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腰岩村
释义

腰岩村简介

腰岩村位于贵阳市清镇市流长乡。有苗族人口1208人,占该村总人口的90%以上,是清镇市苗族人口的主要聚居地之一。在“茅改”工作开展之前,腰岩村鲜有砖混结构的房屋,全村99%以上的农户都居住在茅草房里。该村也因“少、边、穷”而名声在外。

近年来,贵阳市委、市政府大力推行茅草房改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工程,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在一股股春风的“吹拂”下,腰岩村——这个贵阳市最为边远、曾经靠救济吃饭的穷困小村寨,村容寨貌焕然一新、农民收入大幅增加,如今已成为贵阳市特色突出的和谐小山寨。

2000年,贵阳市委、市政府提出用4年时间消灭农村茅草房,改变农村落后的寨容寨貌和贫困农户的居住环境。2001年,贵阳市开始在全市范围内全面实施‘改茅’工作。也正是从这一年开始,腰岩村开始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腰岩村发展

随着“茅改”工作的推进,腰岩村陆续修建了数十户砖混结构的房屋,但离彻底消灭茅草房目标还有较大差距。2004年初,贵阳市将腰岩村作为“茅改”工程集中改造点,当年,贵阳市给该村安排了134户“茅改”指标,在腰岩小学段公路两旁集中修建,彻底拆除了该村的茅草房。这一举措让原本杂乱的腰岩村寨,成了独具特色的苗族新村。李隆斌介绍说,各级部门对该村“茅改”工程投入达509.1万元,完成了全部225户“茅草房户”的茅草房改造。

近年来,流长乡进一步完成平白(当地平头村至白猫河)公路腰岩段的通组公路硬化工程,完成了腰岩新村人饮工程,修建了公厕,彻底改变了当地脏、乱、差的恶劣卫生环境条件。通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腰岩村民的收入得到了大幅提高,在没有实施“茅改”工程以前,该村的人均收入仅有800元左右,而2006年的人均收入达到了2143元,比以前提高了两三倍。

同时,为满足苗族同胞的文化生活需求,流长乡争取了10万余元的项目资金,建起了腰岩村苗族“跳花”广场,将破烂不堪的腰岩村远程教育办公室进行了维修,在村里建起了图书室、文化娱乐室,让村民有了学习和娱乐的去处,丰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使村民的思想素质有了明显的提高。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12:3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