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阳藿 |
释义 | 阳藿的一般表述注音:YANG HUO描述:姜科草本植物。 科中文名 姜科 科拉丁名 Zingiberaceae 属中文名 姜属 属拉丁名 Zingiber 种中文名 阳藿 种拉丁名 Zingiber striolatum Diels 其它俗名 覆菹、嘉草、阳藿、阳荷、山姜、莲花姜、蘘荷、野姜等。 生长生境: 沟边林下, 林中, 山坡林中, 山坡林中阴地, 山坡竹林中, 阴湿地海拔下限 300 海拔上限 3000 是否中国特有 是 是否引种栽培 非人工引种栽培 国外分布 国内分布 陕西省, 安徽省,江苏省, 江西省, 福建省, 湖北省, 湖南省, 海南省, 广东省, 广西自治区, 四川省, 贵州省, 云南省 所在中国植物志卷册:第16(2)卷 146页 描述: 株高1-1.5米;根茎白色,微有芳香味。叶片披针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25-35厘米,宽3-6厘米,顶端具尾尖,基部渐狭,叶背被极疏柔毛至无毛;叶柄长0.8-1.2厘米;叶舌2裂,膜质,长4-7毫米,具褐色条纹。总花梗长1-5-2厘米(或有时更长),被2-3枚鳞片;花序近卵形,苞片红色,宽卵形或椭圆形,长3.5-5厘米,被疏柔毛;花萼长5厘米,膜质;花冠管白色,长4-6厘米,裂片长圆状披针形,长3-3.5厘米,白色或稍带黄色,有紫褐色条纹;唇瓣倒卵形,长3厘米,宽2.6厘米,浅紫色,侧裂片长约5毫米;花丝极短,花药室披针形,长1.5厘米,药隔附属体喙状,长1.5厘米。蒴果长3.5厘米,熟时开裂成3瓣,内果皮红色;种子黑色,被白色假种皮。花期:7-9月;果期:9-11月。 阳藿的食用以刚出土的紫色或粉红色幼嫩芽苞(实为花苞)供食用,其花苞非常美观,红红的如小竹笋。 阳藿花苞,可直接切丝炒食,或与辣椒共泡于酸菜坛中制成泡菜。用其配菜色泽美观、风味独特,食味特别,香味浓郁,回味无穷,不少消费者对其情有独衷。 阳藿的食用药用价值据《本草纲目》记载,阳藿不仅可作为蔬菜食用,有活血调经、镇咳祛痰、消肿解毒、消积健胃等功效,对治疗便秘、糖尿病有特效,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 阳藿含有多种氨基酸、蛋白质和丰富的纤维素,所含纤维素还是一种不产生热能的多糖营养物质,经常食用,有利于保持消化道通畅,维持正常的排便功能,可治疗便秘,消积健胃,对于糖尿病有特殊功效。因此,阳藿是一种食药兼用的纯天然膳食纤维食品。 阳藿原属野生,经受恶劣条件的磨炼,生命力极强,基本上没有病虫害,一般无须使用农药,是真正的无公害绿色食品。可用其制成的罐头、泡菜、饮料等供给市场。 阳藿的栽培阳藿是中国特有的蔬菜之一。该蔬菜在高、中、低山均有分布,以海拔800米左右地区居多。一般零星散种于农户房前屋后肥沃湿润处,低山多种植于树阴下。阳藿的栽培技术要点为 : 阳荷植株1、选择适宜种植环境。据调查,阳藿喜肥沃、疏松、湿润、凉爽环境,较耐阴,不耐高温与强光。因而大面积种植阳荷,最好选择降雨充沛、云雾较多、夏季凉爽、土壤有机质含量较高的二高山阴坡面地区。低山规模化种植阳荷,必须与树木或高杆作物套种,否则不易成功。 2、施足底肥、重施农家肥。阳藿一年种植、多年受益,要获得高产高效,必须足施底肥,并根据阳藿生长需求重施农家肥。一般每亩底施土杂肥或厩肥 4000—5000公斤,复合肥50公斤(或过磷酸钙40公斤、硫酸钾10公斤)。底肥以开沟深施为佳,坪地也可均匀撒施后深翻。山区坡地最好沿水平线开宽60—80厘米、深40—50厘米的沟槽,将底肥铺于沟槽内,然后在回填表土,移栽。 3、分蔸繁殖、合理密植。主要采用分蔸繁殖。分蔸时注意每蔸必须带2—3个完整芽苞。移栽可在秋季9—10月或春季3—4月进行,采取大小行定植,大行距60厘米,小行距与株距30厘米,亩栽3300蔸左右。 4、栽后管理与采收。定植后,应浇足定根水。低山夏季温度高、光照强,定植第一年必须考虑适当遮阴。移栽成活后,每年春季出苗后,结合中耕除草追一次稀粪水提苗,促苗生长健壮、一致。每年芽苞出土前须重施一次催“芽”肥,促芽苞肥大,提高品质与产量。越冬前再结合深翻亩施2000—3000公斤农家肥,50公斤复合肥(或过磷酸钙40公斤、硫酸钾10公斤),保证植株安全越冬,并提高来年产量。 阳藿采收应在芽苞出土后未开花前将其掰下。采收过早虽品质好但产量低,采收过迟纤维变粗、品种变劣。一般每亩可收嫩芽苞1000—1500公斤,我县每公斤市场价2—3元,亩产值 3000元左右。由于阳荷种植一年可连续收获多年,因而除第一年投入较大外,以后每年投入较低,效益相当可观。 连续采收3—4年后,应挖出部分种蔸适当分蔸,一方面防止因密度过大导致败蔸,一方面可以利用挖出的种蔸扩大面积。 值得注意的是,在零星栽培时病虫害较少,但在大面积连片种植时,连作几年后病害明显加重。因此,发现植株叶片非正常死亡后,应立即用托布津、敌克松、移栽灵等杀菌剂灌根,同时叶面喷施“绿乳铜”予以防护。 [参考资料]含α-蒎烯、β、蒎烯、β-水芹烯。 用途:用于外感风邪所致的失音;感冒风寒或肺寒所致的咳嗽、气喘;妇女血滞经闭,或月经延后;跌打损伤,或腰腹冷痛;瘰疬,口舌生疮等。 用法:煎汤,研末,或捣汁服。 附方: 1,醇酒阳藿叶:蘘荷60g,捣烂绞汁,兑入等量黄酒,和匀。少少服之。 源于《肘后方》。本方取阳藿散风寒,开声音,黄酒可增强其辛散作用。用于外感风寒、卒然失音,或咽喉不利。 2,阳藿紫苏橘皮汤:阳藿15g,橘皮、紫苏各10g。加水煎汤服。 本方以橘皮配蘘荷祛痰止咳、平喘;紫苏配阳藿散风寒。用于外感风寒所引起的咳嗽气喘,微恶风寒等。 3,阳藿通经汤:阳藿30~60g,煎汤取汁,兑入适量米酒服。 源于《经验方》。本方有活血通经的功效。用于妇女血滞经闭或月经后期。此外,亦可用于跌打损伤,瘀肿疼痛。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