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药用昆虫 |
释义 | 定义具有药用作用,可以治疗或辅助治疗某种疾病,能增强机体免疫力的昆虫,如冬虫夏草、斑蝥、九香虫、蝎子、土元、螳螂等。昆虫作为药物治病,在我国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据最早的文字《周礼》记载,“五药,草木虫石谷也”。可见古代人们已认识到“虫”是药材之一。《神农本草经》列出的虫药就有29种,明代名医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则将虫药扩充到106种,到目前为止,我国中医的药用昆虫达300种之多,如蚂蚁、蜜蜂、蟑螂(卵荚)、蝉壳、斑蝥、螳螂、家蚕和苍蝇等昆虫。目前已有很多药用昆虫进行了人工养殖,在医药、食品、工艺美术等诸多领域发挥着极大的作用。 蜣螂 (Dung Beetle)勺状头型的昆虫,可将粪便变成球型。它们将卵产在此球状粪便上并将卵掩埋,这样可使幼虫在孵化时,有现成的食物供应。 世界上有2万多种蜣螂,分布在南极洲以外的任何一块大陆。最著名的蜣螂生活在埃及,有1-2.5厘米长。世界上最大的蜣螂是10厘米长的巨蜣螂。大多数蜣螂营粪食性,以动物粪便为食,有“自然界清道夫”的称号。它常将粪便制成球状,滚动到可靠的地方藏起来,然后再慢慢吃掉。一只蜣螂可以滚动一个比它身体大得多的粪球。处于繁殖期的雌蜣螂则会将粪球做成梨状,并在其中产卵。孵出的幼虫以现成的粪球为食,直到发育为成年蜣螂才破土而出。植食性蜣螂以甘甜的树汁为食,雌雄交配后,雌蜣螂把卵产在腐叶土里,约10天后,幼虫便破卵而出,以腐叶土或动物粪便为食,幼虫不断成长,第二年七月化为蛹,约20天后变为成虫。 蜣螂属昆虫纲、鞘翅目,体黑色或黑褐色,体表有坚硬的外骨骼,复眼发达,咀嚼式口器,触角鳃叶状,有3对足,足适于开掘,有2对翅,前翅角质化,发育方式为完全变态。蜣螂能利用月光偏振现象进行定位,以帮助取食。有一定的趋光性。 药用价值释名:推丸,推车客、黑牛儿,铁甲将军、夜游将军。 气味:咸、寒、有毒。 主治: 1、小儿惊风(不拘急、慢均适用)。用蜣螂一枚捣烂,加水一小碗,于百沸汤中烫热,去渣,饮服。 2、小儿疳疾。用土裹蜣螂煨熟。吃下。 3、小儿重舌。有蜣螂烧成末,唾液和匀敷舌上。 4、赤白痢(包括噤口痢及泄泻)。有蜣螂烧研为末。每用半钱或一钱,烧酒调服,小儿用黄酒调服。立效。此方名“黑牛散”。 5、大肠蜕肛。用蜣螂烧存性,研为末,加阔步片研匀,敷肛上托入,即愈。 6、大小便不通,用夏天收集、阴干的蜣螂一个,放净砖上,四面以灰火烘干,当腰切断。大便不通,用上截;小便不通。用下截,二便不通,用全部。各研为末,水送服。 7、小便血淋。用蜣螂研为末,水冲服。“ 8、痔泥土出水。用蜣、螂一个阴干,加冲片少许,研为细末,搓纸捻蘸末塞入孔内,渐渐生肉,药自退出,即愈。又方:用蜣螂焙干,研为末,先以矾汤洗过,再加药末敷贴。 9、疔肿恶疮。生取蜣螂一个,在蜜汤中浸死,瓦上焙焦为末。先用针烧过,把疮肿挑破,然后用醋调药末敷涂。 10、无名恶疮。用死蜣螂捣汁敷涂。 贮藏方法药用昆虫在采收后贮藏备用的过程中,容易发生害虫蛀食,如果进行药剂或物理机械防治,不但会破坏药物成分,改变药理功能,而且直接煎熬或外用都可能会对人的健康不利。 保护昆虫药材不遭虫害的最佳选择,应以防重于治为上策,把重点放在“管”字上。 1.加强检疫。严格遵守《检疫法》,如发现检疫对象的危险性害虫,应及时采取对策,就地消灭。 2.“防患于未然”是管理昆虫药材的最佳决策。只要做到干、净、严三方面,不但可防止虫蛀,还可防止霉烂变质,充分发挥其治病功能。 ①干。除指定使用浆液的昆虫药材及其制品外,贮存前应使其充分干燥。因蛀食性害虫的发生、繁殖都需要一定的湿度,干燥的环境则减少其生活及栖息源地,从而起到防蛀作用。 ②净。采收后的昆虫药材,在晾、晒过程中必须捡出杂物、污物。有些害虫属喜土壤、粪便的种类,药材贮藏前应用常温清水洗净,充分晾干后再收藏。一般仓库害虫的共性是喜污物、异味、杂乱的处所,只要药材本身洁净,则很少招来虫害。 ③严。有些含脂肪多,表皮层较薄的易受虫害的昆虫药材,应保存在容器中,容器的口要封严防湿,并放在清洁、温湿度变化小的地方保存,经常检查,可防虫、防霉变。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