001);专篇有《不同粒度放射性气溶胶摄入量限值》,《灾害性核辐射事故》,《定量形态计量学》等。 他曾先后赴巴黎(1984)、香港(1987)、悉尼(1988)、洛杉矶(1991)、西雅图(1995)、曼谷(1999)等地参加国际学术交流活动。在担任中国毒理学会秘书长期间,曾参与国际学术交流方面的组织工作,包括组织启动中泰两国政府间科技合作议定书中子项目,推动有关研究所之间的合作(2000,北京)。一直与亚洲毒理学会(ASIATOX)、国际毒理学联合会(IUTOX)保持联系,安排由IUTOX组织的于2001年10月在南京举办的“转基因模型在毒理学中应用”继续教育培训班(约60名学员),启动受IUTOX委托并得到国际药理学联合会(IUPHAR)资助的第五届发展中国家毒理学国际会议(2003,桂林)。 1989年以来在干部部门安排或同意下,他的事迹曾收录于《中国当代医学家荟萃》(1989),《科学技术论著评审专家名典》(1991),《中国军事后勤百科全书》(1996)和《中国专家人名辞典》(1998)。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