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羊沙乡 |
释义 | 基本概况羊沙乡 ,甘南藏族自治州临潭县辖乡。地处临潭县北部峡谷地带,东西相距约50公里,东临洮河及康乐、卓尼、渭源三县,西与卓尼县恰盖乡为邻,南接本县石门乡,北靠冶力关镇。全乡辖大草滩、羊沙、新庄、下河、甘沟、秋峪6个村委会。6个村委会,32个村民小组,有1452户5938人。全乡占地面积235.8平方公里,其中林地面积11.7万亩,草山面积11.9万亩,耕地面积9833亩(其中水地2633亩,占总耕地面积的26.7%;山旱地7200亩,占总耕地面积的73.3%),人均占有耕地1.65亩。 全乡海拔在2200至2800米之间,年平均气温3.2­—6.7℃,是临潭县“三河”(洮河、冶木河、羊沙河)沿岸农业综合开发区之一。全乡群众经济收入主要依靠种植、养殖、劳务经济三大块。主要种植农作物以小麦、青稞、蚕豆、油菜、洋芋、药材为主。境内植被保护良好,野生动植物丰富。由于地理条件的限制,加上群众文化水平低,全乡尚有贫苦户1213户,4436人,占全乡总人口的74.7%,贫困面大,2011年人均纯收入2769元。乡党委辖13个党支部,有党员363人,其中女党员72人,农村党员289人。全乡有六年制小学1所,238人;四年制小学3所,321人;二年制小学2所,142人;教职工38人;机关站所有林场、信用社、卫生院、兽医站。 经济发展临谭县羊沙乡结合实际,把增加农民收入放在更加突出的战略地位,转换发展思路,强化工作方法,深入实施“农牧互补”战略,以生态保护和退粮还草、发展舍饲畜牧业为主线,调整农牧业生产结构,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取得了明显成效。近年来,完成了游牧民定居房屋建设425户,投入资金946.5万元,灾后房屋建设837户,补助资金744.1万元,并对新庄村浦家社、各龙口社,下河村台子社按照新农村建设要求进行了规划修建,对羊沙村进行了风貌改造,切实改善了我乡6个村25个社的人居环境。四是加大项目建设力度。近年来,完成了甘沟、下河、大草滩和秋峪4各村14个社的风貌改造工程。 农牧业发展由于受传统农业的影响,长期以来,羊沙乡农民群众的养殖方式表现为“少而杂”,形成了“养牛为耕田,养猪为过年,养羊换油盐的传统思想,加之这里山大沟深,交通不便,居住分散,信息闭塞,各类育成牲畜的销售异常困难,严重影响了当地农民群众的经济收入,200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1490元。近年来,乡党委、政府根据县委确定的“13655”发展思路(即:以全面加快小康社会建设为中心,突出生态环境保护、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三大任务,全力实施生态立县、文教兴县、农牧稳县、旅游带县、非公活县、产业富县六大战略,加快生态环境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文化建设、新农村建设、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五大建设,切实抓好种养业、工业、旅游业、劳务经济、非公经济五大支柱产业)结合我乡实际,抓住新农村建设的历史机遇,以“农村稳定、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依靠科技兴农兴牧,认真实施“农牧互补”战略,不断加快资源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推动社会经济各项事业进一步发展。一是加大种植业结构调整工作力度,继续坚持“压粮扩经、压劣扩优”发展高原特色农业的路子,突出抓了“四增四减”调整工作(增加豌豆播种面积,减少蚕豆播种面积;增加低油菜播种面积,减少粮食作物小麦面积;增加青饲料播种面积,减少青稞播种面积;增加冬小麦播种面积,减少春小麦的播种面积)。二是深入实施“农牧互补”战略,通过实施退耕还草和“一特四化”项目,近年来累计新建暖棚375座和养殖小区一个,大小牲畜达到了舍饲圈养的目标。 今后的工作打算围绕县委确定的“13655”发展思路,按照乡党委“144522”发展思路(即:以保护生态环境全面加快小康社会建设为中心,坚持“农业稳乡、劳务富乡、旅游带乡、项目促乡”四条基本思想;积极引导群众调整产业结构,建成饲草料、经济林、油料、养殖四大产业基地;开发五方面旅游资源,即甘沟至莲花山、下河至舍科、新庄至娃娃沟、羊沙至暗门沟四条旅游线路和打造一个旅游产品品牌;整合农村资金,组建运输、工程两只队伍;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两提高,建设和谐、平安羊沙,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大力发展畜牧业、种植业和劳务输转业。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