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野鸭村
释义

野鸭村位于云南省昭通市巧家县城12公里的白鹤滩镇,海拔在1500米至600米之间,国土面积9.87平方公里,辖12个村民小组468户1836人,有党员64名,其中女党员8名。

基本概况

2007年人均纯收入1853元,人均有粮305公斤。近年来,村“两委”抢抓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历史机遇,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实现了“三个文明”建设双丰收目标。2005年获县委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并授予“云岭先锋”流动红旗,同年,被市委、政府命名为市级文明村;2006年获市委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2007年获云南省新农村建设巾帼示范村荣誉称号,同年,被云南省委、省政府命名为省级文明村。

经济发展

野鸭村地处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区,水资源丰富,光热充足,具有种植蚕桑、甘蔗、米枣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村“两委”按照“稳步发展甘蔗,全面发展蚕桑、优先发展米枣”的产业发展思路,通过支部发动、示范带动、效益推动、引进良种、提高科技含量等措施,做大做强蚕桑、米枣、甘蔗三大主导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集体经济。2007年,全村甘蔗产量6000吨,产值150万元;养蚕1600张,产鲜茧52.5吨,产值100万元;米枣产量3万公斤,产值50万元;组织劳务输出420人,务工收入125万元。建成优质米枣基地500亩、优质蚕桑样板基地1000亩。

文明建设

野鸭村在抓好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积极做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结合《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深入开展政策宣传和民主法制教育以及“创建安全文明村组”、“五好家庭”、“妇女之家”、“安全文明小组”、“无毒村”、“十星级文明户”的创建活动。在村民中开展基本道德规范教育,通过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在农村形成积极向上、文明和谐的社会文化氛围。认真组织开展“十星级文明户”增减星评比活动,通过群众自我参与、自我评比,在广大农户中形成户户争创“十星级文明户”的良好风气,全村农户参评率达100%。通过形式多样活动,教育村民正确区分是非、善恶、美丑,遵守社会公德、家庭美德,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自觉抵制腐朽思想。积极提倡真、善、美,反对假、恶、丑的良好社会风气,形成一个人人追求科学、追求文明、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加强了卫生室、图书室和文化活动室的硬件建设,比文明、比致富、比奉献的良好氛围已形成。加强村治保会、村平安创建委员会的建设,通过调解民间纠纷,化解邻里矛盾,消除治安隐患,形成人人关心稳定,人人维护稳定的社会格局。帮民爱民献爱心,在全村开展公益事业服务,向弱式群体进行扶贫帮困、互助互济,认真组织发放每年的救济款,在全村村民中已树立互相帮助和共同发展的意识。

抓示范,促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设施建设

该村全力抓好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新农村建设,完成户间道路硬化3000米、村组主干道200米,建设饮水管网3000米、水池200立方米;建文化活动室一间40平方米、活动场所100平方米;新建住房4户,住房改造46户,改厩980平方米;建沼气池40口(达到户均一口以上);新安装太阳能热水器21台。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0:2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