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扬拱乡 |
释义 | 扬拱乡地处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东南部,离县城75公里,东部紧靠黔东南州榕江县水尾乡,南部与九阡镇相连,西部与三洞乡相接,北部与坝街乡相邻。平均海拔730米,乡域面积107.3平方公里,辖兰懂村、水昂村、新阳村、扬拱村、永阳村5个行政村,41个村民小组,26个自然寨,1309户5999人;全乡共有耕地面积4539亩(其中田3563亩,土976亩)。经济收入以农业为主,是全县最边远的行政乡。 社会事业扬拱乡有完全小学1所,初级小学1所,教学点4个(没有初中)。在校小学生827人,教职工人数35人。全乡实现了组组通电,村村通简易公路,三个村通程控电话,五个村基本得到移动电话信号的覆盖。 自然资源扬拱的矿产主要有重晶石、铅锌、煤等,储量丰富。全乡森林覆盖面达70.4%,正是依托于自然林及丰富的地下水资源,香菇、窖酒成为扬拱最具有特色的产品,其远销省内外各个城市,是走访亲朋好友的最佳礼品。 三都是全国唯一的水族自治县,“霞节”、“卯节”和“端节”是水族的两大传统节日。 风土人情“卯节”是扬拱部分水族人民的传统节日,每逢过卯,家家户户杀鱼宰猪待客,而客人一般都能尝到埋藏5至15年的好酒,这种酒由于密封后埋在地下的时间比较长,因而其香味扑鼻,不次于九阡酒,甚至有的可和贵州茅台媲美。水族姑娘则穿着漂亮的民族服装,戴着银项圈、银手镯,引来了很多年青小伙子的青睐,水歌在卯坡上空飞扬,音质优美且歌声富有情调。卯节之夜,家家户户灯火辉煌,主人与主人、主人与客人、客人与客人的猜拳声彼此起伏。好客的主人,客来不醉不归,待客人酒饱饭足之后,主人拿出自家古老的铜鼓让客人敲、拿出自家的芦笙等让客人吹。铜鼓声划破了水乡村寨宁静的夜,悠久的铜鼓声直冲云霄。当芦笙吹起的时候,水族姑娘和水族青年小伙子跳起了他们自编自蹈的芦笙舞,颇具民族色彩。 “霞节”并非每年都过,每三年、七年、十三年、六十年不等。具体时间由水书先生根据《水书》推算。2009年三都县扬拱乡的“霞节”,与上一次“霞节”已经相隔60年。 7月7日这天的“霞节”仪式上,将有12支宗族身着水族节日的盛装,在“霞主”的率领下,各挑着120斤熟猪肉、120斤糯米饭、120斤米酒等祭品,伴着高亢的铜鼓,激越的长号,火枪的护送,从远古走来,浩浩荡荡地向“霞神”走去,这一早已消逝的古韵又将在三都县扬拱乡热烈隆重地上演。 2009年的7月7日至9日,在水族的“霞节”和“卯节”期间,该县将举行隆重的水族习俗迎宾、六十年一祭的“敬霞”祭祀活动、原生态水族歌舞表演、千名妇女祭稻田、水族民俗婚礼、水族农家乐、参观水族文化展厅、水族祭祖、祭碑、祭水、卯坡情歌放送、游览卯坡景点等系列活动。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