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姚璇秋 |
释义 | 姚璇秋,女,潮剧旦角。一九三五年出生,澄海市澄城镇城南管区人。 姚璇秋是全国第三、第四次文代会代表,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广东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曾先后任汕头市人大代表、广东省人大代表、汕头市政协委员、广东省政协委员、广东省妇联执行委员会委员。1958年任广东潮剧院一团副团长,1960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1975年任汕头地区文化局副局长,1978年任广东潮剧院副院长,1979年、1980年、1991年、1996年先后赴泰国、新加坡、香港、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地区演出,任副团长、艺术指导、团长等职。 中文名:姚璇秋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广东澄海 出生日期:1935年 职业:潮剧旦角 主要成就:1960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 人物简介姚璇秋,女。广东澄海人。1953年从艺,历任汕头市正顺潮剧团、广东潮剧演员,广东潮剧一团副团长、演员,汕头地区青年潮剧团团长、地区文化局副局长,广东潮剧院副院长,广东潮剧院名誉院长。一级演员。1953年首次公演潮剧《扫纱窗》。1956年加人中国戏剧家协会。饰有潮剧《扫窗会》王金真、《陈三五娘》陈五娘、《苏六娘》苏六娘、《辞郎洲》陈璧娘、《认相》赵五娘、《井边会》李三娘、《回书》桂英、《张羽煎海》琼莲、《春草闯堂》李伴月、《玉堂春》、《梅亭归》苏三、《袁崇焕》叶夫人,现代戏《革命母亲李梨英》李梨英、《江姐》江姐、《沙家浜》阿庆嫂、《杜鹃山》柯湘、《龙江颂》江水英、《万山红》王凤来等。《扫窗会》获1953年广东省汇演优秀奖,1974年获广东省政府事业贡献奖等。 人物生平1949年-1953年1949年读小学时参加澄海阳春国乐社,演唱潮曲。1953年由正顺潮剧团吸收为演员,随团培训。师从潮剧名教戏杨其国、陆金龙、黄蜜,后得卢吟词先生指导,开旦行戏路。姚璇秋天资聪颖,学艺刻苦,入戏快。仅10个月即演出潮剧《玉堂春》和传统锦出戏《扫窗会》,并随潮剧代表团参加首次广东省戏曲工作汇报蟹汇报演出,获表演奖,初露才华。 1956年1956年调入广东潮剧团,为当家旦角。翌年随广东潮、琼、汉剧赴京汇报演出团到北京演出,主演《苏六娘》的苏六娘和《陈三五娘》的黄五娘,特别是扮演《扫窗会》的王金真,细腻的唱做艺术,获得首都文艺界的赞赏。在中南海为中央领导同志演出,受到毛主席和周恩来等领导同志的亲切接见。潮剧首次晋京演出,一炮打响,好评如潮。随后到上海、杭州等地作巡回演出,影响遍及大江南北。 1959年1959年随广东潮剧院一团到北京作建国 10周年献礼演出,主演《辞郎洲》的陈璧娘、《苏六娘》的苏六娘、《陈三五娘》的黄五娘、《扫窗会》的王金真、《革命母亲李梨英》的李梨英等。再一次到中南海怀仁堂演出,受到周恩来、刘少奇、董必武、宋庆龄、贺龙等中央领导同志亲切接见。姚璇秋在《辞郎洲》中的表演艺术,获首都戏曲艺术界专家和表演艺术家老舍、田汉、罗合如、张庚、李少春、阿甲、胡沙等的高度评价。接着随团到南京、上海、杭州和南昌等地演出,广泛观摩各地兄弟剧种的表演艺术,与兄弟剧种进行艺术交流。向京剧大师梅兰芳、盖叫天,以及梅兰劳的高足魏莲芳学习。1959年《苏六娘》由香港鸿图影业公司拍摄成潮剧艺术影片,1961年《荔镜记》(即《陈三五娘》)由香港大鹏影片公司摄制成潮剧艺术影片。姚璇秋成功地塑造了苏六娘和黄五娘两个古代少女的形象。 1960年-1974年1960年随广东潮剧团首次到香港演出,主演剧目有《陈三五娘》、《辞郎洲》、《扫窗会》等。姚璇秋精彩的表演艺术,在香港各界掀起一股“潮剧热”。同年10月,随中国潮剧团赴柬埔寨作文化交流访问演出,这是新中国建立后潮剧第一次受国家委派出国访问演出。姚璇秋的表演艺术备受称赞,在柬埔寨皇宫演出后,接受皇后授勋。1966年“文革”期间受到冲击。1974年以演唱革命现代戏《龙江颂》的唱段“闸上风云”到北京演出。 1979年-1987年广东潮剧院恢复建制以后,1979年、1980年和1984年3次随中国潮剧团到泰国、新加坡、香港演出。1987年应法国《欧洲时报》邀请,访问巴黎、里昂,并应邀参加法国潮州同乡会成立周年庆祝活动,演出《梅亭雪》等折子戏。1988年随团到泰国演出,主演《春草闯堂》。 1989年-1996年1989年再次随团到法国演出,主演《井边会》。1990年随团到澳门演出,主演《辞郎洲》选场。1991年到香港演出,主演《苏六娘》。1996年到马来西亚演出,主演《梅亭雪》、《辞郎洲》(片段)、《苏六娘》(片段)等。至今,年过花甲的姚璇秋仍然活跃在潮剧舞台上,为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为振兴潮剧作出贡献。 塑造经典的形象姚璇秋在潮剧舞台上,塑造了十几个古代和现代的不同年龄、不同身份的妇女形象,一个个成为观众喜爱的人物。她继承了潮剧青衣旦行的传统表演艺术程式,又广泛学习融化兄弟剧种的表演艺术,在实践中逐步形成自己的表演风格。台风雍容大方,做工流畅自然,在塑造角色时,能够保持形象的内在感情和形式美的统一。她扮演《扫窗会》王金真的表演,戏曲专家认为完全符合苏联史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的表演方法。她扮演《辞郎洲》的陈璧娘,突破青衣旦的规范,吸收武旦表演程式,加以衍化。在“辞郎”、“送郎”的表演中,柔情似水;在“骂贼”、“殉国”中,烈骨如霜。完美地表现了陈璧娘这个英雄人物身上的性格特征。田汉同志说她的表演艺术有浓厚的地方剧种的艺术特点,塑造了一个不同于梁红玉、花木兰、穆桂英的古代女英雄陈璧娘的艺术形象。她扮演的现代英雄人物有李梨英、王凤来、江雪琴等,在表演雪琴在上山前盼亲人的亲情、友情、革命豪情的抒发,以及惊悉丈夫彭松涛牺牲时抑制、悲痛心情的强烈表演节奏,产生撼人心弦的艺术效果。而在“被捕斥敌”的表演中,念白的抑扬顿挫,字字如珠,直抒江姐正气凛然、热血激荡的大无畏精神。 个人风格姚璇秋的唱功有深厚基础。她有一副天赋的好嗓子,又得名师指导,勤奋学习,有声腔演唱的正确方法。她发音自然,纯净大方,高音优美流畅,中低音圆润,音域较宽。“含咬吞吐”遵循传统的演唱规范。口形美观,咬宇清晰明亮,字字如珠,行腔宛转,收韵浑圆。在古典剧目中,她演唱《扫窗会》“曾把菱花来照”唱段,这是一支传统曲牌体唱腔,有严谨典雅、抒情缠绵、一音数韵、起伏变化等特点,是难度较大的唱段,但姚璇秋能以情入曲,以曲传情,唱来古朴、委婉、优美、深沉,特别是演唱“正是愁人来听见寒蛰语”、“哎官人我的夫”等拉腔句‘更臻层次鲜明、细赋柔润、声情惧佳的艺术之境。她演黄五娘唱的“暮春三月篙飞草长” 和演苏六娘时唱的“春风践约到园林”,清新悦耳,感情真挚。演陈壁娘时唱的“辞郎”、“送郎”、“忧国”、“殉国”唱段,凝重得体,嗓音亮而松,圆而浓,顿挫妥贴。在现代剧的唱腔中,她吸收了兄弟剧种的唱腔艺术和科学发声演唱方法,使声音明亮饱满,富有时代感。在演唱《江姐》的“盼亲人”、“这威迫”和 “绣红旗”等唱段,高昂激越,字清声实,节奏紧凑,情感酣畅。姚璇秋的演唱艺术,自然优美,声情融贯,有丰富的表现力。她在实践中形成的个人演唱风格,对潮剧演唱艺术有深刻的影响。 主要作品姚璇秋主演的潮剧被摄制成舞台艺术影片的有《苏六娘》、《荔镜记》(即《陈三五娘》);被摄制成录像带发行的有《辞郎洲》、《春草闯堂》、《梅亭雪》、《袁崇焕》等;被录灌成唱片的有《扫窗会》、《苏六娘》、《陈三五娘》、《续荔镜记》、《辞郎洲》、《革命母亲李梨英》、《梅亭雪》、《杨乃武与小白菜》、《恩仇记》等;被广东广播电台、汕头广播电台录音播出的有《万山红》、《江姐》等。1989年由她录音灌制的《井边会》唱片,获中国唱片公司首届金唱片奖,并获泰华报人公益基金会最佳艺术特别奖。由姚游秋演唱而成为潮剧流行唱腔的有《苏六娘》的“春风践约到园林”,《陈三五娘》的“入了安定门”,《辞郎洲》的“马蹄儿似未见这般匆忙”,现代潮剧《江姐》的“盼亲人”、“这威迫”等。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