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野菊花注射液
释义

野菊花注射液介绍

拼音名: Yejuhua Zhusheye

英文名: 书页号:GLF─429

标准编号:WS-11041(ZD-1041)-2002

【处方】 野菊花1000g 氯化钠7g 聚山梨酯80 5ml 制成 1000ml

【性状】 本品为浅棕黄色或棕黄色的澄明液体。

【鉴别】 取本品20ml,置分液漏斗中,用稀盐酸1ml、醋酸乙酯30ml,振摇提取,静置,取醋酸乙酯液,蒸干,残渣加甲醇2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野菊化对照药材1g,加稀盐酸1ml、醋酸乙酯30ml,超声处理3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甲醇2ml使溶解,作为对照药材溶液。再取绿原酸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1μl,分别点于同一聚酰胺薄膜上,以甲苯-醋酸乙酯-醋酸-甲酸-水(2:30:4:2:4)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和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分别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用于外感热病、目赤肿痛、咽喉疼痛; 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扁桃体炎属热毒上攻者。

【检查】 pH值 应为5.0~7.0(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录Ⅶ G)。

蛋白质 取本品1ml,依法测定,应符合规定(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录Ⅸ S)。

树脂 取本品5ml,依法测定,应符合规定(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录Ⅸ S)。

其他 应符合注射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录Ⅰ U)。

【含量测定】照高效液相色谱法(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录Ⅵ D)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甲醇-0.1mol/l磷酸二氢钠溶液〔取磷酸二氢钠(NaH2Po4.2H2o)15.6g,加水至1000ml,制成0.1mol/L的溶液,加入磷酸适量,调节pH值至2.7〕(23︰77)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27nm。理论板数按绿原酸峰计算应不低于3500。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绿原酸对照品适量,置棕色量瓶中,加50%甲醇制成每1ml含40μg的溶液,即得。(10℃以下保存)。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品作为供试品溶液。测定法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本品每1ml含野菊花以绿原酸(C16H18O9)计,不得少于30μg。

【用法用量】 肌内注射, 一次2~4ml, 一日2次;小儿酌减或遵医嘱。

【注意事项】 (1)本品不宜与其它药物在同一容器内混合使用; (2)本品是中药制剂,保存不当可能影响产品质量。使用前必须对光检查,如发现药液出现混浊、沉淀、变色、漏气或瓶身细微破裂者,均不能使用。

【规格】 每支装(1)2ml (2)5ml

【贮藏】 密封,避光。

【有效期】 1.5年。

野菊花注射液和庆大霉素的临床治疗对比

野菊花注射液2 ml 加20 ml生理盐水雾化吸入20分钟,每日一次,疗程为7天。

中药野菊花注射液的主要成分是野菊花,辅料为氯化钠、聚山梨酯80。具有清热解毒作用。临床上庆大霉素主要用于敏感细菌引起的感染,但由于有耳毒性和肾毒性,此外地塞米松可以引起血糖升高,恶心、胀气、腹上区不适等消化系统并发症,骨质疏松;对于一些肾功能不全、糖尿病、消化系统疾病和股骨头坏死的患者不适用。

从临床观察结果看野菊花和庆大霉素治疗疗效差异无显著性,因此,中药野菊花注射液可作为中药治疗慢性咽炎的首选药物,且不良反应较少。

药理研究

探讨野菊花注射液抗肿瘤作用.方法:采用直接将药物加入培养液的方式,以MTT法观察野菊花注射液在不同浓度下对人肿瘤细胞SMMC7721、PC3、HL60增殖的影响.结果:野菊花注射剂在32μl/ml浓度下对人肿瘤细胞株PC3、HL60增殖有明显抑制的作用,但对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增殖作用无明显影响.结论:体外实验表明野菊花注射液可抑制人肿瘤细胞株PC3、HL60增殖,提示野菊花注射液具有一定的抑瘤作用.

制剂研究

1.建立野菊花注射液中蒙花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Diamonsil~(TM) C_(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磷酸(57:43:0.04),检测波长为326nm。结果:蒙花苷线性范围0.48~9.70 mg·L~(-1),r=0.9999(n=7);低、中、高3个浓度的平均回收率(n=3)分别为101.1%,98.4%,97.1%;RSD 分别为0.7%,1.8%,0.6%。结论:该测定方法可为野菊花注射液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2.建立野菊花注射液GC指纹图谱.方法 使用DB-17弹性石英毛细管柱(30m×O.25mm,0.25μm).柱温:初温80℃保持5 min,以5℃·min-1升至100℃保持10min,5℃·min-1升至170℃保持5min,10℃·min-1升至250℃保持3 min;载气:高纯氮气,流量.1.OmL.min-1;分流比10:1;氢气:40mL·min-1;空气:400mL·min-1;检测器:FID;检测器温度:280℃;气化室温度:280℃;进样量:1μL.结果 建立了野菊花注射液的对照指纹图谱并确定了22个共有峰,各批注射液与对照指纹图谱相似度均在0.95以上.结论 该方法 简便、准确、重现性好,为野菊花注射液的质量控制提供了依据.

3.建立了同时测定野菊花注射液中绿原酸和咖啡酸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RP—HPLC法,C18(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磷酸(12:88:0.04),检测波长为327nm。结果:绿原酸与咖啡酸分别在2.0~20.0μg·mL^-1(r=0.9997)和0.2~2.1μg·mL^-1(r=0.9998)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n=6),方法回收率(n=9)分别为101.4%和99.4%,RSD分别为1.5%,2.6%。结论:方法简便、快速、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野菊花注射剂中绿原酸和咖啡酸含量的同时测定。

4.建立野菊花注射液中桉油精、龙脑和樟脑含量测定方法。方法使用DB-17毛细管柱(30m×0.25mm×0.25μm)。柱温:初温80℃,保持5min,以5℃/min升至100℃,保持10min;气化室温度:280℃;检测室温度:280℃;检测器:FID;分流比:10∶1;载气:N2;流速:1.0mL/min;进样量:1μL。结果桉油精、龙脑和樟脑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025~0.250mg/mL(r=0.9991)、0.05~0.50mg/mL(r=0.9995)和0.10~1.00mg/mL(r=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n=9)分别为98.0%、98.1%和98.6%。结论方法简便、结果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野菊花注射液中挥发油的质量控制。

5.本研究以野菊花注射液为研究对象,采用色谱分离技术,对野菊花乙酸乙酯萃取部分进行了分离纯化,得到了4个单体化合物,通过波谱分析和文献对照,鉴定了它们的结构,分别为蒙花苷、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绿原酸和咖啡酸。对分离得到的蒙花苷和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进行了体外细胞活性研究。结果表明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对人肝癌HepG2细胞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40μg·mL~(-1)的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即可明显的抑制HepG2细胞的活性,且呈明显的时间和剂量依赖性。形态学方法、核荧光染色及DNA片段化分析实验证实了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诱导HepG2细胞死亡机制为诱导细胞凋亡。 建立了同时测定野菊花中绿原酸和咖啡酸含量的RP-HPLC方法,绿原酸和咖啡酸分别在1.0~20.0μg·mL~(-1)(r=0.9997)和0.053~1.1μg·mL~(-1)(r=0.9998)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收率分别为97.9%(RSD=2.2%)和99.2%(RSD=2.5%);同时测定了野菊花注射液中绿原酸和咖啡酸的含量,绿原酸和咖啡酸的回收率分别为101.4%(RSD=1.5%)和99.4%(RSD=2.6%)。建立了同时测定野菊花中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和蒙花苷的RP-HPLC方法,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和蒙花苷分别在0.2~4.2μg·mL~(-1)(r=0.9998)和2.1~41.2μg·mL~(-1)(r=0.9998)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收率分别为98.6%(RSD=1.8%)和99.4%(RSD=1.7%);同时测定了野菊花注射液中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和蒙花苷的含量,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和蒙花苷的回收率分别为99.3%(RSD=1.5%)和99.9%(RSD=1.3%)。采用GC-MS联用技术对野菊花中的挥发油进行分析,分离出56个组分,初步鉴定出34个化合物。以17批野菊花药材为样品建立了HPLC指纹图谱,得到共有峰24个,指认了其中5个。以13批野菊花注射液为样品建立了野菊花注射液的HPLC指纹图谱,得到共有峰16个,指认了其中4个。并考察了原药材、中间体和注射液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中间体和注射液与原药材之间具有较好的相关性。 建立了同时测定Beagle犬血浆中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和蒙花苷的HPLC方法,以芦丁为内标,血浆经乙腈沉淀蛋白后进样分析,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和蒙花苷分别在3.9~1560ng·mL~(-1)(r=0.9928)和3.4~1373ng·mL~(-1)(r=0.994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分别为82.6%和74.2%。同时进行了野菊花注射液在Beagle犬体内的药动学研究,结果表明:Beagle犬肌肉注射野菊花注射液后(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99.3μg/kg,蒙花苷173.2μg/kg),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在0.37h达峰,峰浓度C_(max)为61.75ng·mL~(-1),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_(0-∞)值为79.30ng·h·mL~(-1),体内消除速率常数Ke和生物半衰期T_(1/2)分别为1.02h~(-1)和1.12h。蒙花苷在0.42h达峰,峰浓度C_(max)为134.9ng·mL~(-1),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_(0-∞)值为188.9ng·h·mL~(-1),体内消除速率常数Ke和生物半衰期T_(1/2)分别为0.67h~(-1)和1.08h。 优化了测定Beagle犬血浆中蒙花苷的HPLC方法,以大豆苷元为内标,血浆经乙腈沉淀蛋白后进样分析,蒙花苷在6.4~2575ng·mL~(-1)(r=0.9966)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77.0%。同时进行了蒙花苷单体和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单体在Beagle犬体内的药动学研究,结果表明:Beagle犬肌肉注射蒙花苷后(177.7μg/kg),在0.70h达峰,峰浓度C_(max)为37.87ng·mL~(-1),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_(0-∞)值为65.74ng·h·mL~(-1),体内消除速率常数Ke和生物半衰期T_(1/2)分别为0.51h~(-1)和1.44h。Beagle犬静脉注射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后(95.5μg/kg),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_(0-∞)值为22.61ng·h·mL~(-1),体内消除速率常数Ke和生物半衰期T_(1/2)分别为1.66h~(-1)和0.48h。 建立了同时测定大鼠血浆中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和蒙花苷的HPLC方法,以芦丁为内标,血浆经乙腈沉淀蛋白后进样分析,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和蒙花苷分别在22.8~4560ng·mL~(-1)(r=0.9969)和20.8~4160ng·mL~(-1)(r=0.9970)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分别为70.7%和66.6%。同时进行了野菊花注射液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研究,结果表明:大鼠肌肉注射野菊花注射液后(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0.271μg/g,蒙花苷0.632μg/g),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在0.14h达峰,峰浓度C_(max)为98.8ng·mL~(-1),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_(0-∞)值为194.0ng·h·mL~(-1),体内消除速率常数Ke和生物半衰期T_(1/2)分别为0.43h~(-1)和1.74h。蒙花苷在0.13h达峰,峰浓度C_(max)为323.5ng·mL~(-1),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_(0-∞)值为553.1ng·h·mL~(-1),体内消除速率常数Ke和生物半衰期T_(1/2)分别为0.57h~(-1)和1.27h。 优化了测定大鼠血浆中蒙花苷含量的HPLC方法,以大豆苷元为内标,血浆经乙腈沉淀蛋白后进样分析,蒙花苷在20.8~4160ng·mL~(-1)(r=0.9935)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67.7%。同时进行了蒙花苷和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研究。结果表明:大鼠肌肉注射蒙花苷后(0.713μg/g),在0.30h达峰,峰浓度C_(max)为394.1ng·mL~(-1),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_(0-∞)值为683.8ng·h·mL~(-1),体内消除速率常数Ke和生物半衰期T_(1/2)分别为0.86h~(-1)和1.09h。大鼠静脉注射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后(0.297μg/g),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_(0-∞)值为79.21ng·h·mL~(-1),体内消除速率常数Ke和生物半衰期T_(1/2)分别为1.82h~(-1)和0.54h。 以上研究结果表明,野菊花注射液中其他共存成分能有效地促进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和蒙花苷在Beagle犬和大鼠体内的吸收,延长药物的生物半衰期,增加药物在体内的滞留时间,从而更好地发挥药效。揭示野菊花注射液给药比相应单体给药效果更好,进而从药动学角度证明了中药组成各化学成分之间的协同作用。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9:2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