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腰房村 |
释义 | 腰房村位于黑龙江省绥化市北林区东富乡,党支部为农民办实事,解难题,率领农民调整结构勇闯市场,带出了一批市场型的新农民,党员成了农民的“主心骨”。 仅5年时间,腰房村由负债50多万元的落后村一跃成为人均收入5000元的富裕村。2001年“七一”,该村党支部被评为全国先进党支部。 致富经历党支部将村民房前屋后种了几十年的马铃薯种薯扩大规模,建成主导产业。为寻找新品种,张文三下山东两赴辽宁考察市场,选中了口感好、耐储存的中早熟新品种尤金88—5。可回村后任凭张文他们说破了嘴皮子,大多数村民还是怕担风险不敢种。农时不等人,村党支部成员先带个头。张文种45亩,村委会主任卜庆人、支委王景昌、团支部书记佟海清等各种15亩。第二年春天,张文他们的种薯市场售价每公斤达4.4元,土豆子卖出了苹果价,亩纯收入2000多元,是玉米效益的10多倍。眼见为实的村民纷纷效仿,调减了水苞米改种马铃薯。村里还同省农科院、东北农大、省马铃薯研究所等大专院校科研单位联营联合培育新品种解决种薯脱毒等技术难题。去年全村马铃薯种植面积达5000多亩,占耕地总面积的75%,830户村民家家靠土豆“吃饭”,马铃薯成为村民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 种植面积扩大了,土豆多了,市场销售又成了新难题。村民莫清明家的20亩马铃薯种薯曾有一半找不到销路,急得满嘴长火泡。危难关头,老党员王福顺来到莫家,领着莫清明三下沈阳卖土豆。几年间在市场上的摸爬滚打,练就了莫清明一身营销硬本领。现在,莫清明年销售种薯20万公斤,成了村里有名的土豆销售能人。 通过党员传帮带,腰房村目前活跃在全国各地的马铃薯营销经纪人300多人。不仅本村农民种的土豆不愁卖,而且还辐射到周边十多个乡镇村屯。1998年,腰房村为自己种薯注册了“绥新”牌商标,同时获得国家绿色食品标识。有了自己品牌的腰房村马铃薯种薯打入吉林、河北、江苏、山东、广东、内蒙古等10多个省200多个市场。 腰房村党支部率领农民勇闯市场,在较短时间内使村民甩掉穷帽子,迅速富起来。他们的做法得到省委书记徐有芳的肯定。1999年5月,腰房村成为徐书记的党建联系点。在徐书记的倡议下,腰房村做出了向省级示范村奋斗的10年发展规划。该村将建成七个规划区,包括电子商务信息网络、金融证券、邮电通讯的招商区,行政管理综合服务区,综合商贸城,绿色食品加工生态保护区,智能化村民住宅小区及旅游度假区等。 如今,走进腰房村感觉像“都市里的村庄”。家家砖瓦房,用自来水,打程控电话,孩子们在新建的1800平方米二层楼的学校里读书。腰房村集体固定资产由5年前不到20万元增至1000万元,去年全村社会总产值实现1亿元,晋升为市级文明村。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