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姚力文 |
释义 | 1、人物简介姚力文,男,1926年4月出生,山东省金乡县城关镇人。1941年9月参加革命,1943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曾任刘少奇秘书,《人民日报》农村部主任。 2、工作简历1941年9月,参加革命后,曾任冀鲁豫边区鲁西南专署文教科科员; 1948年9月,调至冀鲁豫区党委机关报《冀鲁豫日报》工作,历任编辑、记者、编辑组长; 1948年11月,调到《人民日报》(时为中共华北局机关报)编辑部; 1949年3月,随《人民日报》进驻北京; 1949年10月后,他是中央党报第一批任命的驻省首席记者(先后驻湖南和陕西省,后改称为驻省记者站站长)。 1958年5月,调到中共中央办公厅,任综合组研究员, 1959年5月,调任刘少奇同志秘书。 “文化大革命”中,遭受严重迫害。 1975年5月,下放到山东省兖州拖拉机厂工作两年。 1977年8月,调回《人民日报》编辑部,任农村部副主任、主任。 1978年,被全国新闻高级职称评委会评审确认为高级编辑,行政级别正局(厅)级。 1992年,获有突出贡献专家的荣誉证书,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3、主要成就早在1947年,冀鲁豫老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姚力文及时报道阳谷、寿张县土改工作经验的同时,写出《阳谷农民翻身插话》、《拥军桥》等通讯、特写,《拥军桥》得到刘邓大军政治部主任张际春的表扬。由于这一段时间,他报道成绩显著,《冀鲁豫报社》曾给予乙等模范的奖励。 北平和平解放后,解放区迅速扩大,新解放区读者很想了解老区的情景。此时姚力文去太行山区的平顺县,访问著名劳模李顺达。他没有一般地写李顺达的劳动业绩,而是着重写了李顺达能够有事大家商量,民主和睦,团结闹生产的情景,通过山区一农家的变化,反映了老区农村的新生活、农民的新面貌。这篇以《民主之家》为题的通讯,在人民日报一版发表后,获得读者好评,香港的进步报纸转载了这篇通讯。 建国伊始的1949年冬,他冒严寒到刚刚解放的甘(肃)青(海)交界的藏族聚居区采访,写出了《解放后的拉卜楞》、《藏民歌唱毛主席》等七篇西北旅行通讯,生动地介绍了藏族聚居区的山川景色,居俗风情和藏区人民解放后的喜悦。《人民日报》连续发表后不久,就被华东人民出版社以“藏民歌唱毛主席”为书名出版。 1950年夏正值新解放区土地改革的准备时期,姚立文作为驻湖南省首席记者,深入益阳、常德、湘阴等八县农村,行程七八百里,对封建土地制度的弊端作了系统的调查,写出《是谁造成贫困和灾难》的长篇通讯,揭示了:“湖滨荒洲是怎样变成良田的”,地主们是如何地“强占山、霸管水”,“人祸如何加重了天灾”的情况,通讯在《人民日报》发表后,又被选入高中语文课本。 抗美援朝战争暴发后,他报名去朝鲜前线当随军记者。1951年2月11日夜,他随志愿军某尖刀团夜袭美第二师和李承晚第八师的后方阵地,并一举击溃了伪八师的师指挥所。他写出《战斗在敌人心脏》、《钢铁战士曹希泉》、《一个铁匠变成了志愿军勇士》等战地通讯,引起了读者的共鸣。一位北京大学的学生给《人民日报》来信说:“钢铁战士曹希泉给我了深刻感动……使我明白了一点:人民军队晓得为何而战,打起仗来有超人的勇敢,……在这样的战士面前,美军怎能不惨败,……我将努力学习,随时准备献身祖国”。 他从朝鲜前线回国后的1952年10月中旬,亚洲及太平洋区域和平会议在北京召开,他参加这次会议的报道,写出会议特写《让太平洋两岸开遍和平友谊之花》,得到读者和新闻界领导的赞赏,时任新华社社长的吴冷西评价说:“人民日报、新华社的记者就应该写这样的特写”。 1957年11月,他在中央党校闭门读书两年之后,怀着渴望工作的热情,去河南省林县访问写出“社会主义的脚步”、“深山新人”两篇通讯,通过不同侧面、不同人物具体地反映出蕴藏在人民群众中在萌发的经济建设的巨大积极性。《人民日报》发表后,河南人民出版社以《社会主义的脚步》为书名,出版了包括这两篇在内的多位作者撰写的通讯集。 粉碎“四人帮”后,经历“十年动乱”磨练的姚力文,重返人民日报社,主要是做编辑工作。他从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的反思中,提高了认识,增强了当好中央党报编辑的自觉性。他满腔热情地投入粉碎“四人帮”之后的拔乱反正的斗争。他敢于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积极支持和宣扬那些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实践中涌现出的新事新人、新的工作思路和新鲜经验。他为推行改革开放事业,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尽心尽力。 在具有历史意义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前,安微省委第一书记万里,勇于从本省实际出发,把深入揭批“四人帮”同解决农村的现存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把落实党的经济政策当作头等大事来抓。他深入到乡村农户,面对面地听取基层干部和社员的要求和意见,掌握第一手材料。经过三个多月的由下而上、自上而下的调查研究、酝酿讨论,安徽省委制定出包括尊重生产队自主权、按劳分配要兑现、鼓励家庭副业等六条政策规定。随着省委六条政策规定的落实,安徽农村工作出现了新局面。当时分管农业的国务院负责人却对安徽的做法表示不满和责难。此时的姚力文已知上述两方面的情况。他依然不惧风险、不畏限难地去安徽采访,在报社领导大力支持下,于1978年2月3日的《人民日报》一版发表。这是中央党报这一时期内第一次以如此显著位置报道一个省落实政策的活动。这是当时政策宣传的一次重要突破,17个省的党报转载了这一报道。 通讯发表后的第12天,他配合“安徽省定远县生产队有了自主权,农业大增产”的新闻,撰写了《尊重生产队自主权》的文章(1978年2月15日《人民日报》一版)。这篇文章受到多数生产队长的热烈欢迎。 党的十一层三中全会落幕后的第一个春天,姚力文受中央办公厅的委托,同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所的同志一起,去广东省农村调查,他执笔写出《调动农民积极的一项有措施——广东农村实行“五定一奖”生产责任制的调查》,并在《人民日报》发表。调查报告用事实阐明:“五定一奖”生产责任制有巨大的优越性,是合作化时期行之有效的“三包一奖”的恢复和发展,是对极左错误的时期把社会主义建设同农民的物质利益对立起来的拔乱反正。与此同时,调查报告还揭示了“五定一奖”责任制引起的新矛盾、新问题。介绍了南海县及时研究新情况和解决问题的办法。这个调查报告的发表,对那些具有开拓进取精神的干部和农民是一个有力的支持。 1982年5月,他去全省范围较早实行包干到户的贵州省农村访问。经过20天的调查,他深切感受到农民获和生产自主权后的喜悦,真切地看到包干到户大大激发了贵州农民的劳动热情,许多地方农业劳动生产率迅速提高,扩大再生产能力增强,多年来只能维持简单再生产的局面有很大改变,大批劳动力从田丘中解放出来,多种经常空前活跃,许多地方出现五谷丰登、六业兴旺的局面,贵州农村开始呈现多样的多层次的农业经济结构。他据此写出《集体经济获得新活力》、《阳关道的新起点》两篇通讯。前者荣获农村改革十周年全国好新闻一等奖。 1983年11月,他去浙江省温州地区实地考察后,编发了“农村商品生产新动向”为题的经济述评。这篇文章全面介绍温州家庭工业是怎样发展起来的,是怎样成长数以十万计的供销员队伍,出现了星罗棋布的年营销额上亿元的小商品产销基地和专业市场,开创了农村商品经济的新局面。文章还用事实表明:家庭经营不仅适用于农业和手工业,还可以使用现代机器,较大规模地发展轻工业,形成小产品大市场,形成民营经济繁荣的新局面。这篇文章有力地回答了某些人士对温州家庭工业和民营经济的责难。 农村经济多样化,是农村经济改革和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围绕这一课题,他组织和编发了《多则活》、《家庭经营大有前途》、《自营专业户是新型个体经济》等多篇评论,从1984年6月15日起在《人民日报》连续发表。它从不同侧面、不同视角,帮助读者深入理解党对农村改革的指导思想,进一步认识农村经济多种成分、多种经营形式并存、多层次发展商品生产的新趋势。 在1985年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万里同志希望大家:“再也不要当粮食书记、或者棉花书记了,要用发展商品经济的宏观指导思想来总揽全局”。在这一指导思想指引下,山东诸城县委、县政府把切实作好流通领域的工作,当作搞活经济全局的“牛鼻子”来抓。他们尊重县财贸和经济部门的职能,鼓励他们发挥各自的优势,运用经济手段,积极参予市场调查,作为本部门的基层工作方针,下功夫功夫把商品流通搞活,使得全县商品经济显著活跃起来,出现了流通和生产的良性循环,贸、农、工各业协调、持续、较高速度发展的新局面。1987年2月姚力文写出《一着走活全盘棋》,报道了诸城组织“农村商品生产大合唱”的经验。两年之后,他又去诸城访问,以《诸城新格局》为题,报道了诸城深化商品生产大合唱,依托龙头企业发展贸工农一体化经营的经验。诸城经验具有相当大的吸引力,仅在1987年就引来十数省的两万多各省、地、县、乡干部前来参观学习,其中有个省是省委书记亲自带队的。 1996年冬,古稀之年的姚力文,去山东省的聊城、莘庄、茬平、泗水等县欠发达地区农村作调查,写出《重新认识农业、农民和农村》的通讯(《人民日报》于1996年12月16日、20日分两次刊出),明确提出“发展大农业,大流通,培育经济增长点,”“正确认识和发展贸工农一体化经营”、“切忌短期行为,形式主义和瞎指挥”等急需解决的问题。 此外,1980年初,姚力文被借调至中央文献研究室近两年,作为刘少奇著作研究组第一任负责人,他参予和组织了《刘少奇选集(上卷)》的编辑整理和事实校正的工作。他撰写的介绍《刘选》上卷和怀念少奇同志的文章:《党和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我党政治改革的思想先驱》、《公仆风范留人间》、《感受少奇同志民主务实风格》等文章,在《人民日报》、《中国改革报》、《嘹望》、《炎黄春秋》等报刊发表后,都获得读者的好评。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