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扬雄美学思想研究 |
释义 | 本论著主要探讨扬雄美学思想的来龙去脉、主体内容、地位影响等诸多方面,它分为八个有机组成部。其中,绪论部分是整个研究的铺垫,第一、二章是必要的“前奏”,第三、四、五、六章是主体核心部分,是本论著的精华所在。第七章是高潮和尾声,是从更高境界、更广视野进行俯瞰的思想结晶,是本论著的“闪光点”。 版权信息书 名: 扬雄美学思想研究 作 者:万志全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 开本: 32 定价: 26.00 元 作者简介万志全,1970年9月28日生,江西省东乡县人,文学博士。1990~1992年就读于江西省人民武装学校(现为南昌大学人民武装学院),1992~2000年在江西省东乡县占圩镇人民政府工作,2000~2003年在云南师范大学攻读汉语言文字学专业硕士学位,2003~2006年在山东师范大学攻读文艺学专业博士学位,2006年6月获文学博士学位。 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专著《艺术化语言》(2007年)、《扬雄美学思想研究》(2008年),主编教材《大学英语》(第一主编,云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2月出版)、《大学语文》(第二副主编,云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4月出版),在中文重点核心期刊《人民音乐》等杂志上发表论文30余篇,在《山东文学》杂志上发表诗歌十余首,在《自考·职教·成教》杂志上发表散文《自考可以改变命运》,在《赣州房地产》杂志发表《魅力西城》、《赣州,一座值得托付一生的城市》、《偶然的我选择了可爱的你》等散文。 现为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博士后流动站文艺学专业博士后,赣南师范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新闻学专业教研室主任,《赣州房地产杂志》副主编。 目录前言 绪论 一、扬雄其人其事 (一)蔚为壮观的创作成就 (二)特立独行的思想性格 (三)令人惊叹的突出地位 二、目前研究扬雄的概况 (一)研究扬雄美学思想的主要著述 (二)研究扬雄其他思想的主要著述及学位论文 三、研究扬雄美学思想的意义、思路和方法 (一)研究扬雄美学思想的意义 (二)研究思路和方法 第一章扬雄美学思想的历史基础和理论前提 一、扬雄美学思想的历史基础:西汉的政治、经济、思想、天文学、辞赋概况 二、扬雄美学思想的理论前提 (一)先秦及西汉哲人思考的关于美的几个问题 (二)先秦对“美”这个词的实际应用(即“美”究竟指代哪些意思) (三)西汉美学思想概况 第二章扬雄美学思想来源及其哲学基础 一、扬雄美学思想来源 (一)儒家美学思想之于扬雄 (二)老子道家美学思想之于扬雄:“玄”、“自然无为”、“大美”、“辩证法” (三)阴阳五行美学思想之于扬雄 二、扬雄美学思想的哲学基础:玄 (一)扬雄对“玄”的使用 (二)扬雄作为哲学范畴的“玄” (三)“玄”精密的“三分”体系 (四)玄的物质组成 (五)玄的性质 (六)“玄”是扬雄的美学基础 第三章扬雄美学思想的审美范畴 一、主要适用于艺术领域的审美范畴:丽、文质、自然 (一)审美范畴“丽” (二)审美范畴“文质” (三)审美范畴“自然” 二、主要适用于主观精神领域的审美范畴:正、重、经、内外、光、绝、大 (一)审美范畴“正” (二)审美范畴“重” (三)审美范畴“经” (四)审美范畴“内外”(即扬雄所谓的“表里”、“中外”等对立性范畴的总称) (五)审美范畴“光” (六)审美范畴“绝” (七)审美范畴“大” 三、主要适用于自然和社会生活领域的审美范畴:和、中和 (一)审美范畴“和” (二)审美范畴“中和” 第四章扬雄具体门类的美学观 一、文学美学观 (一)文学的审美原则:原道、征圣、宗经 (二)文学作品的美来源于“心” (三)文学创作的四个要素 (四)普通大众对文学作品的美的误读 (五)文学批评实践所表露的美学观(即以“丽以则”为批评标准) 二、书法美学观 (一)书写是一种图画(即“书,[心]画也”) (二)书法是内心的形象性表达(即“书'J心画也”) (三)书法让人们投入很大的创作激情(即“声、画者,君子小人之所以动情乎!”) (四)从书法中可以看出一个人的道德水准(即“声、画形,君子小人见矣”) 三、音乐美学观 (一)追求“比耳”的形式美 (二)以“悲”为美 (三)追求“雅正” (四)追求音乐之“和” (五)论音乐的社会功用 第五章扬雄作品的美学特色:千姿百态、美善相乐 一、大赋的美学特色:雄壮精妙 (一)“高度”的美,其美学特色是“高峻” (二)“范围”的美,其美学特色主要是“广大” (三)“丰富”的美,其美学特色是“繁多” (四)“速度”的美,其美学特色是“快而有力” (五)“声(歌舞)、色(色彩)的美”,其美学特色是“缤纷多彩、充满和谐” (六)“虚构”的美,其美学特色是“极尽夸张、浪漫生动、人神相合” (七)“顺序”的美,其美学特色是“统筹安排、有条不紊” 二、抒情赋的美学特色:情感真挚、幽默讽刺 (一)以大胆宣泄为美 (二)仙境里的美是最高的美 (三)用“拟人”等积极想象塑造美 (四)以戏谑为美 三、箴的美学特色:语重心长、文质彬彬 四、颂、诔文的美学特色:虚言夸饰、天人感应 五、论说文的美学特色:思路缜密、说理透辟、气势充沛 六、书信的美学特色:傲气轩昂 七、哲学著述的美学特色:博大、简易、不乏想象 第六章扬雄美学思想的特点 一、“内容丰富性”与“思想统一性” (一)内容丰富性 (二)思想统一性 二、“变化发展性”与“主线稳定性” (一)变化发展性 (二)主线稳定性 三、“辩证性”与“矛盾性” (一)辩证性 (二)矛盾性 第七章扬雄美学思想的性质、地位、影响及评价 一、扬雄美学思想的性质:多元混合的儒家“理智派” (一)对儒家和道家美学思想的融合 (二)对阴阳五行思想的美学改造 (三)其美学性质的“理智性” 二、扬雄美学思想的地位 (一)扬雄与《淮南子》美学思想比较 (二)扬雄与董仲舒美学思想比较 (三)扬雄与司马迁美学思想比较 三、扬雄美学思想对后世的影响 (一)对后人构建美学思想体系的启发 (二)引发了一些美学争论 (三)对后世人格美学思想的影响 (四)文学美学思想对后人的理论和创作的影响 四、对扬雄美学思想的评价 (一)前人对扬雄美学思想的评价 (二)对扬雄美学思想的辩证评价 (三)对当代美学的参考价值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