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腰岭子林场 |
释义 | 林场位于方正县西部距县城37公里处,地处张广才岭西坡,松花江南岸,地理位置是东经128°14′15" -128°28ˊ25",北纬45゜44′31″-45゜51ˊ45〞。东邻大砬子林场,南与延寿县桃山林场接壤,西邻宾县万人欢林场,北与靠山林场相邻。经营面积14630公顷,林业用地面积12286公顷。场部位于会发镇辖区内。 自然地理概况 山脉:林场地处张广才岭西坡,地形以丘陵地貌为主,全场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势平缓,自然坡度7度左右。地貌形态由西北向东南依次为低山、丘陵。海拔高度110米——480米,平均海拔180米。 水系:属松花江流域蚂蚁河水系,主要河流为桶子河,发源于施业区西部,全长43.5公理,向东经大砬子林场、会发镇流入蚂蚁河,最终汇入松花江,是松花江的重要二级支流,在施业区内全长15公里,流域面积146平方公里。 气候:属于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春季风大雨少,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凉爽早霜,冬季漫长,寒冷干燥。年平均气温2.7℃,全年无霜期110天,年平均降雨量581毫米,全年日照2504小时,年≥10℃积温2118℃。 土壤:以典型暗棕壤为主,是在地带性原始森林植被下发育起来的地带性土壤,桶子河两岸为草甸暗棕壤,这两种土壤厚度都在20厘米以上。有少部分白浆化暗棕壤和沼泽土。 植被:属长白山植物系。主要乔木树种有黄菠萝、水曲柳、胡桃楸、柞树、椴树、杨树、柳树、白桦和色木等,灌木有棒子、白丁香、胡枝子等,草本植物有1000多种。其中,中草药有党参、黄芪、刺五加、满山红等;山野菜主要有薇菜、猴腿、蕨类等;藤本类有猕猴桃、五味子、山葡萄等;菌类有榆黄蘑、元蘑、榛蘑等。 野生动物:主要有黄鼬、香鼠、麝鼠、狐狸、獾、狍子、野猪等。 社会经济状况 现有职工147人,其中干部17人,技术人员5人。全场总人口300人。固定资产总值200万元。年总产值370万元,其中年木材产值229万元,林产工业118万元,多种经营产值13万元,林政收入10万元。施业区内有1个行政村,9个自然屯,社会人口近4000人。该地区农林结合、人口密集,哈同高速公路和老佳哈公路横贯施业区东西。林区公路、乡道、大车道形成发达的交通网络。 森林资源状况 森林资源概况:经营总面积14630公顷,其中林业用地面积13128公顷,有林地面积12286公顷,森林总蓄积1378030立方米。灌木林面积160公顷,无林地617公顷,苗圃地2公顷,非林业用地1502公顷。森林覆盖率85%。 林分类型:在森林资源中,天然林面积11312公顷,总蓄积1288050立方米,分别占森林面积、蓄积的92.1%和93.5%。主要林分类型有软阔混交林面积2114公顷,蓄积259930立方米,占天然林面积、蓄积的18.7%和20.2%。硬阔叶混交林面积9198公顷,蓄积1028120立方米,占天然林面积、蓄积的81.3%和79.8%。人工林面积974公顷,蓄积89980立方米,分别占森林面积、蓄积的8.0%和6.5%。主要林分类型有落叶松纯林面积547公顷,蓄积61190立方米,分别占人工林面积、蓄积的56.2%和68.0%;红松纯林面积190公顷,蓄积13610立方米,分别占人工林面积、蓄积的19.5%和15.1%;针阔混交林面积133公顷,蓄积5950立方米,分别占人工林面积、蓄积的13.7%和6.6%。 森林分类经营区划:在林业用地中,区划生态公益林总面积9649公顷,占林业用地面积的73.5%。其中区划界定重点公益林面积4357公顷,占林业用地的33.2%;区划界定一般公益林面积5292公顷,占林业用地的40.3%。区划商品林面积3479公顷,占林业用地的26.5%。 林业生产建设情况 林场建于1965年,经过38年的发展,累计为国家生产商品材28万立方米,年生产木材7300立方米,累计造林3500公顷。现有人工林面积974公顷,蓄积89980立方米,每年育苗2公顷,产成苗40万株,品种有落叶松、云杉、水曲柳、垂柳、杨树及各种绿化用花灌木。 农业基地119公顷,其中水田33公顷,旱田86公顷,年产水稻18万公斤、大豆17万公斤,养狐200只,培育天麻300平方米,多种经营年产值130余万元。 林场场区达到了花园式标准,居民区环境优美,路灯、电话、电脑、闭路电视完全普及,有生产生活车辆14台。 发展方向 林场在今后的发展上,一是实行森林分类经营,按照森林多功能主导利用的不同,划分为生态公益林和商品林,分别按照各自的特点和规律运营,以追求最大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二是依托森林资源优势,突出山边、水边、路边、村边地位优势,发展林下中药材、经济作物、食用菌、山野菜等项目,开发绿色森林产品,利用靠近双龙水库的资源优势和哈同公路的便利条件发展旅游业。 发展项目 到2010年,发展为“四大基地”。即:香菇、养狐、编织柳和天麻基地。一是香菇,同河南省西峡县进行技术协作,利用林场资源优势,建香菇培育基地,5年内培育香菇50万袋。二是扩建林场养狐场,在2010年前,年养狐达到500只。三是利用林场现存的林地资源,开发编织柳基地,每年新育编织柳10公顷,到2010年,建成集编织柳育苗、培育、柳编、成品销售一条龙的柳编产业。四是在原有股份制天麻种植场的基础上,扩大天麻培育面积,5年内达到2000平方米。 林场场长:吴振森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