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阳城 |
释义 | 一:山西省阳城县(综述 交通区位 行政区划 历史沿革 自然资源 简介 陈廷敬简介 文化巨族 内城"斗筑居": 外城"中道庄": 树德院: 世德院: 河山楼: 冢宰第: 石牌楼: 御书楼: 龟城: 紫云阡: 皇城古八景: 蟒河风景区 历山风景区) 县城总体规划(一、规划目标 二、县域城镇体系规划 三、中心城区(县城)规划) 一:山西省阳城县综述阳城县隶属于山西省晋城市,位于山西省东南部,东与泽州县相连,南与河南省济源为邻,西与垣曲、沁水县接壤,北与沁水县搭界。总面积1968平方公里。辖10镇,7乡,1个办事处,473个行政村和2689个自然村。总人口41万人。 阳城历史悠久,人杰地灵。自西汉置县,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古称获泽。有凤凰城之美誉。这里有名扬华夏的灿烂文化。南宋的萧照,是与李唐齐名的大画家。清代的张敦仁,是著名的数学家、汉学家。自隋朝科举以来,先后出过120余名进士,出过王国光、张慎言等4位尚书和田从典、陈廷敬两位宰相。铸就了“康雍盛时,名列三城”、“嘉道之际,风高五属”的历史辉煌。革命战争时期,邓小平、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此留下了战斗的足迹。 阳城资源丰富,物华天宝。地下拥有矿产资源20多种,尤以煤炭和铝钒土、陶瓷粘土储量丰富,是国家优质化工原料无烟煤生产基地。地上共有动植物1100多种,其中列为国家一、二级重点保护的动物30余种、植物3种,有300余种野生中药材,红豆衫北方罕见,山茱萸全国最佳。这里壑秀岚美、文化积淀厚重。云蒙、析城雄奇俊秀,沁河、芦苇河玉带萦绕,九女仙台碧波荡漾,蟒河山水如入画屏,更有国家5A级景区皇城相府声名远播。 阳城基础设施完善,投资环境优越。晋阳、晋侯高速公路横贯东西,候月铁路、阳济公路纵贯南北,形成了辐射华北、中原、西北的独特区位优势。国家西气东输跨境而过。县委、县政府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制定了一系列发展县域经济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全力提供优质高效的配套服务,加之市场兴盛,通讯便捷,电力充裕,交通发达,环境优美,吸引了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和国内温州、佛山等地的客商前来投资办厂。中美合资亚洲第一大坑口火力发电厂等一批合资企业异军突起。2009年09月28日,投资2.5亿元的综合性高档商务酒店亮相县城,镶嵌在279亩的森林公园之中。不仅成为省内县级城市第一个五星级酒店,也是全省惟一的一家生态园林式五星级大酒店。阳城经济发达,综合实力雄厚。改革开放以来,阳城已形成了以煤炭、铸造、化工、建材、桑麻、旅游为主的产业群体。蚕桑闻名遐迩,是华北第一县。涌现出离心铸管、优质无烟煤、琉璃陶瓷、梅花丝等名优产品。1997年建成全省首批小康县。 2009年,财政收入达到22.2亿元,综合实力位居山西省和中部地区前列,呈现出生机蓬勃,蒸蒸日上的发展之势。 2009年5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习近平一行,在省领导张宝顺、王君、薛延忠等陪同下,来到阳城考察调研。称赞阳城经济社会发展成绩喜人,处处涌动着竞相发展、争先跨越的热潮,感受到干部群众积极进取、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沐浴着新世纪的曙光,阳城这块古老而神奇的土地正以丰富的自然资源,秀美的旅游风光,优惠的投资政策,宽松的社会环境,完善的基础设施,优质的对外服务,让利天下商,诚招八方客。淳朴善良的41万人民热忱欢迎海内外朋友前来投资兴业,旅游观光,共同建设富裕、文明、繁荣的新阳城。 交通区位铁路:侯月铁路(双线电气化),为我国西煤东运重要通道之一,在阳城县东城办事处(八甲口镇)设阳城火车站,目前有客运通往嘉峰和洛阳。高速公路:晋阳高速公路、阳翼高速公路、阳济(源)高速公路(规划中) 公路:端(氏)润(城)一级公路、阳济(源)二级公路、八(甲口)芹(池)二级公路、省道陵沁线 民航:距郑州新郑国际机场约200公里,距长治机场120公里。 行政区划阳城县原设25个乡(镇),撤乡并镇后现设17个乡(镇)、1个办事处;原尹庄乡(14个行政村)并入凤城镇;原八甲口镇现名义上为凤城镇的一个办事处,实为我县的一个乡(镇)级单位(即东城办);原羊泉乡(14个行政村)并入芹池镇;原李圪塔乡(11村)并入董封乡;原西交乡(9村)和杨柏乡(5村)并入河北镇;原桑林乡(19村)并入蟒河镇;原三窑乡(9村)并入东冶镇。乡镇卫生院还是原设25个未合并。 各乡(镇)行政村名称(截至2005年) 凤城镇:57村 南 关 坪 头 荪 庄 坡 底 小窑头 宋 庄 岳 庄 窑 头 下 芹 上 芹 南 芹 圪 堆 阳壮沟 水 村 下李丘 中李丘 酒 庄 卧 庄 上会芹 下会芹 西 关 后 沟 汉 上 白 沟 荆 底 东 进 张 村 东 关 下 川 阳高泉 北 头 赵 庄 山 头 官 道 杨 家 石家庄 后则腰 南安阳 北安阳 岭 后 张 峰 院 掌 上 王 尹 庄 留 昌 湾 村 延 庄 土 涧 王 坪 壁 头 南 底 梁 沟 卫家凹 茹家庄 牛抵庄 砖窑沟 前贯沟 白桑乡:18个 白 桑 朝 阳 张 庄 通 义 吕 河 南香台 涝 泉 炼 上 洪 上 凤凰山 洽 村 底 刘 庄 东 岭 墁 上 淇 坪头庄 长 征 北留镇:33个 北 留 杏 王 尧 沟 贾 庄 南 留 后 河 石 苑 东 河 南 庄 头 南 北 村 西神头 章 训 崇 上 高 凹 安 岭 南 岭 横 岭 李 家 小 沟 壁 河 壁 大 树 坨 村 东 封 西 封 柿 园 郭 峪 大 桥 史 山 皇 城 沟 底 王 庄 润城镇:29个 润 城 刘 善 柏 沟 王家庄 薛家岭 北 音 沟 西 后 滩 河 头 下 河 西 坡 门楼底 贝 坡 水泉沟 上 庄 中 庄 下 庄 大安头 李 街 东 山 西 尧 屯 城 上 伏 下 伏 望 川 王 村 何 庄 西冯街 大夫街 东城办:7个 蒿 峪 尹家沟 美 泉 上 孔 下 孔 孔 西 小 庄 町店镇:20个 上 黄 中 裕 大 宁 凌 沟 刘 腰 焦 庄 张 沟 柴 凹 桃 坪 义 城 杨 腰 尹 家 町 店 北 庄 增 村 孔 沟 八里湾 花园条 苏甲岭 老山沟 寺头乡:21个 寺 头 南 树 北下庄 寨 庄 北 树 松 树 后 庄 张 庄 安 上 董家岭 史 山 老 孟 龙 架 口 上 大 乐 霍 家 芦 甲 朱 村 黍 地 吉 庄 马 寨 芹池镇:27个 刘 东 刘 西 槐树腰 南 上 芹 池 游 仙 川 河 侯 甲 吕家河 大 壑 武 甲 阳 陵 宜 壁 羊 泉 大西沟 小西沟 原 庄 伯 附 柴 庄 贾 寨 庙 坡 马 庄 吕 庄 南宜固 北宜固 油坊头 大峪沟 西河乡:15个 西 沟 郭 河 上庄头 西 丰 北 任 阳 邑 峪 则 陕 庄 上李丘 孙 沟 宋 王 王 曲 崔 凹 中 寨 西岩岭 演礼乡:19个 南 任 东 铁 栅 村 新 庄 演 礼 尚 礼 北 任 上清池 清 池 献 义 土门腰 胡凹沟 梁 庄 台 底 坪 上 东 庄 佛 沙 胡 坡 西岭后 固隆乡:16个 东 村 府 底 固 隆 西下庄 郑 阳 南 沟 南固隆 马 腰 北 燕 泽 城 司家凹 寨 上 沟 东 西 南 西 壮 白 涧 次营镇:29个 天 掌 黄 甲 前沟西 上 义 逯 甲 村 淘 河 北次营 南次营 苏 村 冯 坡 庄 头 支 沟 河 西 西 河 侯 井 周 壁 西 垠 高 阳 谭 村 长辶沟 松 树 石窑凹 营 庄 营 东 前 凹 逯 河 辽 河 枣 凹 董封乡:33个 董 封 赤 头 征反坡 陈 坡 郭 马 莲 花 桐 凹 蒿 峪 龙 泉 凹 村 坡 丰 庄 沟 临 涧 双 美 上 河 安 牛 六 区 芦家河 里 四 苏 岭 回 隆 唐 山 李圪塔 人参琅 西哄哄 东哄哄 次 滩 口 河 柴圪塔 林 场 阳 坡 后 交 黑 尾 横河镇:20个 横 河 中 寺 水 头 受 益 马 炼 劝 头 日 跃 索泉岭 麻 地 王 甲 牛心温 烟熏铺 南 门 紫 院 三亩 杜 甲 三面场 孤圪垛 水 洽 沙 腰 驾岭乡:21个 吉 德 二 里 三 泉 雪圪坨 护 驾 白 庙 南 峪 观 坪 柏 朵 西 凹 南下庄 瓦屋头 神 南 封 头 彦 掌 红坦腰 观 腰 驾 岭 园 河 暖 辶 蛇 凹 河北镇:35个 河 北 下 交 土 孟 南 梁 北 梁 匠 礼 南井沟 元 岭 圪桃凹 史家岭 炭 窑 槐 庄 西 头 洞 底 庙甲底 九 甲 赵 沟 六 甲 孤堆底 向阳坡 屹崂掌 西 交 东 交 柏底头 对 桥 杨树沟 石 窑 下黄山 上黄山 生 掌 杨 柏 孔 才 沟 里 后 龛 秋 川 蟒河镇:41个 台 头 石 臼 盘 龙 南 窑 北 窑 涧 坪 马 沟 东 樊 西 樊 后圪坨 上白桑 万 安 西 庄 联 庄 孔 池 杏 林 西 峪 东 峪 南 坡 风 门 曹山沟 寺 沟 宫 上 泥 河 邢 西 出 水 马 甲 吉 甲 和尚坪 石 卷 西 山 胡 辶 化树坪 押 水 蟒 河 上森林 下森林 辉 泉 钓鱼台 范桑沟 范圪塔 东冶镇:33个 东 冶 柳 泉 神树岭 矿 山 东 轩 郎 庄 小王庄 西 冶 卫 节 焦 坪 枪 杆 古 河 蔡 节 三 联 磨 滩 降 区 店 上 晋圪坨 神子头 南大峪 北大峪 马 山 相 底 独 泉 窑 头 江 河 田 庄 高 石 孤 山 南寺沟 东 庄 秋 泉 月 院 历史沿革阳城古称濩泽,为尧舜夏冀州之域,商为畿内地。战国时迭属韩、魏。汉置县,治所在今县城西15公里的泽城村,属河东郡。东汉建武元年(25),封邓鲤于泽,为侯国。三国魏黄初之年(220)废侯国复县。北兴安二年(453),县治由泽城迁往今县城。孝昌元年(525),分濩泽为濩泽和西濩泽。唐武德元年(618)濩泽为泽州治所,八年,徙治端氏。天宝元年(742),改濩泽为阳城县。天祐二年(905),复称濩泽。五代后唐同光元年(923),复易名阳城。金升阳城为 州,元中统元年(1260), 州复为阳城县。明、清时属泽州和泽州府。民国3年(1914),属冀宁道。民国13年,直属山西省。民国32年7月,分为阳南,阳北两县;民国34年4月,合为阳城县。1958年10月,曾合沁水县为阳城县,1959年10月两县分置。 自然资源阳城年平均气温11.7℃,7月份平均24.6℃,1月份平均-3℃,年降水量平均627毫米,无霜期为170~195天,日照年平均2571.3小时。耕地55.82万亩。天然水资源总量4.67亿立方米。主要矿产有煤、硫铁、铁、铝土、石英石、石灰岩、白云岩、铅、锌、铜、重晶石、水晶石等。其中,煤炭地质总储量59.22亿吨,硫铁矿7431.1万吨,铁矿995.9万吨。境内有历云、蟒河两个省级自然保护区,有国家保护的稀有植物9种和珍贵动物16种。其中,红豆杉、领春木、山白树、牛鼻酸、青檀等起源很早,为中国特有的树种,有中草药300多种。 简介皇城相府(又称午亭山村)总面积3.6万平方米,是清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加三级、《康熙字典》总阅官、康熙皇帝35年经筵讲师陈延敬的故居。其建筑依山就势,随形生变,官宅民居,鳞次栉比,是一组别具特色的明清城堡式官宅建筑群。“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皇城相府不仅是一幅古代“自然山水画”、更是一座具有强烈人文精神的东方古城堡。央视大型历史连续剧《康熙王朝》、《契丹英后》重要外景地。 距阳城县东北约20公里处,有一处北枕樊山,西临樊溪,依山而筑的城堡式村落,这就是享誉三晋大地的历史文化名村-皇城。皇城毗邻亚洲第一大坑口火力发电厂阳城电厂,是清康熙朝经筵讲官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陈廷敬的故里,为国家AAAAA级景区。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巍然城堡,雉堞林立;旧院古宅,错落典雅。绮丽的自然风光同返朴的人文景致交相辉映,构成了皇城独具魅力的风采。 陈廷敬简介陈廷敬"(1638-1712年)。字子端,号说岩,晚号午亭。清顺治十五年(1658年)中进士,由翰林院庶吉士、日进起居注官、侍讲学士、侍读学士、内阁学士、礼部侍郎、工部尚书、户部尚书、刑部尚书、吏部尚书,直至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拜文渊阁大学士。为《佩文韵府》、《康熙字典》的总阅官。康熙皇帝对他极为器重,曾多次赐诗、赐联、题字。致仕时,康熙帝在花甲之年,为他御?quot;午亭山村"匾额和"春归乔木浓荫茂,秋到黄花晚节香"的匾联,以示为其功德的褒奖。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四月,陈廷敬病逝,享年74岁,康熙特命皇三子诚亲王胤祉率满汉文武大臣前往祭奠,为御赐挽诗,其中有"世传诗赋重,国典玉衡平"之句。以示辞别。然后遣官护丧归葬故里。 文化巨族陈氏家族在明清两代,科甲鼎盛,人才辈出。从明孝宗到清乾隆(1501-1760年)间的260年中,共出现了41位贡生,19位举人,并有9人中进士,6人入翰林,享有"德积一门九进士,恩荣三世六翰?quot;之美誉。在此期间,38人走上仕途,奔赴大半个中国为官,并且多人政绩显赫,百姓称颂,致仕去官时民为立祠。在康熙年间,居官者多达16人,出现了父翰林,子翰林。父子翰林:兄翰林,弟翰林,兄弟翰林盛况,堪称为北方的文化巨族。 内城"斗筑居":内城为陈廷敬伯父陈昌言在明崇祯六年(1633年),为避战乱而建,依山就势,东高西低,巍峨壮观。东西相距71.5米,南北相距161.75米,设五门,墙头遍设垛口,重要部位筑堡楼,并在东北、东南角到高点建春秋阁和文昌阁,维神是借。 城墙内四周设藏兵洞,计五层125间,为战时家丁、垛夫藏身小憩之用。内城北部建一高堡楼,名曰河山楼,长三丈四尺,宽二丈四尺,高有十丈。楼分七层,层间有墙内梯道或木梯相通,底层深入地下,备有水井、石磨等生活设施,一应俱全。并有暗道通往城外,是战乱时族人避敌藏身之处。 内城建筑分祠庙、民在和官宦邸三类,风格迥异。祠庙建筑有陈氏宗祠,民居有世德居、树德居和麒麟院,官宦私邸有容山公府和御史府等。 外城"中道庄":外城完工于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紧依内城西墙而筑,基本呈正方形,比西城略短,东城内主要建筑为陈廷敬府第-冢宰第、大学士第,配套建筑有书房、花园、小姐院及管家院。相府大门外有一大一小两面三刀座功德牌楼,城墙以南有南书院、花园、状元桥、飞鱼阁、八卦亭、祖师庙等。止园书堂,为三进院落,占地11000平方米,为旧时陈氏家族子弟读书的地方。 树德院:位居内城之东北角,建于明嘉靖年间。该院为东西向的两个并列四合院,主院由正房、厢房和倒座围合而成,正房为三层楼房,采用"明三暗五"形式,厢房和倒座均为二层楼,院落四角为封闭或开敞的天井。这种建筑形制极其独特,与云南"四合五天井"式民居有某些类似之处。院内地面以素砖枵条石铺筑,主院西北天井辟门与偏院相通,门不设影壁。偏院布局同主院基本相同。 世德院:该院为陈廷敬出生地。明崇祯十一年(1638年)11月27日。陈廷敬出生于该院西房。院落大体形制均与树德院类同。统观其整个明代建筑,简洁、古朴、典雅。除祠堂外一概不用斗棋,柱间枋木组合主要为:平板枋、大额枋和雀替,柱础、门枕石、影壁均为素面,门窗一般为拱形或方形,窗以直棂窗和支摘窗为主,木栏板,梁架结构极少装饰,室内次间多设落地罩,纹饰一般为几何图形。 河山楼:位于内城北部。河山楼,名取"河山为囿"之意,建于明崇祯五年(1632年),当时正值明末战乱风起云涌之时。楼平面呈长方形,长15米,宽10米,高23米,共七层(含地下一层)。楼外墙整齐划一内部则逐层递减。整个河山楼只在南向辟一拱门,门设两道,为防火计,外门为石门,门后施以杠栓。楼层间构筑棚板屯贮人员物质。暗层内有井、有碾、有磨。楼顶设垛口和堞楼便于了望敌情,抛掷矢口。 作为一个防御性的堡垒,河山楼之设计是非常科学又考虑周全的,而它所实际产生的作用,更是显而易见的。据《河山楼记》载:"……崇祯五年……七月……贼近……备矢石、粮米、煤炭少许……于是晚闭门以守。楼中所辟大小男妇,约有八百余人?quot;"十月内贼连犯四次……数次所全活者啻万计。"河山楼虽因辟战乱而兴建,但其在和平时期,却仍可作观赏揽胜之用,帮而又名"风月楼"。登楼四望,远近风情尽收眼底。 冢宰第:建于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大门开于正南,入大门迎影壁东折为一狭儿庭院,东侧建如意门通东书院,南面为一倒座,北为二门,门两面三刀侧施八字影壁,明间内柱间设木质屏风,此为主人及贵或有重大事件里的通道,平时封闭。入二门为一宽敞的方形庭院,正北厅堂悬有康熙御笔牌匾"点翰堂"。正厅往北本为内宅,入大门西折往北沿狭长通道可通花园、假山、鱼池等地。花园往北就是专为家族中成年少女居住而建的小姐院,小姐院前后均辟门以通花园,并有踏道通城上之望河楼。 石牌楼:建于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的牌楼四柱三楼式。楼柱两侧置夹杆石,下枋上雕二龙戏珠,其上花坊、中枋直至定坊均饰吉祥图案,高浮雕。各枋间施牌匾和字牌。正楼主牌"冢宰总宪",边楼分刻"一门衍泽"、"五世承恩"。安牌上刻陈氏一门的官职及功名。定枋上施仿木构斗棋屋檐,正脊两端设吻兽,脊刹饰麒麟。整座牌楼雄伟庄重,制作精美。建于顺治十四年(1657年)的两柱一楼式小牌楼,规模和装饰虽较逊色,但在大牌楼建成之前,仍不失为陈氏家族敬宗耀族、传世显荣的一个主要标志。 御书楼:"中道庄"西门外有御书楼一座,是陈廷敬三子陈壮履为炫耀其陈家皇恩浩荡而特建。据新编《晋城金石志》载,该楼建成时,上有康熙帝御笔亲书赐陈廷敬及陈壮履诗近二十首、楹联四副和其它题记等,潇洒飞逸蔚为壮观。现楼内仅存康熙御匾"午亭山村"及联"春归乔木浓荫茂,秋到黄花晚节香"。匾、联均为原来之实物。 龟城:纵观皇城相府(午亭山村),总面积36580平方米,有大型院落19座,房屋880余间,设9道城门,四通八达,有关卡可守,形成了外城抱内城,内外连环套,稳固保安全的坚固堡垒,城墙总长1700余米,平均高度12米,宽2.5-3米不等,城楼、堞楼、角楼相互关照,垛口星罗棋布,组成了一道坚固的防御线。 整个皇城,包括内城"斗筑居"和外城"中道庄"从整体平面来看,似一头北尾南的神龟,虽不能说惟妙惟肖,却也轮廓鲜明,因而又有"龟城"之说,寓千管水固之意…… 紫云阡:陈廷敬墓地名曰"紫云阡",占地16000平方米,主要建筑有石牌坊、御书挽诗碑亭、十通高大的甬道碑等。后山静坪红叶如画,是旧时皇城八景之一环境幽雅,肃穆壮观。 皇城古八景:石壁飞鱼、南宅观书、樊溪春晓、静坪红叶、土垸流泉、黄阁青山、梅庄杏花、午亭山庄。 蟒河风景区蟒河旅游风景区位于山西省阳城县城南33公里的桑林乡与河南省济源市交界处,面积58平方公里,主峰海拔1572米。蟒河景区有“秀、险、幽、奇”四大特点,享有“北方小桂林”的美誉。这里一年四季均有迷人胜景,尤以秋天看层林尽染最为赏心悦目。蟒河水从蟒河村东流过,水清如碧玉,奔流似巨蟒;莽山又在蟒河村东流过, 水清峰错列,鬼斧神工,妙境天成,有千峰拥黛,万壑云飘之象。景区内悬崖飞瀑直泻,深谷流水淙淙,百鸟啼鸣林间,野花竞相开放。起源古老的珍奇植物青檀、兰草、山萸树、领春木、牛鼻酸、红豆杉星散其间,猕猴、大鲵、麝、金猫、金雕、金钱豹等或嬉骠林莽,或翱翔蓝天。望莽孤峰拔地而起,状如巨塔,水帘洞飞珠成帘、集水万状;试剑峰如干将出鞘,锋芒逼天,蟒湖上碧波涟漪、白帆点点;铡刀缝好像天斧劈开,石人峰酷似云游行僧;窟窿山中通一孔令人称奇。山色之优美,古迹之奇异,令人耳目一新。 景区有山皆奇,有水皆秀,鬼斧神工,妙境天成,素有“黄土高原小桂林”之雅称。蟒河的水清澈见底,终年不断,主要水景有:出水洞、二龙戏珠、水帘洞、饮马泉、小黄果树瀑布、流银瀑布、黄龙瀑布、黑龙瀑布、天龙瀑布、蟒湖等;蟒河的山层峦叠嶂,奇峰突兀,主要山景有:莲花峰、望蟒孤峰、孔雀峰、石人山、窟窿山、三盘山等;数百万年形成的地表钙化景观,据专家评价可申报世界自然遗产。 蟒河景区共有动物285种,种子植物882种。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有黑鹳、金雕、金钱豹,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猕猴为我国地理分布的最北限;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有红豆杉、无喙兰,二级保护植物有山白树、连香树,其中红豆杉属北方极少见的亚热带树种。药用价值极高的山茱萸在蟒河分布最广,历史悠久,因此蟒河又称“山萸之乡”。蟒河景区地处太行、王屋、中条三山交汇处,地理条件优越,铁路、省际公路、高速公路纵横交错,阳城县至蟒河景区旅游专线十分便捷,公路直达景区,蟒河景区是阳城继皇城相府之后的又一条以自然景观为特色的精品旅游线路。 蟒河景区由于多种原因,多年未开发,现经阳城竹林山煤业有限公司投巨资进行开发,可以说是阳城县最有前途,最值得旅游的景点。 蟒河大事记: 汤二十四年(约前1700年): 汤帝祷雨桑林,阳城县志有明确的记载,府底大庙石柱上刻着“获泽久旱三灾夺走粮财命,桑林祷雨六事挽回地天心”。祷雨的确切地点就在桑林乡蟒河境内,现祈雨台景观忧在。 西周、穆王四日休于获泽,甲寅天子作居范宫,以观桑者乃饮于桑林。 唐代:药王孙思邈曾采药于蟒河境内,曾有群猴救药王的传说。 公元469年:北魏河间王元琛看到蟒河风景宜人,就在此建造两座寺庙,一座叫佛爷龛,一座叫佛爷坪。 西汉末年:王莽赶刘秀曾追杀至蟒河境内留下了许多动人的传说。 康熙四十二年:康熙皇帝私访河南,曾路过蟒河境内,花园坪曾竖有一筒石碑,记载着皇帝的奇闻轶事,清朝末年毁于兵乱。 清代:重修蟒河黄龙庙有三次记载,一是嘉庆二十二年;二是同治四年十月;三是咸丰五年四月。 公元1811年:蟒河村民竖起了一块“绝兰碑”,记载着秦维俊知县冒死上奏皇帝,为蟒河老百姓免除了长期进贡兰草的苦难差役。 1941年5月:以“工合”晋东南事务所工作人员工为主体,又收编一部分中条山战役溃退下来的国民革命军散兵共50多人在今桑林乡树皮沟组成了工合 游击队。 1942年(民国31年)1月30日:在桑林宫底院成立阳城县抗日政府。 1943年农历9月:日伪军500余人,将蟒河的十多个自然村全部扫荡,十月初一在绿化顶残酷杀害群众,只此一次蟒河村50余名群众遇难。 1945年4月12日:中共晋豫区党委邓小平同志,亲自赴蟒河附近的枪杆村召开会议,研究晋豫区的抗日斗争。 蟒河村,1953年成立初级社,1956年转入高级社,1958年为蟒河管理区,1961年为蟒河大队,1984年改为蟒河村民委员会。 1956年,河南济源政府投资建起蟒湖大坝,75年又重新加固,同年5月架起了黄龙庙至南辿的吊桥,命名为友谊桥。 1983年12月23日:经山西省人民政府37号文批准,建立以保护猕猴和森林生态系统为主的省级自然保护区。 1987年:设立猕猴野外训养场,供游人观赏。 1990年:由县乡两级投资48万元,在蟒河村建起旅游宾馆一处,1993年正式营业。 1993年:林业部批字(1993)166号,《关于建立中条山等8处国家森林公园的批复》,其中蟒河被列入国家森林公园。 1994年4月,由山西省林业厅勘测设计院组织有关专家,完成了《山西省中条山国家森林公园总体规划》,其中蟒河被规划为第一公园。 1994年10月:省委书记胡富国亲临蟒河考察,并题词“蟒河胜境”。 1998年8月18日:经国务院68号文批准蟒河升格为山西省阳城蟒河猕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1996年:西蟒旅游专线公路开工建设,总计投资7000余万元,98年10月,沙砾路面正式通车。 1998年6月下旬:山西省政府2000——2010年旅游规划专家组对蟒河进行考察,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卢云亭首先发现了蟒河近20华里长的地面钙化型景观。 2005年9月9日正式通过专家评审,跨入“4A”级旅游景区。主要景点 千佛壁 望莽孤峰 石人山 莲花峰 砥柱山 窟窿山 孔雀峰 天龙瀑布 水帘洞 蟒湖 小黄果树瀑布 出水洞 二龙戏珠 历山风景区历山,位于阳城县、沁水县、垣曲县、翼城县等县的交界处。这里,风景独特,景色迷人,到此一游,犹如人在画中走,神随仙景游,被誉为“天然大公园”。有幸者不妨到历山来领略一番自然风光的美好熏陶。 历山是中条山的主峰,总面积为100平方公里,海拔2358米,与翼城、垣曲、阳城毗连衔接,境内峰峦叠翠,高距云表,是山西省南部最高的山,保存着华北地区仅有的一片原始森林。在这里,自然风光、原始森林和古人类文化融为一体,集旅游、探险、狩猎、考古、写生、度假为一身的综合性风景区;是一个大气、土壤、水源、环境质量品位极高的、无污染的自然风景区,1982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历山奇妙独特,景色迷人,有很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山下仰望,奇峰峭壁,挺拔俊秀,林木参天,高耸入云。山上观望,平坦辽阔,山花烂漫,芳草遍野,奇花异草,争相吐艳。周围峰谷相连,林木挺拔,云雾缭绕,变幻无穷,一年四季景色各异。烈日盛夏,山风沁人,气候凉爽。严寒隆冬,雪景诱人,冰凌倒挂,大山森林素装淡裹,仿佛成为水晶的世界。舜耕历山的传说、各呈异彩的溶洞群、下川遗址、瀑布、冰帘、一线天、斩龙台、试刀石等景点精华形成七个自然风景区,即白云洞景区、舜王坪景区、西峡景区、东峡景区、山山岩景区、涧河狩猎区、下川景区,景景奇丽,处处迷人。 白云洞景区有白云洞、七星潭洞、小天潭等溶洞,这些洞景色秀丽,各有特色。白云洞,是历山旅游区规模较大、景色壮观的景区,新建牌坊红墙黄瓦,洞外六角红楼雕梁画栋,碧瓦相映,环境优美。洞内已开发游程千米。白云溶洞是我国北方第一个规模宏大、气势雄伟的天然大溶洞,洞中有洞,时开时合,时隐时现,洞中景观藏奥纳密,离奇诱人。有童子迎宾、神龟探海、玲珑宝塔、江南小景、石莲花、猴子送客等用多处。在五彩灯光的照耀下,惟妙惟肖,缥缈不定,令人赞叹。洞内的穴球是我国目前发现最大的穴球,有很高的科研价值。洞外森林浴休息区,野趣茶座、逍遥吊床、休闲帐篷随处可见。在此听林涛、观云海、吃野餐,奇趣无穷。 舜王坪景区因舜耕历山于此而得名。舜,名重华,史称虞舜,炎黄联盟的首领。为中华民族传说中的三皇五帝之一。《史记》记载:“舜生于蒲阪(今永济市),渔于获泽(今阳城县),耕于历山。”总面积为4000亩的绝顶平坦,天然绿色草地如毯,山巅有舜耕历山遗迹、古庙碑记、南天门、斩龙台等胜景。站在舜王坪最高峰——南天门,可朝观日出,暮看晚霞,遥望黄河。夜晚登坪,可观星辰,犹如亿万明珠笼罩大地。山道中,鸟语撩心,花香醉人,奇趣无穷。春夏秋冬,四季有景,加之新增建了野人山庄、蒙古包等景点,使游客登山览胜,留连忘归。清版《县志》曾记载:“古帝躬耕处,千秋迹已迷。举头高山近,极目乱峰低。花开闻幽径,泉水过远溪。黄河遥入望,天际一红霓。”这些景点不仅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而且还有很高的科研价值。加上舜帝的传说,给这些景点蒙上了神秘的面纱,也处处显示了古帝的神勇与仁爱。 被列入《中国大辞典》的下川遗址,是一处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遗址。经碳14测定距今二万四千年至一万六千年。是中国旧石器时代晚期后一阶段以细石器为主要特征的石器文化遗址。主要分布在以历山下川为核心,纵横二三十公里的山岳地带,面积4.8万公顷,以下川富裕圪地区地层保存最完整丰富。经科学家测定距今1.6——2.3万年。下川文化遗址的细石器,代表了旧石器时代石器制作技术的最高水平,为细石器工艺传统的起源和发展提供了主要的科学依据和资料。随着旅游事业的发展,下川人将复制一批古人类的生活,生产场所,古人类出土文物展览,建历山博物馆、动植物繁殖场,供游人观赏和游览。 总面积100平方公里的历山旅游区,森林覆盖率达90%,极限最高气温29度,是理想的旅游避暑胜地。 历山得天独厚,资源丰富,是物华天宝之地。境内各种植物多达1400多种,其中有8种属国家二、三类保护植物。这里,有华北面积最大的、保存最完整的原始森林,有中国最大的暴马丁香树,胸径达1.6米的最大的连香树。历山风景区的第一景就是迎客松:它是有400多年历史的古华山松,高约8米,粗约3米树冠12米。被当地人尊为神树。有山西唯一的人参种植场,引种的人参、西洋参达到国际水平。野生乔木、灌木达560余种。野生植物繁多,仅种子植物就有700余种。此外还有菌类、苔藓等。种类最多的是菌科、豆科。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有莲香树、翅果油杉等。三级保护植物有红豆杉、领春木等9种。菌种类植物资源有猴头、灵芝、银耳、冬虫夏草等。主要药材资源有:麝香、菖蒲、黄岑、党参、人参、何首乌、当归、苍术、五味子、连壳、籽黄等220种。药材以产量高、质量好而著称,年供全国各地百万斤以上,部分药材还销往海外。 这里野生动物达330余种,占山西境内动物种类的80%以上。有38种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金钱豹、黑鹳、金雕等9种;二级保护动物有白鹭、大天鹅、猕猴、娃娃鱼等29种;省级保护动物有苍鹭、刺猬等26种。我国和澳大利亚共同保护的候鸟有大按锥等23种;和日本共同保护的候鸟有大雁等86种。历山标本馆现有鸟类标本220种,17目、35科;兽类33种,7目、14科;植物标本57科,237种;两栖爬行动物25种。 这里的矿产资源也十分丰富。地下蕴藏有金、银、铜、石英石等矿藏。矿泉水和温泉大有开发潜力。 历山集中了数百处独特的自然景观,其规模之大为我国北方地区少有。这里的奇峰、怪石、清涧、溶洞、水帘称为“五绝”。林涛、山风、冰雪、雾雨、古迹、光影、动物、植物、药材和村庄称为“十胜”,是供游客览胜的好地方。目前,专用公路已经开通,风景小区初具规模,建起了旅游接待站,开拓了旅游新项目。 县城总体规划一、规划目标(一)规划目标 将阳城县建设成为具有山水园林特色的生态宜居城市、依托资源优势屹立于晋豫交汇之处的产业特色城市。(二)规划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融入区域发展,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有序推动县域城镇化进程;协调处理好城市发展与资源环境及历史文化遗存保护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系统,提高城市基础设施承载能力和公共设施服务水平,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城市周边的山体、水系,构建富有特色的城市生态系统,为城市居民创造环境优美、生活便利的城市空间环境,建设宜居城市。 二、县域城镇体系规划(一)县域经济发展定位 晋城——侯马经济走廊的重要节点,山西省重要的煤炭、煤化工、电力、新型建材等产业基地,重要的自然生态及人文资源旅游基地。 (二)城镇化发展战略 坚持“强化中心、合理分区、轴线辐射、均衡发展”的原则,逐步建立起以县城为核心、重点镇为支柱、其余乡镇为基础的协调发展机制,形成等级规模协调、职能分工明确、空间布局合理的开放式、网络型的城镇体系,促进全县城乡社会、经济、环境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 (三)县域人口发展及城镇化率预测 规划2020年,县域总人口为45万人,城镇人口总量为25.2万人,城镇化率为56%。 (四)县域交通发展规划 1、发展目标 规划以高速公路、省级干线及铁路为骨架,以县乡公路及旅游公路为纽带,以农村公路网为基础,完善县域综合交通网络,形成便捷、高效的县域交通运输体系。 2、铁路交通 继续完善以侯月铁路为主干线,阳城电厂运煤专用线、煤矿铁路专用线为次干线的铁路网,为全县的电力产业和煤炭产业发展服务。 3、公路交通 重点建设阳城—翼城、阳城—济源高速公路,构建“十”字型的高速公路骨架;全面提升省级干道路网等级,重点建设阳城至垣曲、陵沁线县城段改线、横河—邵源等公路项目;加大县乡公路改造力度,重点建设润安公路、阳杨公路等项目;完善旅游公路及农村公路路网。 (五)县域旅游发展规划 以阳城县优越的自然生态环境和深厚的古堡文化资源为基础,着力打造四大重点景区,积极改善旅游交通条件,大力发展生态、观光、文化和度假旅游,建立“山水阳城、古堡凤乡”的品牌形象,逐步将阳城县建设成为风光秀丽、文化独特、旅游产业发达的山西旅游强县和国家级旅游目的地。 四大重点景区,分别是: 1、皇城相府文化旅游区 以明清古堡文化为主要特点。包括皇城相府、郭峪城、砥洎城、东岳庙、海会寺、天官王府等旅游景点。 2、蟒河生态观光旅游区 以险峻的山峰、峡谷、溪流,独特的石灰岩钙化地貌、优越的生态环境、珍稀的动植物资源为特点。 3、析城山旅游度假区 以独特的亚高山草甸草原风貌和喀斯特岩溶漏斗地质景观为特点。包括析城山、小尖山、云蒙山、中华山、杨柏大峡谷、南底庙、下交汤帝庙、灵泉洞等。 4、九女湖旅游区 以山水为依托,突出“水”的主题,以水上观光休闲为特色,兼有度假旅游功能。 三、中心城区(县城)规划(一)城市性质 县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以建瓷工业为主并为能源产业和旅游产业服务的山水园林宜居城市。 (二)城市规模 1、人口规模 规划中心城区近期(2010年)人口规模为14.3万人;远期(2020年)人口规模为18万人。 2、用地规模 规划中心城区近期(2010年)城市建设用地规模15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105平方米;远期 (2020年)城市建设用地规模为20平方公里,人均城市建设用地111平方米。 在城市建设用地外围,规划控制约10平方公里的生态保育区。 (三)城市规划区范围 根据城市建设和发展的需要,划定阳城县城市规划区范围为凤城镇、西河乡、演礼乡和白桑乡的全部行政范围,城市规划区总面积约256平方公里。 (四)城市空间布局结构 规划确定中心城区为“一城四区”的城市空间布局结构,即主城区、西河区、八甲口区、安阳工业区。 (五)城市各区职能 主城区:为城市的主体,以居住、公共服务为主要功能,辅以旅游集散、商贸物流。 西河区:以教育、居住为主要功能。 八甲口区:以工业、物流为主要功能,配以基本的城市功能。 安阳工业区:产业发展新区,近期以发展建瓷产业为主,远期发展为综合性的工业区。 (六)城市生态绿地系统规划 确定阳城县中心城区生态绿地系统布局结构为:“网络连接、点轴结合、外围渗透”。 “网络连接”是指获泽河、西小河、后小河、清林沟河及芦苇河的滨河绿带,以及城市干道绿带共同形成的富有特色的网状绿地系统。 “点轴结合” 是指各级公园和绿地(绿点)由沿城市主干道的带状绿化(绿轴)串联起来,“以长藤结瓜”的形式紧密结合。沿带状绿化设置各类公园、街头绿地、苗圃等,为市民提供游憩空间。 “外围渗透” 是指城市外围生态绿化通过道路、河流、绿化廊道向城市内部渗透,与城市内部绿化融为一体,形成内外交融、系统完善的城市生态绿地系统。 (七)城市水系规划 在已完成的获泽河和西小河综合整治的基础上,进一步对获泽河其余河段、后小河、清林沟河和芦苇河进行综合治理。一方面可提高城市河道行洪能力,保障城市安全,另一方面可营造城市景观水系,改善城市生态景观环境,形成“山”、“水”、“园林”宜居城市特色。 (八)城市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1、行政服务中心 在新阳街西段和析城大道设置县级行政服务中心。在其它各区设置集中的行政办公用地,用以安排区域服务的行政管理功能。 2、商业服务设施 构建功能明确、分布合理、服务均衡、重点突出的商贸服务中心体系,形成: 1个县级传统商业中心:位于主城区的老城区,商业设施相对集中,经营服务功能完善。 2个区级商业中心:分别位于西河区、八甲口区,各承担本区服务的功能。主城区县级商业中心和区级中心一起承担对外辐射、对内服务的功能。 3个综合型市场:均位于主城区。 2个物流园区:规划在八甲口区北部、安阳工业区南部建设2个物流园区。 多个居住区级商业中心:根据各居住区的服务对象、地理位置,采取集中或沿街布局的方式,建设居住区商业中心。 3、文化服务设施 文化设施建设以“均衡发展、适度集中”为原则,主要集中在主城区布局。县级文化设施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科技馆(包括青少年活动中心、展览馆)、群艺馆(包括老干部活动中心)、综合馆(包括影剧院、会展中心)、博物馆(包括档案馆)、图书馆、城市规划展览馆、广播电视中心。 其他区按规模配置相应的文化活动中心。 4、体育设施 本着资源共享的原则,在主城区、西河区及八甲口区结合学校新建3处公共体育运动场,并保留扩建原主城区体育中心。 5、医疗卫生设施 规划保留第二人民医院、中医院、妇幼保健院,迁建第一人民医院,新建中心血站。并在其他区配置相应的医疗服务设施。 6、教育设施 规划保留原主城区的职业高中、卫校和党校,在主城区新建蚕桑技术研发中心和特殊教育学校;在西河区新建职业技术学院;在安阳工业区新建陶瓷研发基地。并在各区结合居住用地布局,按有关标准配置相应的中、小学校。 7、社会民政福利设施 在各区规划中按有关标准安排敬老院、福利院、老年公寓等。 (九)城市道路交通系统规划 城市交通系统结构为“两环六连、五纵五横”。 1、两环 指由陵沁路、析城大道延伸段、滨河西路共同构成的城市内环和 由北环路、润安公路、南外环路、西环路、迎宾大道共同构成的城市外环。 2、六连 是指主城区和其他三个城区之间相互联系的六条城市主干道。即:联系八甲口区的原陵沁公路主城区至八甲口段,新规划的联系八甲口区的城市主干道,联系安阳工业区的原阳济公路段,新规划的滨河东路延伸段,联系西河区的析城大道及其北部规划的道路。 3、五纵五横 在主城区现有道路框架的基础上,形成五纵五横的城市主干路网。 五纵:析城大道(延伸段)、新凤路、天桥南北路、阳端路—滨河(东西)路、朝阳大道。 五横:凤凰北路—新坛路、太岳路(原陵沁路)、新阳东西街、金阳街—南环东西街—白龙街、育秀街。 (十)城市主要市政设施规划 1、供水规划 以主城区及八甲口区的地下水源、下河泉、张峰水库、董封水库及城市中水作为城市水源,规划共设5个水厂,以保障城市用水。 2、污水处理设施 城市排水体制为雨污分流制,规划共设2个污水处理厂,将城市生产、生活污水全部处理后达标排放。 3、燃气设施 城市燃气气源为沁水煤层气,规划共设2个门站、1个储配站。 4、供热设施 规划共设5个区域锅炉房作为城市热源,全面实施城市集中供热。 5、供电设施 以现状芹池220kV变电站和规划新建阳城220kV变电站作为城市供电电源。 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区新度镇洋埕村前言阳城,又名洋城、洋埕,位于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区新度镇洋埕村。 林应之开辟阳城南宋时期,莆田城东的熙宁桥建成后,因该地水陆交通发达、便利,吸引了许多有识之士陆续向兴化平原进发,开辟家园,安居乐业。 阙下十二世裔孙林应之,在南宋绍兴年间(1131-1162)。任广东惠州司里,致仕回故里乌石山(今东岩山)下义门后,“视城东十里,有许厚地,有水环绕,宛如腰带,东处有一处二亩之池塘,有幞头(古代男子束发用的头巾)池之清致,遂迁居其地。编其境曰阳城,立其社曰桂林,东建龙应堂,以镇风神之恶,西创通行庙,以袭乌石山通应庙(在今九五医院内,已废)之香火也”。林应之晚年,于熙春地带创建林氏宗祠以奉祀十二世祖、唐贞元旌表孝子林攒之神位。至此,古阳城初具规模。 行政区划今阳城有:楼下、门前、中境、金东、旧新桥、曲尺、西厝头、盘顶、东轿共九个自然村。 阳城自开基以来,繁衍生息境内外阙下林氏有贡元房、中巷房(杜曲房)、按察房(主祭前沟房)、后沟房四大房系,以忠孝传家,光耀一时,遗芳后世。宋时附马之荣,元有双副使之显,明有释褐而膺之宠、祖孙伯侄兄弟皆进士之贵、三凤齐鸣之誉,清有十八举人之盛,民国有一门三才子之美,卓绩斐然,代不乏贵,为莆郡名村。 二:古龟兹国都古龟兹国都。又名延城。在今新疆库车县城西2公里乌喀公路两侧的龟兹古城。“西域都护府”、“安西都护府”相继设在龟兹,领辖西域二十二个都护府及龟兹、焉耆、于田、疏勒四镇驻军,是当时汉朝和唐朝中央政府统辖西域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和商贸中心。 三:唐朝官吏人物简介阳城,字亢宗,北平人也。代为宦族。家贫不能得书,乃求为集贤写书吏,窃官书读之,昼夜不出房,经六年,乃无所不通。既而隐于中条山。远近慕其德行,多从之学。闾里相讼者,不诣官府,诣城请决。陕虢观察使李泌闻其名,亲诣其里访之,与语甚悦。泌为宰相,荐为著作郎。德宗令长安县尉杨宁赍束帛诣夏县所居而召之,城乃衣褐赴京,上章辞让。德宗遣中官持章服衣之而后诏,赐帛五十匹。寻迁谏议大夫。 初未至京,人皆想望风彩,曰:“阳城山人能自刻苦,不乐名利,今为谏官,必能以死奉职。”人咸畏惮之。及至,诸谏官纷纭言事,细碎无不闻达,天子益厌苦之。而城方与二弟及客日夜痛饮,人莫能窥其际,皆以虚名讥之。有造城所居,将问其所以者。城望风知其意,引之与坐,辄强以酒。客辞,城辄引自饮,客不能已,乃与城酬酢。客或时先醉仆席上,城或时先醉卧客怀中,不能听客语。约其二弟云:“吾所得月俸,汝可度吾家有几口,月食米当几何,买薪、菜、盐凡用几钱,先具之,其余悉以送酒媪,无留也。”未尝有所蓄积。虽所服用有切急不可阙者,客称某物佳可爱,城辄喜,举而授之。有陈苌者,候其始请月俸,常往称其钱帛之美,月有获焉。 时德宗在位,多不假宰相权,而左右得以因缘用事。于是裴延龄、李齐运、韦渠牟寻以奸佞相次进用,诬谮时宰,毁诋大臣,陆贽等咸遭枉黜,无敢救者。城乃伏阁上疏,与拾遗王仲舒共论延龄奸佞,贽等无罪。德宗大怒,召宰相入议,将加城罪。时顺宗在东宫,为城独开解之,城赖之获免。于是金吾将军张万福闻谏官伏阁谏,趋往,至延英门,大言贺曰:“朝廷有直臣,天下必太平矣!”乃造城及王仲舒等曰:“诸谏议能如此言事,天下安得不太平?”已而连呼“太平,太平”。万福武人,年八十余,自此名重天下。时朝夕欲相延龄,城曰:“脱以延龄为相,城当取白麻坏之。”竟坐延龄事改国子司业。 城既至国学,乃召诸生,告之曰:“凡学者所以学,为忠与孝也。诸生宁有久不省其亲者乎?”明日,告城归养者二十余人。有薛约者,尝学于城,性狂躁,以言事得罪,徙连州,客寄无根蒂。台吏以踪迹求得之于城家。城坐台吏于门,与约饮酒诀别,涕泣送之郊外。德宗闻之,以城党罪人,出为道州刺史。太学生王鲁卿、季偿等二百七十人诣阙乞留,经数日,吏遮止之,疏不得上。 在道州,以家人法待吏人,宜罚者罚之,宜赏者赏之,不以簿书介意。道州土地产民多矮,每年常配乡户,竟以其男号为“矮奴”。城下车,禁以良为贱,又悯其编甿岁有离异之苦,乃抗疏论而免之,自是乃停其贡。民皆赖之,无不泣荷。前刺史有赃罪。观察使方推鞫之,吏有幸于前刺史者,拾其不法事以告,自为功,城立杖杀之。赋税不登,观察使数加诮让。州上考功第,城自署其第曰:“抚字心劳,征科政拙,考下下。”观察使遣判官督其赋,至州,怪城不出迎,以问州吏。吏曰:“刺史闻判官来,以为有罪,自囚于狱,不敢出。”判官大惊,驰入谒城于狱,曰:“使君何罪!某奉命来候安否耳。”留一二日未去,城因不复归馆;门外有故门扇横地,城昼夜坐卧其上,判官不自安,辞去。其后又遣他判官往按之,他判官义不欲按,乃载妻子行,中道而自逸。 顺宗即位,诏征之,而城已卒。士君子惜之,是岁四月,赐其家钱二百贯文,仍令所在州县给递,以丧归葬焉。 野史逸闻贞元年间,有个叫阳城的人和他的三弟隐居在陕州夏阳山中,两个人发誓一辈子不结婚。他们每日粗茶谈饭,睡草编的席子,盖粗布做的被,两个人快快乐乐地住在一间屋子里。后来遇到一个灾荒年,他俩隐藏踪迹不与同乡的人来往,怕有求与别人。他俩采集桑树和榆树的皮切碎了做粥吃,在这种条件下仍然坚持学习诗词书籍,从来没有间断过学习。他们有一个仆人叫都儿,与主人一条心。人们将阳城比作三国时辞官不作的管宁,同乡的人都很尊敬他们。人们赠送给他们的食物如果稍稍好一点,他们就关起门来,不肯接受,或是扔给鸟吃。有一次同乡人暗中送给他们米糠十几杯,他们就地吃了。山东的诸侯听到他们的行为高尚,派使者送来五百匹缣。阳城不收,使者按照命令不收就不回去。阳城只好将缣堆到屋子的角落里,从来也没使用过。不久,有个有节操的人叫郑倜,为了办理丧事,找亲友借钱没有借到,回来路过阳城的门前,进屋拜见阳城。郑倜一副悲伤瘦弱的样子,阳城留他住了十多天,问郑倜悲伤瘦弱的原因。郑倜将情况告诉了阳城,阳城说:"被你的品德节操所感动,我这里有诸侯近来赠送的物品,放在这里没有用处,全都送给你,以尽孝道吧。"郑倜推辞不要。阳城说:"这东西不是我所需要的,你还让什么呢?"郑倜说:"你既然给了我这个不寻常的恩惠,我愿意办完事后,做你的奴仆以偿还你的恩情。"说完便走了。郑倜在东洛办理完丧事以后,回到阳城这里,以履行自己的诺言,阳城说:"你如果没有其他的地方可以去,作为同学留在这就可以了,何必要当奴仆呢?"郑倜流着泪说:"要像你说的这样,我这个卑贱的人是多么的幸运。"郑倜在读书记忆上很不擅长,一个月以后,阳城叫他背诵《诗经》,虽然郑倜不停地学习,可是一讨论,他一句也回答不上来。郑倜非常惭愧,阳城说:"主要是因为你和我弟弟太亲近了,所以效果不好。这里的北面,有一幢高大的茅屋,你可以到那里单独学习。"郑倜很高兴,立刻搬了过去。又过了一个月,阳城去看他。与他讨论《国风》,郑倜虽然用功,但竟一句话也接不上。阳城刚走出二三十步,郑倜就吊死在房梁上。送饭的童子看见了告诉了阳城,阳城哭得要昏死过去。他命令小仆人备酒祭奠郑倜,并且作了祭文亲自在祭奠仪式上朗读。他说:"我虽然没有杀郑倜,郑倜却是因我而死。"然后脱去衣服,让老仆人背着他,由小仆人用槚木荆条鞭打十五下。他再穿上丧服,将郑倜埋葬了,后来由于贵族以及官员们的推荐,阳城在当了谏仪大夫以后,极力向皇帝提意见,认为裴延龄不适合当宰相,其言词的诚恳,唐朝的史书上有记载。等到他出任江华都,每天都做两斛米的饭和一大锅鱼汤,召集皇帝的 四:古县名春秋郑国城邑,秦代置县,故城在今河南登封县东南,因境内阳城山得名,唐万岁登封元年改告成县,五代后周废为镇。境内有箕山、许由墓等名胜。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