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羊毛蜡 |
释义 | 基本信息羊毛蜡是从羊的皮脂腺分泌出来的蜡状物,淡黄色至黄褐色蜡状固体,略带特殊气味。羊毛上约含有8~16%的羊毛蜡。羊毛蜡是很复杂的混合物,含有酯蜡、醇和脂肪酸。国外对羊毛蜡的研究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在近30年中,由于使用了现代分析技术,使羊毛蜡的化学分析已达到半定量的程度。 熔点:43~55℃。 皂化值:85~114。 碘值:18~32。 特性与用途羊毛蜡是直链脂肪酸、支链脂肪酸、羟基脂肪酸与脂肪醇、甾醇及三萜烯醇所组成的混合脂。不溶于水,稍溶于无水乙醇、丙酮、异丙酮及白油等。与羊毛脂相比,具有更强的油包水型乳化能力,而且在高温下稳定,所制乳液易为人体皮肤吸收,可在较宽PH值范围内具有较好的保湿性能。还有增加油包水型及水包油型乳液中油相粘度的作用。与羊毛脂有相近的粘附性,但性质不像蜡,能改善蜡混合物的均匀性及分散性。用于制造护肤化妆品膏霜及乳液等,也用于皮革润饰剂、上光剂及用于制造蜡笔、地板蜡等。 化学分析是从羊的皮脂腺分泌出来的,羊毛上约含有8~16%的羊毛蜡。是数千个化合物的混合物。跟其他油脂不同,它不含有甘油酯,而主要是甾醇、脂肪醇与高级脂肪酸形成的酯。此外还有少量游离态的脂肪酸、脂肪醇、甾醇及烃等物质。分析羊毛蜡时,通常都是应用柱层析和薄板层析把它先分类,再用气相色谱、红外、质谱等方法鉴定其化学成份。 国产羊毛蜡分析分析的羊毛蜡样品采集于1978年的新疆军垦良种细毛羊和吉林澳波良种细毛羊。羊毛蜡样品有新疆115型种羊、新疆43126-7型母羊、吉林澳波种公羊、吉林澳波5-64型母羊等四种,同时以μ56型64~s澳羊作比较。羊毛蜡分析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羊毛蜡全分析,这一部分包括羊毛蜡试样的常规试验数据、采用柱层析法对羊毛蜡进行全分析;第二部部分是从羊毛蜡中提取2-羟基脂肪酸;第三部分是羊毛蜡脂肪酸的气相色谱分析。 分析结果第一部分国产羊毛蜡全分析, 羊毛蜡主要是由高级脂肪酸(包括经基酸)和高级一元醇形成的醋所组成(二元醇的醋很少见),除醋以外尚含有游离脂肪酸、游离脂肪醇及烃类等其他物质,成份颇为复杂。 在国外早就对Merino羊种的蜡成分进行过不少研究,而在我国长期以来对国产羊毛蜡的评价仅局限于测试它们的酸值、碘值、皂化值、不皂化物、熔点等各项理化指标上,对其化学成分却未曾进行过分析。根据前一阶段洗毛工艺研究工作中发现同一地区的羊毛其洗涤的难易程度相差较大,是因我国幅员辽阔,自然条件悬殊,各地区羊种含蜡性能不尽相同.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