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洋人 |
释义 | 名词解释:词目:洋人 拼音:yáng rén 基本解释: 洋人,顾名思义是从海洋而来的人。中国位于亚洲大陆架上,两面环海,中国古代的海洋贸易一直不够发达,地方保护主义的观念根深蒂固,因此为了区别外来种族之民,故称他们为东洋人、南洋人、西洋人。因为中国北方土地荒凉,且不临海,因此没有北洋人一说。 洋人一词,狭义的讲,特指西洋人。因为西洋人与南洋人和东洋人相比,特点更加突出,更容易区分,且血缘更加疏远,更加与众不同,因此成为洋人的代名词。 [foreigner] 外国人 详细解释: 1。西洋人: 洋人在中国人的固有观念中多指为西洋人。 西洋人就是欧美的白人以及非洲的黑人的统称。 特点: 1。白种人,金发碧眼,身材高大,体毛浓密。 2。黑种人,卷毛阔鼻,身材高大,体态修长。 2。东洋人: 在现在的汉语中,东洋人,东瀛人,指的就是日本人。东洋人,东面海洋海岛上生活人们的总称。 但是在日本人看来,东洋人指的是包括中国,韩国,朝鲜等东亚国家在内的东亚人。这和日本人的文化观念有关,在他们看来,东洋,主要是区别西洋和南洋而言。 特点: 黄种人,身材相对矮小,其他无异。 3 。南洋人 南洋人特指生活在印尼,马来西亚等南亚国家的人。 特点: 黄种人,身材相对矮小,其他无异。 为什么没有北洋人: 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中国的北方被认为是无人烟的极寒之地,且北方不临海,北方唯一的国家“罗刹国”(即俄罗斯)人,也是从西边来的,而且形象样貌与西洋人无大异,被一起视为“西洋人”,所以便没有了“北洋人”之一说。 中国人与洋人的渊源:1. 据《圣经》中记载:史前曾有一次世界范围的大洪水,当时只有诺亚一家八口在上帝的指示下获救。(参考挪亚方舟)洪水退去后,上帝与诺亚签订永远的彩虹之约,主动承诺永不灭绝人。 诺亚有三个儿子,长子:闪、次子:含、三子:雅弗。 长子闪的后裔繁衍至今,成为黄皮肤黑眼睛的黄种人种群的亚洲裔。 次子含的后裔繁衍至今,成为黑皮肤短卷发的黑种人种群非洲裔。 三子雅弗的后裔繁衍至今,成为白皮肤金发的白种人种群欧美澳后裔。 因此,天下本为一家。但在中国古代,人们主观地认为自己所拥有的地土是世界中心,方外之地皆为未开化之地,方外之民皆为未开化之民,因此对待从海洋上过来的任何民族都抱持着比较鄙视的态度和眼光来审视、区分,不难看出原本的“洋人”概念是带有歧视的,分别的,不接纳的。更有统称其为蛮夷者的。 中国人与洋人的恩怨:航海术发展之前,中国四境较为平静,并无洋人之说。知道十四世纪以后,随着航海术的发展,世界各国都在探索未知的领域,故此开始产生文化交流,碰撞,随即产生出恩怨及摩擦。 1.与东洋人的恩怨: 东洋人是较早与中国开始交往的洋人,传闻东洋人及时秦王朝时被秦始皇差遣寻求长生不老仙丹的500对童男童女的后裔。唐朝时东洋人多次派遣“遣唐使”到中国学习中国文明,直至今日,日本还保留下来许多中国唐代的遗风,包括服装、茶文化、书法绘画、文字等等。 另一方面,随着航海的发展,中国东海出现了倭寇的踪迹,不断骚扰劫掠沿海地区和人民。 直至清王朝末期的中日甲午海战开始,以致后来的日本侵华战争,使中国人民在情感上受到了极深的创伤。 自二战以后,中国人民和日本人民不断友好交流,但仍有一部分日本军国主义份子在影响两国人民的感情。 2.与南洋人的恩怨: 与南洋人最早的交往,是在明朝明代永乐三年(1405年)至宣德八年(1433年),郑和下西洋时期,郑和率领规模巨大的船队七次出海远航,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同南洋、印度洋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的友好和平交流。 清王朝以后许多中国劳工闯荡南洋,并在南洋扎下根基,如今南洋地区有许多华裔居住。 另一方面,由于中国华裔的刻苦耐劳,在南洋创出一番事业,导致南洋本土人民的不满,多次发生反华排华事件。1998年的反华大屠杀(印尼屠华事件),时至今日还让国人记忆犹新。 3.与西洋人的恩怨: 西洋人最早是通过丝绸之路进入中国。曾与中国建立友好的贸易往来,因为路途遥远,没有产生过多的矛盾冲突。马可波罗游记使西方人极度向往中国。 随着欧美国家的基督信仰的建立,以及航海术的大发展,欧美国家从一个落后的状况,后来居上,反超越中国的文化科技,成为列强。面对清王朝的闭关锁国政策,西方国家不断派遣宣教士来华建立友好关系,并担任清王朝官吏,宣扬基督信仰,并带来先进的科技。今天的农历制度,早期的精确天文、计时技术等等方面都是从西洋人手中获得。更有“洋务运动”使清王朝中兴,却以甲午海战的失败而告终。甲午海战的失利,一方面看到中国在科技上的落后,更清楚地体现出清政府的腐败和观念的错拗。 另一方面,面对清王朝的拒绝和不接纳和不开放,西方列强出于膨胀的占有欲,最终走上了以武力侵略的手段砸开了中国的国门。与东洋人一起掠夺屠杀中国人民,造成中国人民极深的民族伤害,这种伤害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在精神层面极大地打击了中国人惯有的大国主义思想,不得不使中国人低下头来反思自己的不足,承认自己的落后和无知。 在上个世纪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西洋人的援助,帮助中国人打垮了东洋人的侵略,使中国人脱离殖民的统治。此后,因为制度观念的不同而扶持国民军,却以蒋介石政府的失败与毛泽东政府结下仇怨。直至在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中多次深化,最终仍以失败告终。 中国改革开放以后,洋人的文化和技术如雨后春笋一样,不断进入中国,带动了中国的各方面发展,使中国短的三十年的成长和发展超越了以往所有时代,成为二十、二十一世纪的一个奇迹。中国的改革开放态度,更赢得了世界人民的称赞和认可,中国政府的政见在世界上越来越举足轻重。这与政府提出的“坚定不移地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一如既往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中国外交政策,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与世界各国友好往来。”是不可分割的。 总述: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深化,中国人越来越以开放、和平、合作的观念和态度对待各国各民族的人民,因此也赢得了各国各民族的信赖和欢迎,如今中国提倡的和谐社会,使各国各方的人民紧密地合作,如今中国国的各个城市都能看见五大洲四大洋的洋人,或旅游或工作或交流或居住,都是那样的和谐共处,看待洋人洋务的观念更是体现出中国人民的一种积极正确的学习态度,不得不使我们发出这样的感慨:虚心的民族将会持续进步,骄傲的民族只会懈怠落后。当然一些旧有的伤害和认定,不可能一下子就消失殆尽,这一方面教育我们需警钟长鸣,一方面教育我们要不断地寻求真理。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