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阳新实验中学
释义

学校简介

阳新,古称兴国州,居吴头楚尾,临浩瀚长江。巍巍幕阜迤逦东来,滔滔富河穿城而过。这里气候湿润,湖泊众多,号千湖之县,拥舟楫之利。两千多年来,中原文化南渡,阳新便是重要驿站,墨客骚人多于此流连。灵秀的山川,丰厚的文化,滋养了一片治学的沃土——儒学。

前身

阳新实验中学的前身,可以追溯到始建于北宋太平兴国二年(公元977年)的儒学。自此,蟠龙山下的儒学薪火,便代代相传,生生不息。清末宣统二年(公元1910年),在蟠龙山儒学原址创办现代学校——兴国州中学堂,后易名为阳新中学、阳新县初级中学、阳新县城关中学、阳新县第一中学等。1989年秋,阳新县委办公室、政府办公室联合发文:原阳新第一中学搬迁到竹林湖畔名为阳新县第一中学,原阳新一中改名为阳新实验中学。实验中学校设在原址,仍为完全中学。

发展

共和国成立近六十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的三十年,实验中学的发展进入了黄金时期。实中人在市县各级领导的亲切关怀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励精图治、开拓前行。学校在教育管理、教书育人、教学教研各个方面与时俱进,成果迭出。几十年来,学校打造了一支专家型教师队伍,如老教育专家胡显桐、许宏蕴,特级教师傅斯均、董华伟、费新岸、李志敏。学校还拥有110多位经验丰富的高级教师,一大批年富力强的中青年教师。正是由于有了这些优秀的教师,学校为国家培养了数以万计的优秀人才。无数学子在各自的岗位上恪尽职守、建功立业。有的远渡重洋,在异域他乡立身扬名,如留美博士严干新、邓悠平;更多的学子在国内的各条战线、各个领域奋发进取,事业辉煌,如知名校友刘会永、刘腾华、刘志刚、刘会增、陈绪富、钟银承、陈新江、郑传寅、吴勉坚、柯亨松、徐鲁、彭方远、王贤田等。他们在省市县,乃至全国都有一定的影响。

今日的阳新实验中学拥有381位初高中专任教师,7200多名学生,86个班级,馆藏图书85000余册。学校建起了现代化的教学大楼、办公大楼和理化生实验大楼,装备了先进的智能语音系统和全县一流的多功能学术报告厅,开通了国际互联网,修建了中心花园。目前,新校区的建设正在紧张的筹备之中,不远的将来,我们的新校区将建起总面积达14000平米的现代化学生食堂和学生公寓。

学校的中考高考一年一个台阶,升学率位居全县同类学校榜首,各项工作走在全县前列。2005年,学校被省教育厅授予“湖北省教育科研示范基地学校”的光荣称号。2007年,学校又通过了省文明委组织的“湖北省文明单位”的考核与验收。2008年,学校被黄石市人民政府授予“影响黄石一百品牌学校”的称号。

展望未来,明天的实验中学仍将坚持“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的办学目标,全面贯彻“人本、民主、崇实、创新”的办学理念,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努力实现教育管理高层次、师资队伍高水平、教学教研高质量、育人环境高品位的发展目标,为阳新的教育事业和社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办学规模

学校现有86个教学班,学生6600余人,其中高中生3500余人,初中生3000余人;在岗在编教师406人,其中高级教师156人,特级教师2人;馆藏图书85000余册。拥有可供3000人食宿的学生食堂、公寓群,现代化的教学大楼、办公大楼、理化生实验大楼,一流的智能语音系统、多功能学术报告厅和现代化的塑胶运动场。

学校为国家培养了数以万计的优秀人才。特别是近几年来,学校教学质量突飞猛进,中考高分率、上重点高中人数一直在全县名列前茅,初中部已成为全县名符其实的龙头老大;学校先后有17名同学考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2008—2010年学校高考上本科线的学生达二千余人,2010年高考黄焕炜同学在全国空军招飞中,以湖北省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被空军招飞局录取,填补阳新历史上没有空军飞行员的空白。

学校被评为“全国地理教学先进学校”、“全国百县中小学英语最优化实验研究基地”、“湖北省教育科研示范基地学校”、“湖北省文明单位”、“黄石市示范高中”、“影响黄石一百品牌学校”。“2010年中国基础教育综合实力百强学校”,今日的阳新县实验中学已成为鄂东南地区规模最大、声誉最卓著的完全中学。

历史沿革

宋代仁宗庆历四年(1044)。兴国军学自此始,在州治西北隅。神宗熙宁间徙治南·哲宗元七年知州胡师文徙于旧址之冈西附东向,孝宗乾道六年,知军叶模改建西冈北附南向。宁宗嘉定七年,知军李寿朋广大成殿。本年知军虞孙改建门堤,增宏规制,立沣水、泳归二亭。

元代世祖至元十四年升军为路,立路学。顺帝后至元六年总管申克温葺堂庑建公廨创大成雅乐新从祀像。至正三年,总管焦思忠以礼殿卑陋重修六年,达鲁花赤石抹帖木耳不花、总管肖正臣创建两庑。八年,教授陈松年修大成殿。十二年,兵燹礼殿独存。

明代洪武四年,通判郑署府事,卜地增廓重建两庑戟门、明伦堂东西斋。六年,同知翟硅改建伦堂于文庙后,改旧明伦堂为集义堂,设东西斋,筑堤于沣池之左,重建沣水,泳归二亭于堤上三十年,知州李文声修二旧亭,广神厨五间于西庑后筑杏坛于明伦堂后。天顺三年,州同李暄重修。成化八年知州叶普重建明伦堂于旧堂之左,辟射圃于虎山麓宏治十四年知州胡瀛。徙明伦堂于址南向,圣殿两庑戟门居前,旧沣池十余亩约而小之。中置石桥。徙官廨四所于龙山下正德年,知州李东重建。嘉靖十六年,知州刘纶建启圣祠于学右,十九年,知州吴希贤改建于圣庙左。二十九年,知州周鹏修墙垣,砌以砖。学东南隅建学正宅一,训导宅三,东为坊日义路礼门,西为号舍,凡十三楹,前为学门,在柩星门左。

清代顺治八年巡道李呈祥捐修大殿并两庑戟门,工未峻迁去,后任杨遵、学正程一棐,训导罗克映捐俸成立。康熙五十四年,知州高梦龙修大成殿数一亭。雍正二年,知州黄澄修两庑、乡贤祠、名宦祠、戟门、柩星门。三年,修明伦堂。六年,修沣水建启圣祠。十三年,知州高建暨州绅士庶重修大成殿,改设圃于学左。乾隆二十四年知州蒋曰堂重修。三十三年,学正谌潮重重修。嘉庆十三年,知州椿霖重修。道光二十八年大水冲塌。三十年,知州宋宴春同州人陈光亨及众绅耆捐重修。先锋三年,古柏被毁。十一年,州人陈光亨及众绅耆,改明伦堂为崇圣祠,改敬一亭为明伦堂,而建尊敬阁于其上,迁敬一亭于殿之东北隅,与古柏亭相对。光绪七年,崇圣祠倾倒,明伦堂蚁蚀,知州李辀改建。

1949年3月,校长张昊组织进步师生成立中国民主主义青年社阳新县中学支部,并成立护校委员会,迎接解放。5月,阳新解放,县人民政府接管学校,当时有8个班,学生349人,教职工29人,县长林岐兼任校长。学校面向工农,建立校务委员会,实行民主管理。1950年春,易名阳新县初级中学,撤销训育处,飞出训育制,停止训育、军训、童子军训练,取消公民、童子军等课程,改设时事政治课。1951年秋,成立教职员联合会。1952年,改春季始业为秋季始业,中共临时支部成立。在校工农子女学生在全体学生中所占比例由解放前的22%上升到74%,学生中成立学生会。1953年8月,教育工会成立,教联撤销,教联会员转为工会会员。1955年,中共支部正式成立。1956年9月,改名阳新县第一中学,共青团支部升格为团总支。拆入学大成殿改建大礼堂。1958年秋,始招高中学生,3个班,131人,成为完全中学。1961年秋,改名阳新城关中学,高中班迁至桃花庵,一校两址,首届高中毕业生122人。1965年2月,高中班划出,单独成校,名为阳新县高级中学,初中仍称阳新县城关中学。

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开始。下半年,全校“停课闹革命”。1967年11月,成立革命委员会,学生任主任,行使学校领导权。1968年9月,工农毛泽东思想宣传队与解放军代表进驻学校搞“斗、批、改”。1969年,学制改为初、高中二二分段制,春季始业,招初中生4个班。1970年9月,城关一小并入,改名城关东方红学校,隶属城关镇。同年冬,两年制初中生毕业。1971年废除招考制度,实行工农兵推荐入学。1972年春,取消小学部,高中并入,2个班,100余人,恢复完中,校址仍在儒学,复属县管。冬,初中7个班,高中2个班毕业。1973年恢复秋季始业,毕业生上山下乡90人。1975年下半年,整顿学校秩序,校风学风略有好转。

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后,学校秩序逐渐恢复。12月恢复招考制度。1978年11月,复名阳新县第一中学,属省重点,实行党支部领导下的校长分工负责制。高考实行全国统一考试。高中班面向全县招生,择优录取,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政工作正常开展,学校秩序日趋正常。1979年增设政教处,初中恢复三年制。1984年,一中支部升格为总支委员会。1988年8月,部分领导和教师及高二年级迁至白杨卢家山新址,始招高一新生,一校两址。老校改名为阳新县实验中学。

阳新实验中学的前身,可以追溯到始建于北宋太平兴国二年(公元977年)的儒学。自此,蟠龙山下的儒学薪火,便代代相传,生生不息。清末宣统二年(公元1910年),在蟠龙山儒学原址创办现代学校——兴国州中学堂,后易名为阳新中学、阳新县初级中学、阳新县城关中学、阳新县第一中学等。1989年秋,阳新县委办公室、政府办公室联合发文:彭德怀中学改名为阳新第一中学,原阳新一中改名为阳新实验中学。实验中学校设在原址,仍为完全中学。

校训

尚德 严谨 勤奋 创新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6:1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