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阳江书院 |
释义 | 阳江有七所书院,人们印象较深的有阳江的濂溪书院和阳春的瑞云书院。书院起于唐末五代之际,北宋后书院渐兴。当时国中有四大有名书院:白鹿书院、石鼓书院、应天书院、岳麓书院。南宋是书院大兴时期。据2000年版《广东省志·教育志》载,“广东书院始于唐,兴于宋,盛于明、清,没落于清末。”阳江市的七所书院,其中江城区三所,阳西县一所,阳春市三所。1996年版的《阳春县志》载:“阳春有了书院,举人、进士大增,清代科名之盛,在肇庆府中,仅次于高要。”由此可见书院对造就人才,也起过一定作用。 阳江市最早的书院阳江市最早的书院是鼍峰书院,该书院于明万历二年(1574)由阳江佥事李材倡建,院址在阳江学宫后面鼍山西麓。 越五年,阳江同知蔡懋昭将该书院改为尊经阁,书院遂废。民国21年(1932)尊经阁拨为当时模范小学(江城一小前身)所用。 1969年7月阳江发生6.4级破坏性大地震,尊经阁顿成危楼,全被拆除,改建为江城一小办公楼和电化教学室。2003年再由一小改建为“鼍峰楼”。 七贤书院乾隆三十一年(1766)阳江还于织篢圩忠勇祠旧址建起七贤书院。奉祀李德裕、寇准、苏轼、苏辙、秦观、赵鼎、胡铨(江西吉安人,宋枢密院编修)七人。 嘉庆时,因改为太平行署,七贤书院遂废。 光绪十八年(1892)光绪翰林刘子校又集当地士绅捐资重建七贤书院于旧址前。 濂溪书院前康熙十三年(1674),阳江又于近贤里原城隍庙侧创建濂溪书院,该书院奉祀周濂溪(湖南道州人,宋代任广东转运刺官、提点刑狱),胡澹菴、沈继山三位先贤。 后人对周濂溪在阳江遗迹多有题咏。明嘉靖间王继褒《濂溪书院》诗中云:“霁月风光随处是,雅怀何事不思周。”吴焕章《重建濂溪祠记》中述:“先生提点刑狱,洗冤泽物,渐润我恩人,恩人人祀云久矣。” 濂溪书院坐北向南,是一座平衡四合院式砖木结构平房,占地面积1056平方米,平面呈长方形。中轴主体建筑四进深,内分前堂,中厅、主殿、后院、两开天井,两旁耳室。其内涵构筑,含墙壁柱,抬梁与穿斗混合式梁架结构,风灿墙,硬山顶,前低后高。现中厅、主殿建筑实体仍有原建筑形迹,前堂早已改建。 民国初年,该书院已改为濂溪小学,抗日战争期间,中共阳江特别支部曾设于此。建国后,濂溪小学又改名为江城镇第八小学、阳江师范附小等。 五公书院清雍正九年(1731),阳春知县王博厚,捐俸银40两,于县署东仓巷购旧屋两间,拆平后创建五公书院,并置学田30多亩,以其租谷作为诸生膏火费。至嘉庆十九年(1814)该书院废,学田拨入了五循祠。 南恩书院同治九年(1870)阳江邑绅道光举人邓琳等集资于江城镇安宁社创办南恩书院。 该书院坐北向南,左为谭氏宗祠,右为字祖庙,是一所平衡四合院式砖木结构建筑,内分前堂、中厅、后院三部分,隔两天井,左右两旁有耳室,共占地632平方米。各厅堂面宽三间13.22米,内含墙壁柱,门外及室内竖有梅花形石柱支撑梁架,上覆盖硬山式瓦面,脊及风火山墙顶,高翘流畅。前堂大门顶端有花岗岩横额,阴刻楷书“南恩书院”四个大字。 该书院于光绪三十三年因改为学校而废,原有建筑实体,因教学需要而改变,早已面目全非。 鸦片战争以后,西方的先进思想和文化以及科学技术传入中国,书院教育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中国社会的需要,远远不能适应新知识时代的发展要求。无大实用的八股陈词滥调,丝毫无助于挽救民族危亡,书院也慢慢地在结束自己的历史使命。 此后学堂置换了书院,渊源于唐末五代经宋、元、明、清四代五朝,绵绵延延发展了1000多年历史的书院,经过多少沧桑终于走完了全部历程。“书院”一词,在现代汉语里,也成了古语里一个的历史词。在一般的交际场合中不会使用它,只有在追述某些有关历史事物或现象时,才会使用到它。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