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北京师范大学)
释义

简要概况

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依托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北京师范大学,实验室是原中国科学院遥感信息科学重点实验室和北京师范大学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研究中心的基础上联合组建而成。于2003年获得科技部批准,2004年进入正式建设期,2005年通过国家验收和全国实验室评估。现任学术委员会主任为徐冠华院士,实验室主任宫鹏研究员。

学科前沿

遥感科学是在地球科学、信息科学、空间科学、计算机科学等学科基础上发展的一门综合交叉学科。涵盖遥感信息机理、遥感高技术前沿、遥感应用基础和遥感地理空间信息集成理论。随着国际地球观测系统的迅速发展,遥感科学在地球系统科学和全球变化研究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研究领域

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包括:

1)遥感辐射传输机理与反演理论研究:发展与完善自主的遥感辐射传输模型,并融合国际先进的多尺度遥感模型;发展多源遥感数据协同反演的理论和方法,逐步建立多尺度遥感观测数据、地面台站观测数据与地表过程模型的同化理论和技术体系。

2)遥感信息获取与处理前沿技术研究:发展多角度、偏振、全极化多波段微波、超光谱、激光雷达、高空间分辨率、无线传感器网络等先进的遥感探测、数据处理与信息提取技术,拓展遥感应用领域。

3)地球空间信息综合集成与应用基础研究:研究通讯网络、遥感技术、遥感数据与信息服务的集成、模拟和可视化技术,建立地表辐射与能量平衡、水循环、碳氮循环遥感综合监测与模拟平台,开展农业、资源、灾害、环境与健康等方面的示范应用,促进大气、水文与全球变化遥感研究。

项目成果

实验室建设以来,科研工作在以下几方面取得显著进展:

1)遥感辐射传输机理与反演理论研究方面:基于几何光学模型发展了地表辐射模型系列;深化了遥感像元的空间尺度效应与尺度转换规律;建立了多源遥感数据协同反演理论与技术。

2)遥感信息获取与处理前沿技术研究:研制了航空高光谱数字相机系统、机载多角度成像仪和多角度偏振成像仪,发展了高光谱、多角度、微波、高分辨率、激光雷达遥感、无线传感器网络等新型遥感数据处理技术,研发我国第一套高光谱图像处理软件系统和成像雷达遥感处理分析算法和模型系统软件。

3)地球空间信息综合集成与应用基础研究:建立了中国典型地物光谱数据和知识库和中国陆地和近海生态系统定量遥感监测数据集;发展了同化模型;初步建立虚拟地理环境的理论、方法与应用研究体系,开发了网络地理信息系统;在农情与海洋监测、公共卫生和灾害应急等领域取得系列重大应用成果。

学术团队

实验室重视不同领域、部门和学科之间的优势互补,制定合理的前沿研究目标,形成了一个老中青相结合的遥感信息科学创新研究团队。通过吸引海内外杰出学者,学科背景涵盖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地理、生态、大气、地球物理、数学、物理以及信息科学等领域。现有固定研究人员47人,其中研究员/教授23人,支撑人员6人。研究队伍和学术指导人员中有3名中国科学院院士,1名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1名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2名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6名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

交流合作

自2005年来,实验室支持5批开放基金,吸引国内外优秀人才开展学术交流和合作研究,举办高级系列学术讲座116场。实验室还成立了以Robert Dickinson教授为主任,由20多名国际学者组成的海外咨询专家组,不断为实验室发展战略提供咨询。

在依托单位的有力支持下,实验室面向地球系统科学和国家对地观测技术发展需求,加强遥感技术及其应用研究,培养遥感基础理论和技术的优秀人才,建成国际一流的遥感基础理论和技术研究中心。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1 13:3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