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洋彩 |
释义 | “彩瓷之冠”洋彩瓷,千年陶瓷史的巅峰绝艺! 顾名思义,从“洋彩”的“洋”字上,便知其与西洋有关。清代曾为雍正、乾隆两朝皇帝烧制瓷器的督陶官唐英曾这样表述:“洋彩器皿,本朝新仿西洋珐琅画法,圆琢白器,五彩绘画,摹仿西洋,故曰洋彩。人物、山水、花卉、翎毛无不精细入神,所用颜料与珐琅色同。” 洋彩瓷因其原料珍贵、工艺繁杂、精美绝伦而被称作“彩瓷之冠”,与“彩瓷皇后”珐琅彩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乃盛清宫廷工艺的旷世杰作,是乾隆至爱,藏之于乾清宫,供皇帝闲暇赏玩,是极其珍贵稀有的艺术精品。作为中国古陶瓷顶峰时期的作品,代表了中国陶瓷制作的最高水平,蕴涵着皇家的艺术性情,显示着皇权至高无上的尊严。 “彩瓷之冠”是对洋彩瓷器的一种形象称呼。身份地位尊崇的洋彩瓷器受宠于宫廷,从创烧到衰落都只局限于宫廷之中为皇家所独享,是“庶民弗得一窥”的御用品。洋彩瓷器创烧于康熙年间,兴盛于乾隆盛年,然最终失传于宫廷封建社会。 究其原因:一是不计成本。专用于皇室的洋彩瓷器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且成品稀少,宫廷烧制需社会安定和殷实的经济基础,遇有不测就难以为继;二是技术失传。皇室为了显示自己的高贵而独揽洋彩瓷器的烧制和使用权,致使民间艺人们根本看不见洋彩瓷成品,更无法学习烧制过程,当皇宫不再烧制这种瓷器时,洋彩瓷技术几近失传。 所以洋彩瓷器传世品数量有限,弥足珍贵,清乾隆洋彩“万寿连延”葫芦瓶的天价拍卖不仅验证这一点,也让洋彩工艺气势磅礴的走入众人眼球。如今得益于改革开放的大环境和飞速发展的科学技术,加之制瓷艺人的努力,这一传统工艺风采方可再现,古艺再现,稀世罕有,必会震惊整个陶瓷业,引领新一轮的藏瓷热潮!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