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阳日镇
释义

阳日镇位于神农架东部,东经110°41′至110°52′,北纬31°36′至31°51′,东邻保康,南接新华、宋洛,北靠红花朵林场,西连松柏镇。国土总面积260平方公里,占林区版图面积的8%,辖区南北延伸22.3公里,东西宽18公里,最高海拔2214.2米,最低海拔434.2米。现有14个行政村,一个社区,81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534户11010人,其中农业总户数2432户9138人。

本镇概况

①镇名:阳日镇。②美称:林区的“小江南”、神农架最早的自然镇。③区位:神农架林区东部,距位于松柏镇以东15公里。【重要景点】

化石山;武山;净莲寺;古道

①化石山

地质

地质学家和考古学家们认为,神农架的地层是中国最古老的地层之一。大约在十亿年前,神农架还是一片汪洋大海,约在七亿年前,这里上升为陆地和高山,到了五亿七千万年前,这里地层下降,曾长期是一片浅海和滨海区,后来,这里的地层又逐渐隆起增厚,直至海拔5000米至7000米以上,成为华中地区的屋脊。古代这里生活着各类的生物,这些生物的遗体或遗迹,埋藏在海洋地下,变成了跟石头样的东西,被称为“化石”。一层层远古时的化石,好比是一页页档案资料,记录着这些古代生物的生命痕迹,记录着地层的时代岁月,记录着古老的发展史。

神农架素有“化石之乡”的美称。

化石山村

阳日镇乐意村有座山,是寒武纪(五亿七千万年前)、奥陶纪(五亿年前)海洋无脊椎动物化石的集中地,包括低等腕足类、藻类、三叶虫、笔石等化石。在海拔五百米的山坡上,满山的石头几乎全是化石,数量之多,范围之广,实为罕见,人们称之为化石山。只见每一平方米的岩石上,分布着几十至几百枚化石,每枚化石大小一般在1~2平方厘米左右,保存完好。当地许多农民用这些含有珍贵化石的石块来建造房屋,砌猪圈,铺道路,那里简直成了化石山村。

化石洞

田家山乡东沟村还发现有一个化石洞,海拔1900米。洞中高65厘米,宽1.5米,呈不规则圆形,洞口与洞前沟谷相对高度8米。考古工作者曾在洞中发现东方剑齿象、犀牛、野羊的化石。从出土的动物化石可以证明,早在二三十万年前,神农架系水草丰茂、气候温暖的森林环境。

神农架板齿犀

1977年,阳日镇西南一公里的孙家坡发现板齿犀化石,这里海拔475米。化石为一不完整的左上颚骨,标本石化程度很深,呈灰黄色,齿冠很高,前臼齿宽大于长,亚臼齿化,外脊稍曲,考古工作者将其定名为高冠神农犀。神农架板齿犀的发现,为了解板齿犀的性质和分布提供了新的资料。

②武山

地理位置

屹立在阳日镇龙溪村境内关门河南岸的中武当,简称武山,呈东西走向,北与丹江口北武当山、南与当阳市南武当山遥遥相望,主峰海拔1752.7米。相传真武大帝东渡后最早在此修行,山上至今保存着南天门、显圣宫、祖师观之类的建筑或遗迹,过去荆、宜、川、湘来朝拜的香客络绎不绝。

景观

武山久享盛名在于其自然景观奇特,有许多自然绝景。

龙潭飞瀑是神农架最大、最壮观的天然瀑布,位于武山主峰南约5公里处。瀑布从绝壁洞口涌出,飞流200多米直落沟谷,声震四野,蔚为壮观。那个洞称为龙洞,传说为东海龙王的一处行宫。洞内有可容数百人的门厅,沿曲径穿行有二厅,再进,深不可知,仅见暗河流水。

茫茫林海之中有石林,一排排石柱拔地而起,或卓然独立,或彼此相连,环山而立,形成一座“玉宇琼宫”。民间传说,这儿原为一块药园,不幸被72毒神强占,神农氏擒杀了妖孽,将其筋骨遍插山野,造就了这座玉宇琼宫。当地百姓称它“菜园子”,那排立的石林就像农家菜园周围的栅栏,密密麻麻的。

中武当南麓,是一处保存完好的百草药园,文王一枝笔、头顶一颗珠、七叶一枝花、江边一碗水、小丛红景天等各种奇药无所不有。方圆上十平方公里中,有几十个形状大致相似的小山包,云遮雾掩,荒无人烟,采药人常易迷失方向,因此得名“迷魂埫”。民间传说炎帝神农氏为帮采药人辨识方向,亲手用宝剑凿成两个标记。一个在西,叫双箭孔;一个在东,就是仙月洞。

仙月洞和犀牛石两部分构成“犀牛望月”奇景。一座海拔1660米的山峰上,有一洞穿山,东北面直径12米,西北面直径20米,每当夕阳落山,或皓月西下,光线穿透山洞,如同半轮明月,故称为仙月洞。岩洞周围,怪石林立,树木繁茂,景观壮丽。不远处幽谷石林中,有一石酷似犀牛,正双目圆睁翘首直观此洞,吸引了古今游人。仙月洞下有残缺的清代石碑,上刻诗曰:“山环水抱景幽奇,犀牛望月世间稀。最似玉兔穿洞过,金桂树下霓裳嬉。”

武山脚下的关门河水,因阳日湾水电站拦河大坝形成人工湖,得名武山湖。湖面海拔600多米,水深30米,蜿蜒在崇山峻岭之中的船行水道有十几公里。高峡深谷,一湖碧水,清澈透明,深不可测,是神农架最著名的水域型画廊、名副其实的高峡平湖。泛舟武山湖,山光水色,山花野果,彩蝶漫舞,山鹰翱翔,着实令人陶醉。

③净莲寺

地理

镇北的山湾里,有一座净莲寺,湾以寺古而得名,寺以湾美而取胜。寺湾三面环山,居中为金凤岭,湾前有一圆形山包,恰似二龙戏珠。净莲寺座落在金凤岭下。

历史

这座古寺始建于唐代,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初建时规模宏大,屡毁屡修,直至明清仍保存较好。民国初年,由当地百姓捐资,曾进行一次大的修复,后又大部遭毁。1985年,农民在后殿右边挖土建房时,曾挖出一尊高60厘米、宽55厘米、厚30厘米的砖雕龙头,龙头呈灰黑色,刻画细致精巧,造形雄健威武,经考古人员鉴定,认为此建筑装饰部件出自唐代工匠之手。在净莲寺后殿门前地面,有一通断裂的碑石,是民国8年(1919)年修复净莲寺时所刻,碑文记载:“湾镇之阳有古寺,号净莲。其山耸而翠,其水湾而环,其径亦曲而幽。是寺也,建自李唐,越宋而元而明,其间不无颓败。幸历朝多慈善家即废即兴,尚能恢复原状。……”这龙头和石碑,为研究净莲寺年代及建筑艺术提供了重要资料。

现况

净莲寺历经千年,几经兴衰,如今虽面目全非,仅存前殿6间、后殿3间,且沦为民房,但它是神农架目前发现的有记载而始建最早的寺庙。

④古道

地理位置

在镇北后河南岸,有一座万寿宫,因是迁居于此的江西人所建,所以又名江西馆。殿堂左间内墙嵌有高135厘米、宽70厘米的《阳日湾江西万寿宫碑志》石碑一通,为清道光八年(1828年)建庙时所刻。碑文记载:“房之南,山水颇奇,林木亦茂。而阳日湾距治百八十里,虽僻处乡隅,然南走宜施,西通巴蜀,东下襄樊,亦四处之要道也。……故海内客商多至此焉。”碑文记载了阳日镇古来的地理、交通、商业等情况。

简介

在山高路远,谷深林密,人烟稀少,山路崎岖的神农架中,阳日镇自古便是一个相对交通方便、客商云集的地方。早在清朝光绪年间,阳日镇已是房县八大集镇之一。据有关资料记载:清至民国初,阳日湾还有四十余只木船,上百匹骡马,往来运输山货,镇居民约600户,地摊商50余个,有商号的货店数家,南河的小木船可达谷城、老河口、襄樊等地,有几条穿越神农架的古道,也都经过了阳日镇。

路线

被学者们誉称为“南方丝绸之路”的神农架古盐道,有一条是从四川大宁盐厂而来,进入湖北神农架,穿过大九湖,在学堂沟分成两支,一支经塔坪、大岩屋、九鹿池、八卦庙、松香坪到阳日镇;一支经板仓坪、野马河、宋洛、盘水河也到阳日镇,之后,再往房县或保康县而去,两支盐路各长约300公里。在抗日战争期间起到了重要作用的巴东县至均县柯垭子的巴柯道,由保康县马桥入神农架,也是经过了阳日镇,再过古水河进入房县的。还有由阳日镇至房县城的人行道路、阳日镇至兴山县城的人行道路……这几条穿越神农架的古道,都是沟通鄂西、鄂北地区,沟通房县、神农架、保康、兴山、巴东等县的通道,阳日镇是这几条古道上的交通枢纽。

现状

随着公路建设的兴起,这几条穿越神农架的古道虽然失去往日的作用,但旅行者翻越大山,淌过溪河,行走在这些古道上,能够感受到当年背脚盐夫们赶着骡马队,结伴行走在这深山密林、山脊谷底、荒无人烟的蜿蜒小路之上的艰辛和危险,能够感受到这些古道当年曾给神农架经济带来的繁荣。这些古道如今不再是作为经济纽带,而是作为神农架历史和文化发展的轨迹在向人们展示着它们的风采。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5 7:0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