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扬州观音山 |
释义 | 观音山简介位于大明寺东侧的观音山,是山寺的代表,隋炀帝曾建行宫“迷楼”于此。宋以后历代建有寺院,有“第一灵山”之称。现展出很多唐代出土的文物。这里是扬州的自然制高点,远眺江淮南北,一览无余。 现任住持法融法师,是一位非常有德行的修行人 观音山历史观音山是隋代迷楼故址,据《迷楼记》载,迷楼是隋炀帝行宫,浙江匠人项升设计,“凡役夫数万,经岁而成。”隋炀帝曾说:“使真仙游此,亦当自迷。”隋亡楼毁,明代雇桐曾题匾“鉴楼”,分明取“前车之鉴,以警后世”之意,以隋炀帝的教训鉴戒后人。 从元代至元年间开始,历经明、清两代,屡废屡修,现在寺的建筑多为清光绪年间所建,佛像均为1984年以后重塑。观音山是山寺的代表,它处蜀岗东峰,因其地势在扬州最高,所以构寺才大胆使用山寺的构造方式:不强调对称,而是在山体顶峰,随山势筑殿。山上古树蔽日,红墙高耸,楼殿参差,山与庙俨然一体。其特点一是曲折幽深,从山前道路上山,曲折逶迤,攀登到顶,砖铺山道,蜿蜒而陡峭,两旁如城墙上的女墙,因而有 “小长城”之誉。山上有圆通宝殿、迷楼、紫竹林、上苑等建筑。这些建筑都不在同一中轴线上,比如山门殿,坐西面东而建,而天王殿和圆通宝殿则坐北朝南,你正以为无路可走时,绕过偏殿 ,则入紫竹林,登几级台阶,又见迷楼出现在你面前。古代墨客勾勒过这里的景致:“楼阁高下,轩窗掩映,幽房曲室,玉栏朱木盾,互相连属,回环四合,曲屋自通,千门万户,上下金碧。”其特点之二是险,寺处山巅,以块石垒基,建筑皆气宇轩昂,崇楼杰阁。山下仰视,悬崖上危楼对峙。这里的树林叫“云林”,此处的池塘为“天池”,此处的楼为“摘星楼”。高宗南巡时,曾赐一联“渌水入澄照,青山犹古姿”,横批“峻拔为主”将其险峻之态恰当地概括出来。 观音山的佛像是很有特色的。这里的佛像不同于一般寺院以“释迦牟尼”为主像,其他佛像皆众星捧月。此处以“菩萨”为主体,同时供奉四大佛教名山菩萨,院落东侧房中为文殊菩萨,西侧房为普贤菩萨,文殊殿后为地藏王殿,在四大菩萨中又突出观音菩萨,主殿圆通宝殿中供奉观世音菩萨巨型坐像。观音山的佛像,美学价值极高。古代的雕像家逐渐将世俗融汇于佛教虚幻之中,其塑像造型力求塑出人物的不同神韵,观音山的三十二应身,不仅面型、衣着、动态各尽其妙,无一雷同,更重要的对人物神态的细部处理力求呈现人物不同性格,衣裙褶纹飘飘欲动,栩栩如生。 观音山特色:观音山香会起源于明代,兴旺于清代。据农历六月十九日是观音菩萨得道之日,这天 观音山香火最为旺。亦为扬州最盛的庙香会。届时,北起滨海,南到苏南乃至沪皖等地香客,亦陆续赶来进香。十八日晚即有人上山敬香,十九日天未亮即有人到寺里烧头香。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宗教信仰自由得到切实执行,每逢六月十九日这一天,前往观音山的香客和游人都在5万人以上。 观音山对联绿水入澄照; 青山犹古姿。 乾隆题观音山功德林,在蜀冈东峰,为宋代摘星楼旧址,元明间建寺,名功德山,又称功德林,隋炀帝迷楼遗址,亦在观音山内 松声竹声疏雨声,声声自在; 山色水色烟霞色,色色宜人。 紫竹林 乍来顿远尘嚣,静听松风真快意; 久坐莫嫌枯寂,饱看竹色自清凉。 紫竹林 慈眼视众生,弘誓深如海; 慧目破诸暗,普明照世间。 赵朴初题圆通宝殿 绮罗何处空隋苑; 风景依然在蜀冈。 魏之相集王士祯句题迷楼。隋苑:园名,隋炀帝时建,即上林苑,又名西苑,故址在今江苏扬州市西北 数重楼苑,万顷江田,碧荷映日,紫竹浮烟,千古迷人繁盛地; 十里春风,一湾湖水,白塔凌空,绿杨垂岸,九州耀眼艳阳天。 夏友兰题迷楼 多福自求,惟造福方能得福; 昊天可问,缘顺天乃复胜天。 朱福烓题锡福堂 山间明月,小院清幽,偶品香茗澄杂虑; 江上雄风,神州奋发,共挥彩笔绘宏图。 夏友兰题小院 山翠万重当槛出; 白莲千朵照廓明。 集许浑、薛逢诗句题芰荷深处,观音山上陂池种荷,筑水楼三楹,板扇四、五折,额曰:“芰荷深处” 山中习静观朝槿; 松下清斋折露葵。 永怡堂 天意怜幽草; 人间重晚晴。 集李商隐诗句题夕照亭 小院回廊春寂寂; 碧桃红杏水潺潺。 集杜甫、许浑诗句题归云别馆 稼收平野阔; 风正一帆悬。 集杜甫、王湾诗句题山亭野眺远帆亭,在观音山水码头 朱阁簟凉疏雨过; 远山云晚翠光来。 集许浑诗句题山亭野眺远帆亭 瀑布松杉常带雨; 梧州风浪半浮花。 集王维、陆龟蒙诗句题双峰云栈听泉楼,蜀冈中、东两峰之间有瀑布三级,飞琼溅雪,汹涌澎湃,于此筑桥,以通往来,称双峰云栈,又于功德山缒幽凿险,筑听泉楼,楼旁有环绿阁及露香亭 风生碧涧鱼龙跃; 月照青山松柏香。 集曹松、卢纶诗句题双峰云栈听泉楼 碧树锁金谷; 遥天倚翠岑。 集柳宗元、韦庄诗句题环绿阁 泽兰侵小径; 流水响空山。 集王勃、法振诗句题露香亭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