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野黍 |
释义 | 种中文名:野黍 种拉丁名:Eriochloa villosa (Thunb.) Kunth 种别名 :拉拉草(植物名录),唤猪草(种子植物名称) 科中文名:禾本科 科拉丁名:Gramineae 属中文名:野黍属 属拉丁名:Eriochloa 形态特征:一年生草本。高30~100cm。秆直立或基部曲膝。叶条状披针形,长15~20cm、宽5~15mm。总状花序数枚,排列于主轴一侧。总状花序密被柔毛,小穗单生,颖下之穗轴愈合膨大成环状的小穗基盘;第二外稃钝头。 分布:我国2种,重庆1种,各区县广泛分布,海拔2000m以下。湿生植物。喜光、喜水,耐酸碱。生于耕地、田边、撂荒地及居民点、林缘。分布于中国各省区;朝鲜、日本、东南亚也有。成熟前,茎秆细软,适口性好,马、牛、羊喜食。可放牧,也可刈割调制干草。 国内分布:产东北、华北、华东、华中、西南、华南等地区;生于山坡和潮湿地区。 国外分布:日本、印度也有分布。模式标本采自日本。 命名来源:(救荒本草)[Rev.Gram 1: 30. 1829] 中国植物志:10(1):275 最低海拔:1700 生 境:草地 药用部位:全草 药用主治:治火眼、结膜火、视力模糊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